当前位置 首页 金珠传说 第127章:罗敷喜蚕桑

《金珠传说》第127章:罗敷喜蚕桑

作者:江天1573 字数:1782 书籍:金珠传说

  孙运圣是一个人来的,有点单独汇报工作的意思。

  “老板,神鸟县官方,还是希望您能出席一下‘首届农博会’,帮着站一下台。”孙运圣吞吞吐吐地说。

  李东文问:“这个农博会,什么时间举办?”

  孙运圣:“本来是定在6月份的,后来上报到州里,州里说,6月份青黄不接的,能有啥成果,改到国庆了,还能和旅游节一起办,增加人气。”

  李东文:“现在才6月份,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

  孙运圣并没有立刻离开,憋了半天,才开口:“县里想求您一幅字,给农博会题个词……”

  这个任务,是由李葵传达的,是县里两位大书记的主意。早就传说李老板的字写的不错,只在茶叶罐上见到了,没几个人现场见到李东文挥毫泼墨。

  这两位书记,也是附庸风雅之人,尤其是李振坤,自命一手行楷写的不错,就越发想见识一下李大老板的墨宝了。

  李东文一听是这事,“简单,哪天我回神鸟了,写给他们。”

  三天之后,李东文带领原班人马回到了通远。关于养蚕纺丝的事情,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

  原来的通远纺织厂被桃花仙公司收购之后,人员基本没啥变化,业务也没啥起色,主要还是收羊毛,纺毛线。

  厂长是个女的,孙晓琰,县林业局局长孙志林的妹妹。小县城就这样,到处都是裙带关系,全县才三十几万人。

  养蚕纺丝的事情,自然落到了纺织厂的头上。

  养蚕和纺丝,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孙晓琰决定,养蚕的事情她亲自来抓,纺丝的事情,交给了一位负责技术的副厂长郭丕夷。

  郭丕夷负责的部分相对简单直接,考察几个同行,购置两条生产线,然后培训一批技术工人,学会使用机器设备,就算齐活了。

  纺丝,有个成语,抽丝剥茧。

  华夏人几千年前就会纺丝了,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纺丝已经机械化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把蚕丝纺织成丝绸,又是另一套技术设备,也需要采购,技术工人也需要培养。

  郭丕夷是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学的就是纺织机械,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县纺织厂,一干就是八年。

  国营大企业,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郭丕夷毕业时也想留在大城市,但时机不凑巧,赶上了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要服从国家统一安排,不服从分配的话,就要自谋职业了。

  郭丕夷是农村出来的,没啥过硬的社会关系,就只能服从分配了,好歹是国营企业,在当时也是铁饭碗一枚。

  郭丕夷也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要不然也不能当上副厂长。

  然而肯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通远县纺织厂还是处于倒闭边缘,如果不是被桃花仙收购了,恐怕已经倒闭了。

  县里的企业,破产倒闭也是要排队的,就像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一样,不能一窝蜂地上,否则市场消化不良,要出事的。

  通远县纺织厂就属于排队靠后的企业,由于人多体量大,没来得及破产倒闭,就遇到李东文这个“钱多人傻”的主了。

  郭丕夷接到任务,一边联系厂技术科,组建考察小分队,一边联系老同学,确定考察对象,亲自带队考察去了。

  这年头,老同学还是靠谱的,毕竟都是学这一行的,干的工作也都差不多,关键时刻能帮上忙。

  孙晓琰负责养蚕这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华夏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四千年下来,按理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李东文要求,要从育种开始,从头到尾发展一条龙的产业链,这就让孙晓琰很郁闷了。

  咱们纺织厂,收蚕茧就好了,干嘛非要养蚕呢,养蚕那是农民干的活啊。

  再说了,现在农民养蚕,也没有自己育种的了,都是在农资公司买蚕种。

  蚕种是论张来卖的,一般一张蚕种有两万五千个蚕卵,如果是桑蚕,一亩桑树大约能养三张蚕。

  育种,那是一个很专业的技术活,那是生物技术,属于高科技了。

  咱们这纺织厂,哪有这个技术啊?孙晓琰真是犯愁。

  但是,老板交代的工作,又不能不办。

  孙晓琰打听了一个遍,通远县就没有蚕农,整个庆州都没有养蚕的,连个蚕种都找不到哪里有卖的。

  从县农科站,到州农科所,直到省农科院,才顺着这条线,打听到哪里有蚕种卖。鲁省,浙省,巴蜀和三湘都有育种基地。

  得到了蚕种的消息,孙晓琰就向何安江汇报,既然老板在三湘也有产业,那么我们去三湘考察一下吧,顺便学习一下育种技术。

  何安江一听是这事,觉得自己就能做主,就没向李东文请示。

  老板时间很宝贵的,不能事无巨细都去骚扰老板。他拿起电话,开始联系神鸟的孙运圣。

  前几天去开会,还是有好处的,公司内部的中高层,大家都认识了,也相互留了联系电话。

  “孙总好,我是通远的何安江……”何安江拨通了孙运圣的电话。

  “有个事,要请孙总帮忙……老板准备在通远养蚕了,我们这边没有蚕种,听说三湘有,我们准备派人去考察一下……我来不了,这边带队的是纺织厂的厂长,是个漂亮妹子,也姓孙,说不定五百年前跟你是一家呢,你可要照顾好啊……”

  孙晓琰带队去三湘考察桑蚕育种,李东文在通远也没闲着。

  他悄悄从洞天里弄了一批天蚕的蚕茧,丢进了公司的榛树林里,先让它们野蛮生长去吧。为啥要丢一批蚕茧呢?蚕茧只要是活的,条件合适,不久就会破茧化蝶,然后就会雌雄交配产卵,进行不断繁衍。

  毛纺厂女工多,孙晓琰选了四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组成了一个女子考察团,亲自带队,赶往三湘。

  孙运圣亲自到三湘省城机场接的人。这次没有走黔省桐仁机场,是因为要考察的育种基地离省城比较近,距离神鸟县还远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