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系巨星 第三百二十五章 剧本交给我

《生活系巨星》第三百二十五章 剧本交给我

作者:艾子言 字数:1899 书籍:生活系巨星

  杨修远放下手机。

  不仅林小七发消息夸了潘雅,萧锦程也发了一条消息。

  说潘雅在演戏上很有灵性。

  这就有点意思了。

  能同时间让林小七和萧锦程为潘雅说话。

  在杨修远心里,对于潘雅的印象立体了很多。

  他喜欢偏向“傻”一点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有风险,现在的娱乐圈已经是一个高危行业了,来不来就人设崩塌。

  你规划好了,她就去做了,而且能做到你规划好的最高水准,不会出现意外,就像是颜青一。

  潘雅这种人是另一种,比较跳脱,但能给你惊喜。

  放下手机,杨修远继续看剧本。

  裴志新找到了那个编剧,改了大半个月,剧本又送过来了。

  大概翻看完,杨修远还是摇头。

  两个剧本,前后的差距在哪?

  第一个,男主高中毕业,出去打工,在工厂做了一年,与工厂里面的一个文员相恋,两人接触的人完全不一样。

  男主出去吃饭喝酒都是厂里面的同事,文员时不时就跟着领导出去吃饭。

  男主敏感猜疑,最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也让男主下定决心要混出一个人样来,最后进入了销售行业,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第二个故事改动在女主上,不是与文员相恋,而是与一个洗脚妹。

  最后依旧是进入了销售行业,但没做出来,洗脚妹也离开了他,他自己还是回到了工厂,做着一份普普通通一线工人的活。

  “这个剧本送审都不一定能过。”杨修远说道。

  第二个剧本很压抑。

  前后透露出来的就是没有出路的打工一族,做销售靠人脉,维系人脉的是利益。

  你一个无依无靠的打工者,这些都不懂,也没想清楚,凭着一腔热血出去,怎么做出来?

  需要时间积累学习,但没有条件让你积累学习,和同事聚餐的钱都没,不回去打工就得饿死。

  内心的不坚定让他寸步难行,最后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

  看了半天,杨修远摇头:“裴哥,算了吧,这个主题,这些编剧写不出来,他们写大都是看着资料写,站在云端写,怎么可能写出来好故事,画皮难画骨。”

  “怎么定义好故事?”裴志新问道。

  杨修远说道:“裴哥,我是从小做起来的,知道打工者这个群体,这是一个最麻木的群体,每天十几个小时重复同几个动作,与机器人无疑,很少有人能在一个地方干过一年,超过一年的人必定是走不了的人,要么有房贷,要么有孩子....”

  杨修远最开始做二手房的时候,与别人合租过,那就是在工厂里面上班的人。

  这个群体其实有很多故事,远不止这两个剧本中写的那样。

  比如正视自己的,他们会为了多一个小时的加班去跟领导理论。

  “别人可以加班,为什么我不能加班?”

  什么概念?八点到八点,十二个小时的机械式动作,还要主动加班,不给加班还要闹。

  这一层人多不多?多。

  还有一层人,就是没钱,但死活不加班,下班了就去上网,放假就在网吧泡一天。

  这还算好一点的,最极端的就是那种上几天就跑的,最后借网贷。

  也有顿悟的,反正就是破罐子破摔。

  打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没钱了就偷电瓶车,被抓了求之不得,里面跟过年一样,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很多人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有一群人生活在网吧里,就算是在今天,也有这种情况。

  吃一顿饿一顿,靠着在游戏上打一点点钱度日,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找日结工资的活做,做一天玩三天。

  按照杨修远的想法,如果要拍最底层打工的人,那就要拍一个众生相。

  就这两个剧本,仅仅是九牛一毛。

  裴志新听杨修远说那些故事,大开眼界。

  原来,2022年,还有人连饭都吃不起。

  当然,这就是人的劣根性,没钱,打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这种情况不少,而且别人帮不了,只能自己走出来。

  裴志新有点脸红,说实话,他没有这些方面的生活经验,包括张安平。

  这个剧本张安平也看过,有些细节确实可以,但对于这个主题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如果要拍这个主题,杨修远的想法就是让人拍案叫绝,给你最真实的东西,但还不能让人看抑郁。

  通过电影和编剧的手,赋予这个故事力量。

  这就是电影的艺术。

  “让你见笑了。”裴志新笑道。

  杨修远摆手:“裴哥,你能花费精力研究这些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好事,电影需要更多真正想做电影的人进来,但这种剧本是套路化的剧本,比如换到职场,生意场,把人物换一换,就是披着另一个皮的故事,每一个群体都有独特的故事,好剧本就是那些独特的故事。”

  裴志新点头:“我现在明白忠犬大白为什么卖的那么火了,一个行业哪有这么简单,不过我已经开始做了,肯定会做好,我自己拉个团队,就像你说的那样,让他们去工厂呆一段时间。”

  杨修远琢磨了一会儿后,笑道:“这样吧,剧本方面交给我,裴哥你去拉一个制作团队,找最专业的。”

  裴志新眼睛一亮,但又有那么点不好意思。

  他麻烦了好几次杨修远,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想让杨修远当他这个项目的监制,不需要杨修远任何付出,他单独给杨修远掏两百万在给两层的收益分成。

  做到他这个年纪,事业心已经淡了。

  相对来说,更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到老,最自豪的是什么?

  作品!

  裴志新到现在,就一家上市公司能拿得出手,但那家公司已经被他资本化操作功成身退了。

  炒房炒股?这个可不是作品。

  老师问孩子,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孩子的回答是不知道。

  反正我爸爸一天都有时间,也不上班,也不知道钱哪来的。

  这对于裴志新来说不是优越感,而是遗憾,他们这个群体,更看重作品。

  比如,这栋楼是我盖的。

  某某公司是我的,我给社会解决了好几百个工作岗位的问题,不要小看好几百个工作岗位。

  那支撑着好几百个家庭,还是大头的纳税人,这就是老板的社会价值。

  相对来说,电影也是一样,一部引起过反响的电影是我做出来的,这也是作品。

  有作品的人才有支撑他的灵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