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国魏武卒 第六百五十九章:墨家犁

《战国魏武卒》第六百五十九章:墨家犁

作者:酒中狐 字数:1797 书籍:战国魏武卒

  华王刚刚给学府子弟那么大的好处,甚至准许学府城不设官府管理。

  陆续搬迁在学府城的三十余家百家学说弟子,纷纷鼓了一口气,今年的春耕上,一定要拿出实力,让陛下看到自家学说的好处!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以为夏青特意让人张贴在学府城的一句话:凡诸子百家者,但有改进春耕之策,改进春耕之物,皆可借机献上,待寡人证明利弊之后,自然不吝推广与天下。

  众人都明白华王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自然知道若是自己学派拿出来的东西,入了陛下的眼,陛下一定不吝赏赐的。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次拿出来的东西,若是能够让陛下满意,那么有了天下第一强国,华国的支持,他们可以肯定,自家学说一定能够大兴天下的,甚至——达到而今天下至圣显学兵家、墨家、法家那样的地位,也未必不可!

  这里面最为迫切需要改变自家地位的就是儒家!

  胡毋生在学生中间下了严令,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做几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将华王夸奖成天下少有的明君,甚至功德足以媲美尧舜禹……

  而墨家墨嶳与兵家衢堼也没有闲着,纷纷要求学子们集思广益,进献一份事务出来。

  甚至刚刚搬来的法家巨子,也要求学子们制订一份法律章程出来……

  至于不登大雅之堂,却在民间保留了一席之地的小说家,更是将夏青起兵的故事,编撰成了演绎,准备在春耕当天进献上去。

  而农家的巨子,因为来得太晚,还没有得到官府分封学社,但是这一群光着脚,穿着上层人士不喜的犊鼻裤,还将裤腿时常徧起来,更是常年斗笠不离身的老农打扮人群,就这席地而卧的地铺,更是编撰了一份九州作物志。

  在农家弟子的参与下,什么作物有着什么习性,种植时需要注意什么,水分要求怎样,纷纷记录在案。

  甚至为喷而喷的名家,更是洋洋洒洒三万言,大肆辩论小说家当不当封,上不上高雅之堂,该不该吃水就忘挖井人高身协禾女,变卖富裕地的事情来。

  至于纵横家的子弟,也是百般努力,企图一炮而红……

  不提百家过海,各显本领,却说墨家弟子,因为左车与墨家的关系,因此陛下准备在春耕这一天,让百家参与的消息,左车早已知会了墨嶳。

  而跟随夏青七年的左车,最是清楚陛下在意什么,因此早在春耕之前的一个月时间,墨家就已经派出了精英弟子,深入田间地头,与老人聊了很多。

  墨嶳知道,若是在农事上打主意,若是农家没有在春耕开始前三天赶来的话,他们墨家弟子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但是,农家之人的到来,让墨嶳知道,自己想要在农事上做出改变,是万万干不过农家弟子的!

  虽然人家一辈子就是泡在田间地头的呢!

  而他们墨家人,却是诸子百科,都有涉猎,虽然也时常深入群众,但是,总就是比不过专营农事的农家的。

  百般思量之后墨嶳选择了在农事上做出改变!

  好在他本就准备了两手,因此,倒也是有了眉目!

  五月初五日,端午寒食。

  亦是打了新麦,收拾了新粮,正要开垦田地的时节。

  这一天,南阳城内的所有官吏,除了维持城防的,几乎都出动了。

  自从华国建立以来,不管是春耕还是冬耕,今年的这一次都是最大的!

  不说华国官场,单单是学府城的学子都达到了上万人。

  加上现场维持秩序的御林军,更是达到了三万多人之众!

  五匹白马拉拽的王辇,停在了新修的水泥路边。

  夏青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下了马车,走向了田间土路。

  前天刚下了一场雨,虽然地表已经不再泥泞,但是还是稍微有点粘脚。

  不多时,夏青崭新的靴子就沾满了泥!

  “参见陛下!”

  乌泱泱的几万人一起弯腰,堪称是人间奇景。

  夏青双手平伸,笑道:“诸位请起!”

  “谢陛下!”

  众人纷纷起身。

  夏青笑道:“今日乃是寒食,又值春耕时节,吾华国上下,今日齐聚郊外,开垦土地,祈求上苍赋予今岁一个好收成!”

  按例发表了一番讲话之后,夏青在侍从的服侍下,去掉鞋袜,将衣袍撩起,系在腰间。

  在白发苍苍的乡老的牵牛带领下,夏青开动了今岁的第一垄新土。

  然后是陈平等一应文武大臣再次推动曲犁……

  墨嶳带着十几名墨家精英弟子走了过来。

  “陛下,墨家弟子们改进了九曲犁,还请陛下指点一番!”

  “哦?”

  夏青大奇,这九曲犁乃是他照着后世自己老家老牛犁绘出来的模样,难道还能再改进吗?

  这怎么可能?

  那可是经过了两千年的改进,乃是畜力犁的巅峰啊!

  却见墨嶳挥挥手,站在一边的墨家弟子们抬出来一个油光闪亮的犁架。

  夏青看去,这个犁外形上与九曲犁一模一样,只是制造的质材却是有铁铸变成了钢管弯曲而成。

  “陛下,老夫带着弟子们特意研究了九曲犁,发现此物稍显笨重,铁铸的犁架足足一百斤左右,若是加上破开泥土时候的阻力,那放在牛肩膀上的力量,将会达到近两百斤!”墨嶳娓娓道来。

  夏青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若不然,速度更快的马耕也就不会被淘汰了。

  “陛下!”墨嶳继续道:“老夫研究了工坊里出产的铁管,发现若是热弯曲成型的铁管犁架,一样能够承受耕地所需的力道,因此,便带着弟子们制作了这个!”

  他指着钢管九曲犁道:“这管状九曲犁,因为采用空心钢管制作,因此,将重量从一百斤减轻到了三十斤,就算是在山区,无法使用耕牛的地方,一个壮丁也能够拖动着耕种!”

  墨嶳指着田间地头的百姓,道:“陛下,农夫们都是夫妻配合耕种,或者是父子配合的,使用这样的犁,足以让贫困家庭,摆脱对耕牛的依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