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末世红警帝国 第167章 赤色米格(下)

《我的末世红警帝国》第167章 赤色米格(下)

作者:柯基丶 字数:1888 书籍:我的末世红警帝国

  早在研制世纪轰炸机之时,进入了实验论证阶段的盟军飞机设计师们就与此时的苏联飞机设计师们一样,发现了现有机体材料达不到实际耐热标准这一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盟军的飞机设计师们在经过三番五次的实验论证之后最终决定将本是应用在太空航天领域的高级金属——钛合金,替换掉了原有的航空铝合金之后最终作为基础的机体架构材料应用在了世纪轰炸机之上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钛合金那高达1668摄氏度的熔点足以应对三倍音速后产生的金属变形问题,这一点不但盟军飞机设计们明白,对于苏联的飞机设计师们而言同样心里清楚。

  但是一向强调战时产量的生产快捷不耗时,从而做到以量取胜的苏联飞机设计师们最终却抛弃了航天级钛合金这种在他们眼里非常不具战时性价比的金属,并选择了一种足以让日后的盟军同行们在得知真相后惊掉下巴的普通金属——不锈钢。

  当然,既然是应用在最新高精尖战机上的材料,自然不会是我们平时吃饭时用的锅碗瓢盆当中的304不锈钢那种常见的不锈钢。

  经过了一番仔细的筛选与敲定之后,苏联的飞机设计师们最终选择了耐热极限在950摄氏度左右的镍基合金钢作为711工程战斗机的机体架构材料。

  但是如此一来与之对应的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与体态轻盈的钛合金不同,本身可以划归为不锈钢一种的镍基合金钢自身拥有着数倍于寻常机体材料的惊人吨位。

  在制成了一台以镍基合金钢为材料的一比一等比例711工程机模型进行论证之后,苏联的飞机设计师们震惊地发现自己创造的这种新式战机,竟有着30余吨接近40吨的惊人体重。

  起初只是打算在新式的711工程机上列装两台d-34型涡扇发动机来提供动力,但是在考虑发动机自身的重量以及为战机安装雷达及武器系统、导弹等部件后增加的重量,预计超过50吨最大起飞重量的惊人吨位简直就是把一台主战坦克给送上了天空。

  显而易见的,原计划使用的两台d-34型涡扇发动机已然是无法再满足体重严重超标的711工程实际需要,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无非就是换装更大功率的新式发动机亦或是增加发动机的数量这两种。

  但不光是对于整个苏联空军而言,即便是放眼当时红色警戒3背景下的整个世界,d-34型涡扇发动机已经是整个星球的人类科技所能拿的出的最好的战斗机发动机。

  显然,在这种条件下,更换一台功率更大的新式发动机确实是相当不切实际的。

  既然眼下没有更好的发动机用,那么按照战斗民族一向简单暴力的美学来说,两台不够我就给你再加一台发动机的做法显然就成了最容易同时也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经过了为期半个月的设计方案修改之后,在原本空空如也的机体正中央机尾处增加了又一台d-34型涡扇发动机的711工程再度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试飞。

  试飞虽然成功,但随之到来的问题却又一次接踵而至。

  发动机虽然增加了一台,但是与涡扇发动机相对应以及必须的进气道却直接横穿了中间段机体,直接挤占了原本要安装在机头的相控阵雷达位置。

  一款专为高空截击而诞生,并装备有r27t“套娃”重型空对空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战机居然无法列装苏维埃最新科技凝结的产物——相控阵雷达。这点对于将711工程机看做了自己孩子一般宝贵的苏联飞机设计师团队们而言,简直就是一条无法让人接受的噩耗。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将一台相控阵雷达装备在一架专用的对空搜索战机上。这种专用的对空搜索战机只装备两台d-34型发动机,取消第三台增设的发动机并在其原计划的位置之上安装相控阵雷达执行专门的对空搜索任务。”

  “缺失的第三台发动机推力我们可以在机身减重方面弥补,从而让这种专职对空搜索的战机可以跟得上战斗部队的航速。比如取消武器系统,不挂载导弹,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飞机携带的燃油量,反正两台发动机的耗油量也要比三台小得多,我说的对吗?同志们。”

  常言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原本只是想着开个头来为大家牵扯出一条解决思路的这名设计助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席话竟然会成为日后改变苏联空军战斗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按照这名设计助理所提的建议,设计师团队在取消掉了另一架验证机上增设的第三台d-34型发动机并做了对应的减重又取消了所有机载武器系统之后。安装了代号“圆舞曲”的实验性机载无源相控阵雷达的711工程二号机顺利进行了成功的试飞,并达到了足以跟得上一号机的足额飞行速度。

  在随后的验收试飞当中,看着头顶上那撕裂了音障后以38马赫的速度瞬间呼啸而过的711工程一号机与二号机,临场观看试飞的苏联空军司令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斯基当即拍板惊呼而起。

  “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对头顶着巨大的压力设计出711工程的苏联飞机设计师团队而言,没有什么赞赏能比一国空军司令的当众高声认同来的更加实在。望着天空中那架自由翱翔于天边混杂着银白与赤红的矫健身影,这些可怜的苏联飞机设计师团队终于因为不用头顶着叛国的罪名去卢比扬卡度过后半生而长舒了一口气。

  在经过了苏联一线空军师的王牌飞行员们最后试飞论证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之后,改进了最后一点小毛病的711工程最终获得了苏联空军的100架第一期订单,并被赋予了“米格二型”这一接替了前任红色警戒2背景下诞生的米格一型的苏联空军内部正式代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