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摇滚教父 第814章

《摇滚教父》第814章

作者:黑色贝斯 字数:3580 书籍:摇滚教父

  长达一年半的“试用期”,不仅仅只是董事会对卢西恩-格兰奇的考验。

  同时,罗杰也希望借此期间的表现,来观察卢西恩-格兰奇在真正坐上【量子娱乐】董事长的位置之后,能否如自己预期的那样,让【量子娱乐】的发展,依旧沿着自己规划的轨迹前行。

  若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发现卢西恩-格兰奇这个人选实在不合适,在真正完全移交权利之前,罗杰还有挽回局面的机会。

  当然,这一种情况,罗杰自然是希望它永远不要发生为好。

  不管怎么说,在交接了手头的工作之后,罗杰很快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音乐方面。

  之前一段时间,安妮曾提议让罗杰、胖子,还有贾森三人先准备一张新专辑,在巡演开始之前完成部分录制。

  而在乐队去巡演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巡演后半段的时候,安妮也该恢复的差不多了,再一个人补上吉他的部分。

  罗杰本来是不太想这么做的,但在安妮的坚持之下,还是勉强同意了下来。

  关于新专辑,罗杰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想法。

  但大体上来说,除了《摇滚圣经》系列之外,罗杰暂时不打算考虑其它的专辑项目。

  在罗杰的规划当中,《摇滚圣经》系列,即使是以平均每一年半的速度出一张新专辑,也要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

  如果在这个系列之外,再出一些其它的专辑,那就太“拖节奏”了。

  按照之前在《Nevermind》专辑录制期间中,乐队内部讨论下来的“规律”,《摇滚圣经》系列的专辑,大的类型方向,会按照另类摇滚——原型摇滚——金属摇滚——另类摇滚这样的顺序循环下去。

  乡村摇滚风格的《逃离伊甸园》,属于是原型摇滚的一种。

  如果不打算改变这一顺序的话,那么乐队的下一张专辑,就该是一张金属摇滚。

  在金属乐摇滚这个大的分类当中,《摇滚圣经》系列已经涉及过的有重金属、歌剧金属、激流金属三个大类别。

  至于没有涉及过的,那就太多了。

  单以细分类别的“数量”而论,金属乐摇滚,应该是摇滚乐三大领域当中最多的一个。

  当然,其中的绝大多数,其实都可以归入某个“大类”当中去。

  比如说,单单只是从力量金属衍生而来的细分流派,就多达几十种。

  若是《摇滚圣经》系列要制作这个方向的专辑,只需要做“力量金属”这个大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每个细分流派都来上一遍。

  而且金属乐摇滚和另类摇滚这两个大类,也有不少重叠的部分。

  比如说《Nevermind》专辑的“垃圾摇滚”风格,就既算是另类摇滚,又属于金属乐摇滚的一部分。

  硬核朋克、情绪核、碾核,也同样属于此类。

  在罗杰的打算当中,若是制作这几种类型的《摇滚圣经》,将会归入到“另类摇滚”这一大类当中去制作。

  毕竟,后者的分类数量,是要比金属乐摇滚少太多了。

  以前的时候,推出一张新的专辑,罗杰首先会是有一个强烈的冲动,想到某一支前世的乐队,或者某一首歌,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完善,挑选出一张专辑的“歌单”来。

  接下来,根据乐队自身的特性进行修改等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反而是最初的一个“突然出现的念头”。

  但这一次,罗杰却是没有任何这样的冲动,迫切想要将某支乐队,或者某一首歌带到这个世界来。

  缺乏“灵感”,这对少给新专辑的筹备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不过,也仅仅只是麻烦而已。

  罗杰的脑海中,有着足够多的经典作品,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

  而罗杰需要做的,不过是在无数的选择当中,挑出一个相对合适的。

  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顶多只是有些费时间而已。

  罗杰先是将一个个属于“金属乐摇滚”的分支类别罗列出一张清单来,然后划掉重金属、歌剧金属,以及激流金属这三个已经做过的类别。

  《摇滚圣经》系列,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复。

  哪怕一个类别的受众再广、经典再多,也只会推出一张。

  这一点,过去没有变过,以后更加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思考了片刻,罗杰又从清单上划去几个名字。

  都是一些和之前制作过的类型略有重合的。

  比如说“华丽金属”这个类别,就和之前制作过的“华丽摇滚”专辑,《波西米亚狂想曲》有所重合。

  “华丽金属”是从“华丽摇滚”中衍生出来,后者属于原型摇滚的领域,而前者则融入了更多金属乐摇滚的元素。

  在这个类别当中,也是出过不少知名的顶尖乐队,诸如范-海伦(Van-Halen)、Kiss乐队、纽约娃娃乐队(New-York-Dolls)等等。

  甚至于,某个特定时期的邦-乔维(Bon-Jovi)乐队和空中铁匠(Aerosmith)乐队,都可以被归入到这个领域当中去。

  但从音乐风格来讲,尤其是从“听众”的角度来讲,华丽金属和华丽摇滚的相似性很高。

  在已经有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前提下,制作一张华丽金属专辑,没有太大的必要性,对于整个《摇滚圣经》系列来说,也未必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选择。

  利用这种排除法,清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在减少着。

  只是片刻之后,就缩减到了三十个以内。

  在这三十多个类别当中,罗杰斟酌了一番,又去掉了一些“没有顶尖大牌乐队”的类别。

  比如说维京金属。

  其实,在极端金属乐的圈子里,来自芬兰的“维京三巨头”,或者又称作“维京三剑客”可谓是大名鼎鼎。

  这三支乐队的推崇者也是很多,在比较偏爱极端金属乐的那个时期,Moonsorrow乐队的血色诗篇,一直都是罗杰歌单中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但若是放眼整个流行乐坛,甚至于是在“主流摇滚乐”的圈子里,维京金属这种过于极端的风格,实在是太过于小众。

  除了极端金属的狂热粉丝,几乎没有人会关注这类音乐。

  《摇滚圣经》系列,主要面向的是“主流歌迷”,而不是照顾某一小撮极端粉丝的喜好。

  像是“激流金属”,在《摇滚圣经》系列当中,已经算是十分小众的类型了。

  但在维京金属面前,激流金属简直可以说是摇滚界的流行音乐。

  这种过于极端、过于小众的音乐流派,在《摇滚圣经》当中,是不会出现的。

  或者说,即使会出现,那也是要等到那些“主流类别”都做完了之后,才会去考虑。

  做完这一步,还剩下的类别,就缩减到了接近个位数。

  相对于原本大几十种的选项,这个数量已经非常之少。

  前卫金属、民谣金属、另类金属、毁灭金属、新浪潮、哥特金属、黑金属、死亡金属、金属核、工业金属。

  一共十个类别。

  其中也不乏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但再小众,最起码也是和激流金属差不多,受众相对来说稳定,而且勉强算得上“广泛”这个定义。

  将大几十个选项缩减到十个,只花费了罗杰半个下午的时间。

  但在这十个类别当中选择一个,罗杰却是足足用了一个礼拜,还和乐队的其他人一起讨论过几次,都没有最终决定下来。

  最后,还是在安妮的提议下,用“抽签”的方式,才决定了下一张《摇滚圣经》的风格路线。

  哥特金属。

  在金属乐摇滚当中,哥特金属也算是一个大类。

  这是由重金属摇滚,以及“另类摇滚”中的哥特摇滚所演化出来的一个流派。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它看做是哥特摇滚和重金属摇滚的结合。

  当然,随着哥特金属的发展,在后来,也融入了许多其它的元素,例如死亡金属、毁灭金属等等,都被“借鉴”到了哥特金属当中,为其添加更多的多样性。

  要说在罗杰前世,哥特金属的“代表性乐队”,首推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悲情剧院乐队(Theatre-Of-Tragedy)”。

  作为挪威哥特金属乐的“扛把子”,悲情剧院乐队在北欧的金属乐摇滚圈子里,拥有极高的声望。

  甚至于,有相当多的歌迷认为,他们对金属乐摇滚的贡献,还要超过金属之王Metallica。

  不过,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讲,罗杰更加偏爱的,是一支相对小众许多,但同样出色的乐队,安魂弥撒(Lacrimosa)。

  这支乐队来自芬兰和瑞士,大部分作品都由德语完成,这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全球范围内,英语才是最为主流的语言。

  尽管将英语作为第一母语的人数并非最多,只能排到第三或者第四位,由于拉丁美洲大多数地区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的缘故,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口数量,甚至还比不上西班牙语。

  但“能听懂英语”的人数,却是在所有语言当中最多的。

  而且,在许多地区,有很多听不懂,或者只能听懂很少一点英语的人,却是对英文歌情有独钟。

  这就使得,论起“覆盖率”,以英文创作的歌曲,相较于其它语言,天然就有着巨大的优势。

  事实上,罗杰在考虑的,就是是否要将安魂弥撒乐队的作品,改为用英语填词。

  在北美生活了这么多年,罗杰对于英语的熟悉程度,早已不是前世那个过六级都需要小抄的程度。

  或许比起那些专业的“文学家”们来说,还是要差了一些,但将德语歌词改成英语歌词,花费一些时间,并不难完成。

  稍微麻烦一点的地方在于,要保留原歌词当中的“韵味”。

  安魂弥撒乐队的音乐,出色的并不仅仅只是乐曲,在歌词方面也是非常有造诣的。

  若是“翻译”的失去了这种韵味,这些歌曲必然会失色不少。

  而若是放弃安魂弥撒乐队,改用悲情剧院乐队的作品,在这方面就要省事不少。

  只需要在编曲上,根据乐队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其余的完全可以直接拿过来就用,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罗杰所考虑的范围,也就仅限于这两支乐队了。

  虽然说,在哥特金属的领域当中,还有许多同样出色的乐队,但比起这两支乐队来说,其它的乐队,在影响力方面比不上悲情剧院,在“个人审美”方面,又不如安魂弥撒更符合罗杰的喜好,很是没有任何悬念地,在第一轮的“初选”就直接被淘汰出局。

  安魂弥撒,还是悲情剧院?

  罗杰纠结了好久,才做出了决定。

  安魂弥撒乐队!

  不管在罗杰的前世,这两支乐队在哥特金属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多大的差距。

  但在这个世界,这两支乐队都是籍籍无名。

  废话,两个乐队压根就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出现过,能有什么名气才怪了。

  既然两者都是籍籍无名,让谁的作品在这个世界发挥其影响力,其实完全是取决于罗杰。

  而在这种情况下,罗杰个人的喜好,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或许在罗杰的前世,悲情剧院乐队比安魂弥撒更有名、影响力更大、对金属乐摇滚的贡献更大。

  但罗杰个人却是更加的喜欢安魂弥撒,这一个理由,就已经大过其它的一切。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是罗杰在决定卸下商业上的担子,将精力集中在音乐方面最大的理由。

  在《摇滚圣经》系列作品的选择上,自然也要坚持“自己喜欢的”。

  这样,在制作这张专辑的时候,罗杰才能完完全全地投入所有的感情和专注,最大限度地确保整张专辑的品质。

  而且,罗杰对于安魂弥撒这支乐队也有足够深的了解。

  这支乐队在塑造一种极致的黑暗、空虚、绝望的氛围上,有一手独特的本领。

  如果他们不是受限于语种方面的问题,未必就会比悲情剧院差了。

  若是能够将他们的作品由德语、芬兰语改编成英语,并且在歌词的韵味上不比原版差,那么这张专辑必然能够取得成功。

  至少,对于那些喜欢金属乐的歌迷们来说,这张《哥特金属圣经》,必然会成为一张经典之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