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76章 南造云子?

《民国之国术宗师》第76章 南造云子?

作者:王清谈 字数:2048 书籍:民国之国术宗师

  唐豪的气喘匀了些,就请王洪介绍下东北义勇军作战时的见闻。

  王洪不想再说义勇军的事,就拿日本士兵说了起来:“日本士兵的枪法非常厉害,百米之内,露出半个脑袋都会挨枪,大家得开一枪,躲起来等一会儿,再开一枪。剌刀更厉害,突剌的速度非常快,还经常以两个三个抱团在一起,没有专门练过的人,一个照面就得倒下。就是练过的,也很难应付,跑不及只能以伤换命,甚至以命换命”。

  这话,让唐豪一下子对自己空想的剌刀术失去了信心。他开始后悔,自己在日本时,干嘛不认真学下日本军队的铳剑术哪?

  “东北的冬天比较长,冰天雪地的,踪迹非常明显,义勇军的隐藏和作战都很困难。多数义勇军都是老百姓主动参加的,大家都是凭着一股子血性,不甘做亡国奴,拿着自家的土铳,没军饷不说,甚至要自带粮食。多数战斗都靠伏击、偷袭,跟日本人的汽车机枪对着干很难,想打下来个大院,都得靠人命往上顶”。

  王洪大概的讲了下作战的样子。

  周围听着的都是在上海大城市的人,根本不知道义勇军困难到这样。一个个紧盯着王洪,眼睛里却透出了深思,有人后怕,却也有几个人热血沸腾起来。

  在最后,王洪又特意的说了句:“日本人还招降了些很多中国人做汉奸军队、汉奸警察替他们卖命,很多时候,这些人冲在最前面,与自己的同胞们厮杀”。

  想到刘保长、陈有年和那个杀手,王洪又继续说道:“日本人还会用金钱去吸引人做告密者。凡是通缉令,开的花红赏钱都不低”。

  他指了下自己跟赵婧之:“在东北,看到我们俩个,去日本人那里告个密,就能拿到上万大洋,你们动心不?”

  众人无语。

  “有不少中国人贪图赏钱,跑去告密。我还遇到为了赏金杀上门的中国人”。

  王洪就此总结了一下:“所以,义勇军很不容易,战斗时,又艰苦又可能随时送命,回到家里,也随时会被人告密。为了防这些汉奸,大家伙只能秘密行事”。

  人群中,引起赵婧之不快的两个人,又对视了一下。

  王洪说完这些后,人群沉默了下来。

  有血性的中国人很多。

  不一会,几个年青人居然挤到前面,他们推出了一个人来,说道:“王教官,你能不能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保证学完后,就去东北参加义勇军”。

  王洪很惊讶,他从东北过来,也有两分躲避的想法,可还有人主动去参战?

  没等他说话,唐豪就在边上讲:“王洪先生是我邻居,他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教大家”。

  这唐豪的热心,让王洪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看着大家都望向他,就对这几个年青人说:“我尽量多过来些,到时我们再细说”。

  人群逐渐散去。

  那一高一矮的两个人东张西望一番后,向日本租界的方向走去。

  是的,这两个人就是日本人的眼线、暗探。

  日本人用金钱收买了大量中国人,他们,还只是两个底层的小眼线,平时只需要多问两句,就可以拿到不菲的赏钱。

  这两个人也聪明,一起行动,却为了多拿份赏钱,又各自跟不同的日本人联系。

  既然知道了王洪是唐豪的邻居,也会经常来国术馆,在没得到日本人指示(金钱),他们也没多事。

  跟踪、杀人放火这些不是他们的事儿,他们只负责去日本人感兴趣的地方打探情报。

  日本陆军的上海特务机关收到王洪出现的情报,他们当前的任务还在打探中方的军队部署和官员们的情报。对王洪这种小人物,也没有浪费人力,就让合作伙伴黑龙会,派几个浪人武士,能秘密逮捕最好,不成就地格杀。如果有人看到,就说是比武好了。

  特务机关的“南”字小组倒是有不同意见,他们觉得王洪身上能搞到些有价值的情报,希望诱捕或者是放长线。

  说起“南”字小组,只是个内部的称呼,文件上都没什么记载,外人没任何人知道。可要说南造云子,中国人就知道了。可惜,南造云子只是一个外围成员乱起的代号,什么廖雅泉、王舞漾,都是外围小组的成员。

  可特务机关长把意见一批,这事也只能这么定了。

  在特务机关接到情报的时候,派遣军司令部的情报部,也接到了王洪的情报。

  他们属于军方成员,一般情况下只关注军事上的情报,不会理睬王洪这类的事件。可是,他们知道户山学校对王洪有所重视,直接派出了几个便衣去活捉王洪。

  不光这两个地方知道了消息,日本租界内,领事馆警察署下设的特种高级警察课,他们也从别的渠道知道了王洪出现的消息。立刻派出了精干警察,化妆成中国人,直接前往王洪住的这一带。这几个人的任务是,将王洪抓捕归案,如有反抗,就击毙。

  ------

  王洪这边还不知道日本人四个搞情报的部门,兵分三路,跑来抓他。

  他跟赵婧之正与唐豪走在回家的路上。

  不等他让唐豪给自己介绍各地国术馆,和各地武术高手的情况,唐豪就主动讲起中央国术馆的见闻来。

  话说唐豪被这些人修理过后,对国术的认识变的很偏激,一切假的都不入他的眼。他武技打不过这些人,就干脆搞武术史考古,从根子里,把那些名门大派一路抹杀过去。什么少林、武当,统统被他一个文人,用文字当做武器,挑翻在地。

  这回遇到个有真正战场本事的人,他现在不去想那偏激的事情,一门心思的想学习真正的战场国术。

  王洪的东西,不象国术馆的那些拳师,云里雾里的,不拜师不教真的。

  什么从拳练起,拳好了再学器械,一学就得好几年。练的和用的又不是一套,不少东西还搞什么人前练一套,人后练一套。

  看着很威武,可都是祖宗上战场留下来的东西,哪里比得上王洪这位活祖宗啊?

  中央国术馆开设了器械科,教授的内容有剑、刀、棍、枪、鞭。此外还有劈剌术,唐豪的劈剌术就是在里面学了个大概。

  要知道这时,各系军阀的枪刺术并不统一,有些学德式,有些学日式,可士兵们连枪都配不齐,谁还练剌刀这东西?有的部队宁可教大刀,也不理会拼剌刀。

  从名字上看,这中央国术馆的劈剌术,起的名就有了偏差。

  唐豪准备晚上就给南京的张之江写信,把王洪这事告诉给他的老领导。

  ------

  每章一说:拳术上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最终在中央国术馆的后期,整合成很接近后世的散打,只可惜没有机会再系统发展,断代了30多年,才搞了散手试验,后正式推出时,称之为散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