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田园悠闲小日子 21、冬季菜

《田园悠闲小日子》21、冬季菜

作者:青笠蓑衣 字数:3699 书籍:田园悠闲小日子

  回到家后,谢青山向家人说明了情况,谢家人听了果然是吴庆喜在后面跟踪他们,偷学了手艺,挖了何首乌,心里面都很气愤。

  又听说卖了炮制的何首乌,和炮制好的其他药材,总共卖了四十五两银子,并且从刘一帖处介绍了牙侩韩正业,以后买田置地,也不用再受其他人的欺瞒,心中也有些欢喜。又悲又喜之下,大家就决定以后去太行山上挖药材,要小心一点。

  谢青山并没有说那个炮制何首乌的方子,刘一帖要给一百两银子,却被谢萱白白的送出去了。这是怕人心隔肚皮,有些人心里想不明白,反倒怪罪她穷大方。他自觉外孙女心善,虽白送了刘一帖一个炮制方子,但是得到了刘一帖介绍的牙侩,解了眼前之忧,简直是意外之喜,却没有想到谢萱是故意如此。

  第二日,谢家男丁继续上山挖药材,因之前谢萱说了何首乌的生长环境,喜湿喜阳、耐寒不耐涝,通常长在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谢青山父子三个就依着谢萱说的地方找,果然比他们自己漫山遍野的瞎摸索,找到的多。

  在回到村里以后,却看到村东大槐树下磨盘旁边围了一堆人,正在笑呵呵的说话。

  那大槐树磨盘边儿,是大家磨麦磨米的所在,大磨盘是是村里公用的,时常有人排队磨面磨米,通常都很热闹,大家没甚事体时,都来此处谈天说地。

  走近了,看到围在人群中间大声聒噪的却是吴庆喜。

  只见吴庆喜被村人邻居围在中央,头带新裁巾帻,脱去了原本的补丁衣裳,换上了崭新的青布直裰,脚蹬乌底陈桥鞋,脸上神色骄傲自豪,如同一只炫耀羽毛的公鸡。

  只听他得意洋洋夸耀:“我家祖上原本是个富户,这两年才败落下来,到了我这一辈儿,却是穷成这般破落户。这不前几日我在家里面挖地窖,存那过冬的白菜萝卜,好家伙!一不小心就挖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把我的铁锨都给磕了一块下来。我心里寻思,还当是石头呢,我就使劲儿挖下去,结果最后你猜怎么着?”

  说罢,他环顾四周,吊众人的胃口。

  村人邻居们也都很捧场,就赶紧说道:“铁公鸡,不要吊人胃口,怎么着?你倒是赶紧往下讲呀!”

  吴进喜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神色,大声说道:“我就挖出来一个木匣子,里面装着明灿灿的几十两银子!”

  看着众人,羡慕的神色,他脸上却又佯装懊恼:“如果不是祖上把银子和家产都给败光了,我们家现如今不就跟张大户家一样,整日介啥也不干,自有佃户将那钱粮奉上,大鱼大肉一日三餐的吃,还能呼奴使婢,娶上几房小妾,那日子……”

  大家“哄——”的笑了起来,也都笑着捧着他:“那你就是吴大户了,我们说不得还得称你吴大官人呢!”

  吴庆喜听了这些追捧,脸上笑得更开怀了,一时得意无比。

  也有那等知根知底的村人就笑他,“铁公鸡啊,我记得你们吴家往上数三辈儿,都是泥腿子,何时变成财主了?”

  吴庆喜被落了面子,就满脸不高兴的与他理论。

  忽地觑见了人群之外的谢家父子三人,脸上表情登时间凝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谢青山就在人群外大声说道:“我前几日听得了一个新闻,说是河南府某武馆外有些个泼皮,偷学人家武功招式,被馆主抓住了,直接给砍了双手,那泼皮告到县官那里,却被县官说砍的好!对于这偷学手艺的人泼皮无赖,我看不只得砍了他的双手,连双脚也要砍去才解恨!”

  众人听见谢青山的话都扭过头来打招呼,纷纷打听哪里的消息,谢青山口中就胡编乱造,眼睛却斜睨着那吴庆喜。

  周围人七嘴八舌道,偷学人家吃饭的手艺确实应该如此,那是报应。

  吴庆喜脸上要笑不笑,要哭不哭的不知说什么好,最后随便找了个借口灰溜溜的走开了。

  谢家父子三人却也不管他,每日早出晚归,只管上山寻找药材。附近的山头都转遍了,便往深处寻找,还是在谢王氏和林氏千叮咛万嘱咐下,三人才不往深山去。主要是深山里野兽遍布,万一遇见什么大虫熊瞎子,出了什么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过了几日,忽的听村人说,吴庆喜婆娘娘家郑家也发了财,原是在药铺卖何首乌时被人撞见,走漏了风声。此事又有后续,说吴庆喜婆娘回娘家,告诉了郑家太行山上有何首乌能卖钱,还拿了那何首乌的藤蔓去给郑家认识。吴庆喜那几十两银子,也不是什么挖地窖挖出来的,而是挖何首乌卖的钱。就这么一传二,二传三,人们都知晓了山上有何首乌,并且能卖大价钱的事情。村人都眼热不已,纷纷上山寻摸,一时间太行山上人迹遍布,到处都是寻找何首乌的人。

  这日,谢青山父子三人回来,面色都有些不愉。谢王氏就问他们何故,原来山上到处都是挖首乌的人,单单一上午就撞见了三四拨。

  谢萱就说:“既然如此,那咱们也不要上山去寻了,人多粥少,何首乌又不是大白菜,遍地都是,咱们就不去跟他们抢了,咱们就在家好好搭棚子准备种冬季菜!”

  谢家其他人就应了。

  因着附近山上人迹遍布,这日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也就采了些连翘、黄连,谢青山就将背篓猛地一倒,除了榛子板栗等山货,还有一些蘑菇,其中有一个蘑菇足有谢萱的脸大,马蹄形,菌肉近白色至淡黄褐色,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粉末。

  谢萱眼睛一亮,脸上露出诧异之色,连忙去捡了起来,握在手中仔细的看了看,神情由惊诧转为欣喜,笑着问谢青山道:“这个是从哪儿采的?”

  许青山看了看他手里的蘑菇,笑回道:“那是在山涧底下草丛里发现的,长得还硬邦邦的,不知道能吃不能,我看长的挺大,拿回来给你们玩儿!”

  谢萱一听,心中暗道,还拿回来玩儿,就这么铲下来了,可惜呀!赶忙回屋,拿了牙刷子同一个小碗儿,把这个大蘑菇上的细细的粉末都给轻轻地扫了下来。

  她又立刻让谢青山带着她去山中摘到大蘑菇的地方去,寻找还有没有这种大蘑菇。

  谢青山就问他:“你找这个干吗?山中那么多蘑菇,你要是真喜欢吃,下回就专门给你采些回来!”

  谢萱神秘一笑,在谢青山耳边悄悄的说:“姥爷,这是灵芝啊!”

  谢青山脸色犹有些不敢相信,小心翼翼地拿着那朵蘑菇上上下下仔仔细细观看了一番,小声问谢宣道:“萱萱,你看错了吧?这怎么是灵芝?跟那画上的不一样啊!”

  不像是何首乌,只有医家知道模样,灵芝从古至今一直被誉为仙草、瑞草,各种器物、书画上都有灵芝的形状,庶民小人也知道灵芝长什么模样。经常有传说樵夫砍柴,采到千年灵芝服用之后成仙的神话传说,灵芝那褐红泛着漆光一样光泽、形状如云朵一般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而现在手中的这朵大蘑菇,马蹄形的菌盖,黄褐色粗糙的表皮,上面甚至还长了苔藓!像狗尿苔多过像灵芝,这可实在跟人们意识中的仙草相差甚远。

  谢萱知道谢青山在想什么,这种灵芝学名叫松针层孔菌,古代也叫黄芝,是一种真菌,生长在红松、落叶松、云杉等树下厚厚的松针里,是针叶林的癌症,松树染上这种真菌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对于人类却是抑制肿瘤、治疗癌症的一剂良药。

  而人们印象中那种菌盖类似祥云一样,或是紫色、或是红色的灵芝是灵芝中的紫芝和赤芝,最为人们所熟知,也是后世大规模种植的品种。而这种黄芝则比较少见,一般人也不认得,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这种黄芝的药用价值才是最强大的,在谢萱来这里之前,农学家们对这种黄芝的规模化种植已经研究出门道了,但是因为需要条件很苛刻,还没有普遍宣传开。

  谢萱说:“姥爷,我还能骗你呀!你赶紧带我回去看看,看看那附近还有没有了?”

  谢青山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喊上谢平田,就带着谢萱准备上山。

  谢萱想了想,回房间找了几张包点心的油纸,跟上谢青山的脚步,赶忙往山里去了。

  到了那山涧中松树下草丛里,寻找了半天,果然又发现了三支黄褐色表皮粗糙的黄芝。

  原来黄芝喷射孢子随风飞舞,适合黄芝生长的环境,那自然也适合其他的孢子生长,所以在此处发现黄芝的话,又有很大的可能也在附近的地方发现其他黄芝。

  眼看有两支黄芝已经开始喷孢子了,谢萱就赶紧将那油纸,包裹成一个袋子状,罩住了那两支黄芝。另外那一只黄芝年份还比较小,颜色还只是淡黄色。

  谢萱苦恼良久,不知道是留在这儿生长,还是带回去。留在这儿生长吧,怕有认识的人看见了,直接给采走,得不偿失,如果采回家去年份不足,又觉得可惜。

  思索良久,谢萱就让谢青山把那支小的灵芝带土给挖起来,剩余那两支用油纸罩起来的灵芝,用灌木枯叶给盖的严严实实的掩盖住了。

  谢平田边掩盖边问谢萱道:“咱们发现的灵芝还不赶快摘回家去,干嘛在这里遮遮掩掩的?这山上寻何首乌的人如此多,如被他们摘了去,咱们不是亏大发了?”

  谢萱呵呵一笑,神秘道:“大舅,忍得一时馋,以后便叫你几世不受穷。我这是给灵芝留种子呢!”

  谢青山父子简直要惊喜的跳起来了,颤声说道:“萱萱,你说的是真的,这灵芝还有种子,还能像粮食一样种出来不成?”

  谢萱却道:“咱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我也只是有个想法,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而且这事儿需要的时间太长,几年间也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咱们目前安排的事体该干啥就先干啥去,这个就慢慢弄吧!”

  两人头脑冷却下来,就说道:“灵芝哪儿是能轻易种得的,别说几年,就是几十年上百年,能种出来,也算一件盛事。到时候你只管吩咐,咱们自去忙活就是!”

  一步三回头的下了山,如此隔三差五就来看一看,有了前车之鉴,怕又被人跟踪,每次来都小心观察后面是否有人。

  冬季种菜的事宜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草棚子搭在哪儿?是个问题。

  搭的远了吧?怕人偷,搭的近了吧,又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最后决定在离家最近的一亩良田上,深翻土细耕作,这亩良田旁边就是水塘,浇水也方便。

  韭黄、蒜黄、还有豆苗,这些自家是不够的,就在岗上村跟村民买一些凑够了。

  全家的猪粪、鸡粪、人粪,掺合了柴禾垃圾,沤好了二千斤左右的农家肥,填进地里还不怎么够,只弄了半亩地。最后还是花了几百文钱买了邻居村人沤好的粪,才达到了一亩地施上一万斤农家肥的标准。

  因为谢家动静太大,又是整地,又是买粪,又是搭棚子的。村人都知道了谢家要在冬天种菜,都不由得嘲笑起来,说他们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想钱的话,就上山挖何首乌去,要知道,这几天还真有人挖到了何首乌,卖得了几十两银子。

  这谢家居然开始在冬天种起菜来了,谁家听说冬天还能种菜的?冰天雪地的,人都要冻死了,何况菜呢!就连谢家旁支的长辈、里长也来谢家打听这件事儿,谢青山就推说试试,要是不行的话,明年还种田。旁支老人长辈都斥责他,平时很谨慎的一个人怎么这回如此不稳重?里长也得到了谢青山承诺明年不会耽误田地交税的事儿,也就撒手不管了。

  谢家人干的热火朝天,村民却都冷眼看着,准备看谢家的笑话,看他们赔个底朝天。

  一日正当谢家正忙活时,就见韩正业韩牙侩赶着马车,来谢家寻谢青山。

  “谢老哥,大喜事啊!”韩正业远远看见谢青山就忍不住喜上眉梢,圆圆团团的一张脸上露出欣喜:“上次谢老哥托我留意谁家典卖田地的事儿,这回有眉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