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田园悠闲小日子 11、露行踪

《田园悠闲小日子》11、露行踪

作者:青笠蓑衣 字数:2283 书籍:田园悠闲小日子

  谢青山赶紧给谢平田谢平安父子俩使眼色,他自己抬脚就出了厨房门。

  “庆喜啊?你这是有啥事儿?”院里传来谢青山有些惊诧的声音。

  谢萱看谢平田将那块何首乌藏好了,也出了厨房门,见是铁公鸡吴庆喜,也不由得有些诧异,他们谢家和吴庆喜家向来不怎么打交道,不知道这只铁公鸡今日来所为何事。

  “也没啥事儿?就是问谢叔借个铁锨用用!”吴庆喜就笑嘻嘻的说,那尖脑壳却朝厨房里东张西望的。

  “志远啊,给你吴叔把铁锨拿过来!”谢青山拦在吴庆喜面前的身子不动,开口支使谢志远,又将吴庆喜往堂屋让了让,“走,屋里歇歇!”

  “不了不了!”吴庆喜就连忙推辞,看到厨房上的烟囱一直冒着烟儿,眼睛一转,就说道:“我婶儿做啥好吃的了,我瞅瞅!”说着,就要进厨房。

  谢萱给谢青山打了个眼色,谢青山就没拦他,任他进去了。

  进去后,见谢平安正坐在灶台前烧火,谢平田正在收拾地上的榛子栗子等山货,谢王氏和林氏一个切菜一个炒菜,都在忙碌的样子,厨房也不大,灶台和碗柜柴火就占了不少地方,又占了许多人,他只能站在门边东张张西望望,仿似找东西似得。

  “庆喜啊,你看啥呢?我们家厨房有花儿啊?”谢王氏心中不待见吴庆喜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开口说道。

  “没啥!没啥!我就看看婶儿做啥好吃的了……”吴庆喜口里一边敷衍,脚步有些不甘心的退了出去。

  谢萱心里猜忌,是不是谢青山父子三人在山上挖药材露了行踪,这铁公鸡今天是来打探消息来了?想着,眉毛就皱了起来。

  等吴庆喜拿了铁钎走了,谢青山关了院门,倒插了木销把门栓上,沉着脸回了厨房。

  一进屋,谢平田就说:“我看吴庆喜不像是来借东西的,东瞧瞧西瞧瞧的,倒像是来找啥东西?”

  “这个好贪便宜的腌臜货,咱和他平常也没啥来往啊,咋就突然来借铁锨了?再说,铁锨谁家没有,值当的来借?我看他没安啥好心!”谢平安对他也没啥好印象。

  “我寻思是咱们在山上挖药材露了行藏,他今天来是打探消息来了!”谢青山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

  “哎呀,这可咋办?”谢王氏放下锅铲,脸上不禁也露出担忧的神色。

  “这个无赖东西,我非揍他一顿不行!”谢平安毕竟年轻气盛火气大,说着就要起身。

  “坐下!你凭啥揍他?你有啥理由去揍他?他又没偷咱抢咱,你去揍他不是你理亏?”谢青山呵斥他几句,“毛毛躁躁的,做事前先想想后果!”

  “那就这么算了?”谢平安不甘心的问。

  “还能咋地,只能这么算了……”谢青山蹲在了门槛上,捏了一个榛子塞进嘴里,没滋没味的嚼着,叹了口气。

  厨房里气氛有些死气沉沉的,谢志远兄弟俩也不敢大声说话,悄悄的溜出去了。

  “姥爷,我觉得你们最近在山上挖药材时是不是被吴庆喜跟踪了,要不为啥刚挖到了百年首乌,他就立刻上咱家打探消息?”谢萱将刚才心里的怀疑说了出来。

  谢家人这下脸色更差了。

  “姥爷,大舅小舅,你们明天再上山的时候就光打山货,暂时先不要找药材了!留点心注意一下,后头是不是有人跟踪。”谢萱接着说。

  “诶!”谢青山答应了,然后又长长的叹了几口气。

  谢萱看大家都又是气愤又是担忧,不由得劝解道:“这挖药材虽然是个无本的买卖,但不是长久的营生,不管迟早,总会被人知道。再说,卖何首乌挣的钱总不能不花,挣了钱总得买田置地吧,咱家突然暴富总得有个说法。”

  “都怪我不操心,没人跟踪了都不知道!”谢平田自责道,他觉得父亲年纪大了没注意,小弟年纪小没经验,自己正是年富力壮的时候居然被人跟踪了没发现,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唉,怪我!”谢青山的脸掩藏在灰白色的烟雾中,沉沉道。

  看大家还是有些愁眉不展垂头丧气的模样,谢萱只好把最近琢磨的一件事说出来给大家安安心,“姥爷,等大雪封山了,这挖药的营生谁也做不了了。冬天蔬菜品种少,我想了个冬天种菜的法子,你说,要是咱们能在大冬天里种出别人没有的蔬菜来?能卖上钱不?”

  “冬天种菜?真的?”谢青山也不抽烟了,惊喜的问谢萱,“能种啥菜?”

  “韭黄和蒜黄,就是不见阳光的韭菜和蒜苗!”谢萱解释说:“往年冬天,也只有白菜萝卜冬瓜豆芽几种蔬菜,其余的只能吃咸菜干菜,要是咱们能种出韭黄和蒜黄来,肯定有人来买,而且以后每年都能种植,这不是个长久营生么?”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反季节蔬菜了,《汉书》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汉书·召信臣传》则明确记载了古人吃反季节蔬菜一事:“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乃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召信臣说反季节蔬菜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显然是瞎嘚嘚,真正的原因是“岁数千万”,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成本实在是太高,为了皇家不要太奢侈才这么说。

  在古代,早期更多是利用天然热源来生产反季节果蔬,唐朝为宫廷种植反季节果蔬的“内园”,便通过引进温泉热水,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温度。唐诗人王建《宫前早春》诗:“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说的就是这事。而没有温泉的地方,生产反季节果蔬则是造个温室,通过火道来加温度的,也有挖掘窖坑利用地温来催芽育苗的。

  唐宋以后,反季节蔬菜已被人们普通接受,而且“以非时之物为珍”,反季节蔬菜被当成山珍美味,但由于其成本高昂,“贫民不能办也”。

  唐宋以后出现了“黄化”蔬菜,《农书》记载:“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韭、葱、蒜、芹菜、豆芽等蔬菜的黄化在宋元时期已很普遍。元王祯《农书·百谷谱集之五·蔬属》记载了当时人们种植韭黄的情况:“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韭黄较贵,“比常韭易利数倍”,北方人冬天把韭黄当作珍蔬。

  因为成本高昂,都是贵族大富之家才能吃得起,而谢萱知道的韭黄蒜黄种植技术经过现代的试验更新,成本更加低廉,技术手段也很简单,所以想要以韭黄和蒜黄先进行试水,如果效益好,能赚钱,再想办法把温室大棚搞出来。

  听了谢萱的打算,虽然大家伙心中还是有些郁闷,但又有了个赚钱的门路,还是稍微高兴了些。

  谢青山熄了烟袋,招呼大家吃饭,说在饭桌上边吃边详细说说。

  林氏出去喊了一圈,谢志远和谢志诚兄弟俩神神秘秘的回来了,因为大家注意力都在谢萱说的冬天种菜上,就没人注意谢志远和谢志诚,俩人偶尔偷偷对视一眼,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因为谢萱在饭桌上说百年首乌还是直接买给百草堂比较好,切了片就看不出大小了,怕炮制后别人不识货拉低了价钱。于是谢青山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去县城把挖到的百年首乌卖了。

  晚上安排谢王氏和林氏婆媳俩,再加上谢平安三个轮番看着厨房的灶台,及时往锅里加水灶底加柴,让蒸笼上的何首乌蒸够十六个时辰,其他人自去睡觉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