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吴策 第四百二十六章 驿卒张任

《吴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驿卒张任

作者:捞面馒头 字数:1744 书籍:吴策

  转眼间,已是七月初十。

  张任换了一身皂卒装扮,胸前印了个“驿”字,跟着随队南下,满载着伤卒和成都蜀锦的车马南下。

  “张任,汝初为驿卒,吾却要考一考汝,汝可知吾大汉驿制?”

  张任微微一愣,见到一名穿着老旧的汉子行至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发现这人叫的是自己,他官任西川大都督以来,何等显贵,除却刘璋等少数几人外,又有何人胆敢直呼其名。不过自从十日前诸葛亮登门,将一封书信递给他之后,他便成了一名寻常驿卒。

  他双眉微皱,却只能耐着性子答道:“本朝沿用先秦之制,三十里设一驿站,以置啬夫管车传、马驿、步邮事宜,只是这蜀中山道难行,吾奉命南下,随队将一封书信送至秣陵,不,如今应当称作建业。此去当有三千余里,汝吾自金堂而出,莫非当真要以两人将此书信送至建业乎?”

  老驿卒坐到了车驾旁,身体紧挨着张任,背靠着载着蜀锦的车厢看着前方,“张任,汝是从上面下来的,却是得罪贵人了罢。”

  张任微微一愣,随即错愕地问询道:“长者怎知?”

  “汝虽穿得与吾一般,亦不似押运这批粮草的校尉乘骑战马,夜里还可睡在锦缎绸背之中,但汝可知怀中信件珍贵?”

  张任面色微变,“长者可是提前瞧了一眼书信?吾等身为驿卒,可不能提前拆开一览。”

  老驿卒摆了摆手,“汝不必担忧,吾做了二十载驿卒,岂能不知此间规矩?只是这汉纸做的信封和信纸,从吾手中传递也是一二载之事,此物珍贵,从江东流传入吾蜀中之后,造价却也不低。”

  “此前除非刺史府向巴郡、江州急令,才以此物传书,多时则以竹简传书。”

  “如今这益州上下也归了江东,吾等可往建业传书,可谓是头一遭呢,汝可不知,沿途吾下车与那些驿站里的老相熟换马之际,他们可艳羡不已,吾回返之后,倒是要费些酒水宴请矣。”

  “益州驿卒,还能饮酒?”张任倒是有些意外。

  老驿卒淡淡地瞧了他一眼,“此前吾益州军中不准饮酒,可如今江东军中亦是如此,可为何要携带酒水?那是为了治命,酒可暖身驱寒,亦可消菌杀毒……这前一句老汉倒是能理会通透,后一句却是无能为力,那菌是何物?杀毒又是杀得何毒?刀箭疮伤,流脓肿大便是毒乎?”老汉笑着摆了摆手,“汝吾莫提这个,那酒水对吾等可是稀罕物,吾益州虽不缺粮,但在吾等贫贱之家,粮食也仅可糊口,平日里若能得上面赏赐一壶酒,那可都得留到寒冬腊月放在火上煮了喝。”

  张任眼神缓和不少,“长者便因这略微柔软些的汉纸认出汝吾此行另有重任?”

  “非是重任,汝吾不过区区驿卒,能承蒙上面看重,也不过是不想让这书信经转多人之手,如今水势上涨,汝吾乘车至江州,就得走水驿往建业矣。”

  “张任呐。”

  “诶。”

  “吾见汝略有谈吐,胸中亦有沟壑,如今益州为吴王所治,将取荆、扬之治,上设州郡之学,下设县学,汝大可去县学考个功名,若是能取,也不必做这驿卒。”

  “听闻年岁过大,需县吏推荐信。”

  老驿卒闻声大笑,“非也非也,吾益州新建县学,哪有那么多贫贱之民往之,汝等早年识过字,念过书的士子方才是此番招收的骨干。”

  他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张任的肩膀,“今益州各地官吏已于刺史府前封任,但吾闻街道巷市间,有人传言吴王有意开拓南蛮之地,北伐收复广汉、三辅之地,汝若入县学,日后大可谋一县吏,亦不枉父母之恩,妻儿之盼。”

  “有劳长者为张任操心,只是张任无意仕途。”

  “也对,先前吾西川大都督也唤作张任,听闻他在刺史府中不欲归降,怕是凶多吉少矣。”

  张任目光略微波动,“那坊间对此人评判如何?”

  “糊涂。”

  “糊涂?”张任微微张嘴,“这是何意?”

  “能官任原职,节制西川之兵,仍然高高在上,这是多少人羡慕已久的事,他竟然愚忠愿死,且不想州牧早已归降,他这忠,又能继续忠于何人?”

  张任被老驿卒说得神情有些恍惚,“忠于何人乎?”

  “如今呐,这南蛮刚定,州郡或有盗贼,却无须大军围剿,郡县之兵便可平之,江东军善剿山越,对着山贼、水匪亦是手到擒来。饶是那汉中周瑜,此人的确如坊间传闻一般,有将才,可此人夺吾益州之土,绵竹关、广汉郡,掌白水兵而为祸东川,若能早日杀败他,吾益州之民亦能早日享些太平。”

  “益州之民,早已翘首以盼江东乎?”张任面无表情地低喃自语道。

  “非是翘首以盼江东之治,而是想如扬州、荆州之民一般,老有所养,壮有农耕,妇有桑织,匠有钱聘,童可入学。”

  “纵观江东之下州郡,扬州有奇淫技巧之长,有大海海鱼、贝类、海盐可货之,而荆州亦有之,交州原比吾益州贫贱,如今亦有矿产、珍珠、瓜果之物,已于江东之下一载有余,若是吾益州尚不图进,怕是早晚落于交州之后矣。”

  “吾益州,有蜀锦。”张任叹息着顺着老驿卒的话说道。

  “吾益州,有蜀锦呐。”老驿卒脸上有些喜色,拍了拍身后的车厢,看着前面平坦的道路,“这山道难行,汝吾却坐得习惯,若是上了船,汝吾怕是要晕吐半月方能适应。”

  张任笑了笑,“长者久居蜀中,今日谈及却仿若去过天南地北,是为何故?”

  “老汉虽不识字,但每日里,那长街之上都有县学入考士子当众念一书,那书似乎唤作《大汉天文地理志》,张任,汝若好奇,汝吾此去建业,大可购上一二本。”

  “善。”张任笑了笑,他不忍坏了这老驿卒的兴致,书籍虽可为士子以一文钱借读抄录,但也不是寻常贩夫走卒可以任意买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