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八年 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

《崇祯八年》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

作者:我爱肥猪猪 字数:2096 书籍:崇祯八年

  “杨卿,如何看待东虏奴酋议和之请?呵呵,朕倒是觉得有趣至极。向来以天下无敌自居之八旗,居然有如此柔软之身段,想必是奴酋夜不能寐、痛思悔过之后幡然醒悟吧?呵呵呵呵!”

  很少用玩笑口气说话的朱由检心情大好之下也不由调侃道。

  内寇已近绝迹之下,外虏也处在崩溃的边缘,自己来到大明后,终于在近四年的时间里逆转大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他心里也是感到得意非凡。

  “还不是让皇爷您给打服了?区区偏僻荒野之地一部首领,居然竟敢建号立国称帝,呸!日月照耀之下,只有我大明皇帝才是天下之主,他个奴才真是长了一副狗胆!”

  不等正在阅看书表的杨嗣昌回话,一旁地王承恩凑趣地接过朱由检的话茬道。

  王承恩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家皇爷那种轻松的心态,并且由衷地从心里为皇爷感到高兴。

  能将这么大一个烂摊子收拾的差不多,皇爷可是耗费了巨大的心神和精力,现在大明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上至高官下至黎民,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启奏皇上,臣与孙白谷所判完全一致,奴酋此次求和并非缓兵之计,实因内外交困之下不得已之策。

  目下我军对其正面威压甚重,而两翼奇兵之利尚未显露,单是此般情势便已令奴酋难以承受,要是再过数月,奴酋就不是上表求和,而是直接乞降才是!

  不过看奴酋表中之意,似是有困兽犹斗之念,为此松锦大军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莫被其寻得破绽以致事态失控。至于东虏求和之事,臣非东郭之人,臣建议当继续实施既定策略,将其实力彻底瓦解!”

  对于建州近年来的虚弱处境,朱由检与几位重臣早已研判过数次,杨嗣昌的态度当然十分坚决,不做东郭先生,而是趁他病要他命,痛打落水狗。

  “杨卿此言甚合朕意,此战也将是对十余年来东虏屡屡犯边、烧杀抢掠我大明百姓性命财产罪行之总清算,各部官军需齐心协力,听从号令,所有参战之将官士卒要以无畏之心奋勇作战,待功成之后朕将不吝厚赏!

  对于畏敌怯战之人,不管其是何身份,均要予以严惩!朕会赐孙卿尚方宝剑、王命旗牌,对不听号令者,不管文武,皆可当场斩杀!”

  朱由检肃声开口讲道。

  因为后续各路总兵将会赴援关外,为防止历史上松锦大战中有人至大局于不顾,率先逃遁以致全军崩溃这种悲剧重演,加强孙传庭的权利是完全必要的。

  以孙传庭杀伐果决的性格来看,只要有了代表皇权的两样利器,足可震慑住某些心思不定之人,也可以在不会引发朝臣攻击的情况下名正言顺的行使职权。

  老孙可是真敢动手杀人的。

  历史上就算手握重兵的贺人龙,也是被孙传庭当着他那些家丁的面砍下了脑袋,并且特意命人将那颗血淋淋地脑袋放在木盘上给众将传看,那些骄兵悍将都是两股战战、口不敢言,最终也没人敢因此而造反。

  听到皇帝又给孙传庭加了尚方宝剑和王命旗牌,杨嗣昌犹豫了一下,本待再次出言相劝,但想到了皇帝刚刚说过的那番话,最终还是躬身领命。

  “皇上,那奴酋此次上的议和之表该如何回复?置之不理的话则有失我天朝上邦之礼仪,以臣之见还是简单答复,直斥其不臣之心、令其即刻弃械投降为好!”

  朱由检本来没想给皇太极什么答复,但杨嗣昌的建议提醒了他,作为泱泱大明的君王,他不能失了风度。

  “就依杨卿之见,以大明朝廷之名义行文:命奴酋去国号,所有军队即刻就地弃械请降,等待朝廷安插!恢复建州卫,奴酋为建州卫指挥使!允其保留十三副盔甲!若其不接受上述条件,官军即刻展开攻击!就如此好了,杨卿退下吧!”

  当年努尔哈赤不是很自豪的宣称凭着十三副盔甲起兵反明吗?那朕就给你保留同样的物事,看看你还有没有本事再次崛起。

  杨嗣昌听到后面先是愕然,随即马上便明白过来,心里顿感哭笑不得,但最后还是躬身接旨而去。

  清军松锦大营主帅济尔哈朗的营帐内一片寂然,身穿明黄色龙袍、一脸病容的皇太极端坐在正中的龙椅上,济尔哈朗、多尔衮、岳托、阿济格、阿巴泰、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宁完我垂手低头立于帐下两侧,谁都不敢随便出声,生怕引发皇太极的怒火而被惩处。

  没等征募的大军集结完毕,忧心前线战事的皇太极不顾病体尚未痊愈,便带着两黄旗的精锐花费三天时间赶到了送锦前线。

  在被众人恭迎入营之后,皇太极顾不上休息,立刻召集帐内众人前来,分述与明军数次交手的过程与战况,以对战事的详情有所了解,并且会商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按照八旗的惯例,济尔哈朗等亲王贝勒是要坐在椅子上与皇太极议事的,但皇太极进帐安坐于带来的龙椅上之后,随即下令将帐下的椅子全部撤除,济尔哈朗、岳托倒是没心思计较,而多尔衮和阿济格纵使心中不忿,但因屡次三番大败亏输之下没了底气,最终还是捏着鼻子默认了此事。

  “尔等挟十万精锐南下月余,非但从明人处一无所获,反倒是损兵折将,平白折损我无数八旗健儿,朕深以你等为耻!如此丧师辱国之举,可以说使我大清国威尽丧,且让明人士气大涨!此消彼长之下,我大清多年累积对明国之优势荡然无存!”

  皇太极恶狠狠地扫视着帐下诸人,尤其是在看到岳托时,眼神中的恨意更是越发强烈。

  这次惨败的主因正是这个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后辈精英判断不明造成的。

  如果他像多尔衮一样,对战场有着异常灵敏的嗅觉,就会在久攻不下、觉察到情况不对时立刻率军回撤,而不是召集中路的两白旗前来助阵,妄想一举拿下明军辎重营地,从而在战略上确立起清军的巨大优势。

  虽说多尔衮兄弟几个对自己的地位一直虎视眈眈,但是从智谋及战略眼光上看,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十四弟确实要超出别人一大截,如果当初自己任命他为全军主帅,或许就不会出现目前这种糟糕的局面。

  不管怎样,这次的战败必须要找个人出来顶罪,在显示自己皇帝权威的同时,也能震慑某些人,让他们收起别样的心思。

  “此次战事不利,前锋主将要承担主要之责!着罢去岳托成亲王之爵,降为多罗克勤贝勒,着其率两红旗戴罪立功!接下来议一议当前之战事,诸人有何良策尽可大胆建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