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铁卫 第五百零二章 北方军镇的较量

《大明铁卫》第五百零二章 北方军镇的较量

作者:小雨非非 字数:1824 书籍:大明铁卫

  山海关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正在行军,中间竖起一杆帅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吴”字。一名身着明亮铠甲的年轻将领在众星捧月中策马前行,志得意满。

  此人正是辽东前锋营右将(相当于副总兵)吴三桂,关宁军集团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因为祖宽领兵去了山东,朝廷征召辽东兵马勤王平乱,祖大寿就把这个外甥派往京城,并拨给他一万精兵。

  满清主动和明朝议和,山海关暂时没有了来自北边的压力,所以能接连派出兵马南下,同时也是给吴三桂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在祖大寿看来,除了北边的强悍邻居,整个大明没有能与关宁军匹敌的对手,镇压一支建军不过两三年的官兵,不在话下。

  行军途中一路顺利,有皇命在身,沿途官府也不敢怠慢这支名声在外的大军,粮秣补给足额供给,骑兵行军速度也快,眼看就离京城只有两三百里路程了,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便有将领飘飘然起来,恭维吴三桂:“吴将军,此番南下平乱,正是您名扬天下的大好机会。”

  旁人纷纷附和:“那是自然。将军十八岁就威震边关,以区区二十骑于万军之中救出老吴将军,孝闻九边,勇冠三军,此刻率一万精兵平乱,建立功勋之后,封侯也不在话下。”

  “对极。那文成侯能坐到如此高位,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侥幸打了两次胜仗就被吹上天,若是吴将军和他易地而处,一定做的更好!”

  吴三桂哈哈大笑:“你们这些家伙,就会奉承。文成侯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不能小觑,千万莫轻敌了。”

  众人纷纷称是:“将军说得是。”

  吴三桂自信地遥望南面,心中踌躇满志。虽然他让手下不要轻视对手,其实自己是极有自信的。他和文登营没有交过手,但内心深处并不认为一支卫所出身、步兵为主的官兵能有多厉害,“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陈雨之所以能屡建功勋,不过是中原无人罢了。当年山东兵乱,李九成、孔有德等人凭借登州的火器屡败朝廷大军,一时间让朝野闻之变色,但在关宁铁骑面前却不堪一击,他与舅舅祖大弼领兵南下,野战中屡次击败对方,也因此凭借军功升为游击。想必文登营也不过是加强版的山东叛军罢了,不足为虑。

  怀着这样的心思,吴三桂领兵快速通过永平府,进入了顺天府境内,一天之内就抵达了蓟州,只要一切顺利,最迟三天之内就能通过香河到达通州。

  但是变故在蓟州发生了。

  原本顺风顺水的行军遭遇了不明身份斥候的袭扰,关宁军撒出去的众多探马几乎同时遭遇了强力挑战,双方互有损伤。

  吴三桂很是意外,除了文登营,北直隶不可能还有其他大规模的敌对势力存在,可蓟州离京城还有一百来里远,文登营正围困京城,哪里有余力把手伸这么长?

  他下令:“加派斥候再探,想办法抓几个舌头,务必侦知对方是什么人。”

  军令一下,数百骑兵离开大队伍,风驰电掣而去。

  广袤的平原上,双方的游骑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精锐的夜不收们凭借自己的个人武勇,用弓箭和马刀绞杀着对手,两边都想通过抓舌头的方式查探对方的底细。

  不久后,关宁军的一群斥候带着一名奄奄一息的骑兵返回,向吴三桂禀报:“将军,前方是东江镇总兵尚可喜的人马,并非文登营。”

  吴三桂一拍额头:“忘了这厮了。邸报明明说了尚可喜跟随文登营渡海北上,一下子没想到他。”

  他追问:“东江镇有多少兵马?”

  “反复用刑逼问,据舌头供述,是四万,马步军都有。”

  “四万?”关宁军众将领均是一惊。

  吴三桂赶紧鼓舞士气:“无妨,自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兵困在那些孤岛上这么些年已经废了,不复当年之勇,虽然兵力比我们多,但我军皆为精锐马军,不用担心。”

  他举起马刀向前一劈:“众位兄弟,加速前进,一举突破东江镇的阻拦,到京城下与祖副将会师!”他出发后已经收到祖宽的消息,山东境内的朝廷大军“攻克威海余孽”后会立即回师北上,约定届时在京城外与吴三桂会和。

  主将的自信感染了其他人,一万关宁军抖擞精神,加快速度前进。

  旷野的营寨中,尚可喜大步流星走出营帐,翻身上马,大声呼号:“兄弟们,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替文成侯挡住关宁军,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军营热闹起来,旌旗招展,一队队骑兵、步兵接连从各个营寨走出,跟随尚可喜往东面迎了上去。聚集在尚可喜身边的,是几百留着金钱鼠尾辫的满人骑兵,个个神情彪悍、孔武有力——他们是历年来投奔东江镇的各族女真人,悍勇无匹,是尚可喜手中的王牌,曾在与沈世魁的火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江镇原本就是一支非常彪悍的军队,从毛文龙建镇开始,与满清大大小小打了几十战,互有胜败,一度让满清头疼不已,只是在袁崇焕矫诏杀了毛文龙之后陷入内讧的泥淖,加上朝廷轻视皮岛的牵制作用,粮饷多方克扣,这才慢慢沉寂。

  陈雨入主朝鲜铁山之后,帮助尚可喜兄弟击败沈世魁、统一皮岛各方势力,并足额拨付粮饷,让这支昔日的强军逐渐恢复了元气。现在面对不可一世的关宁军,不需动员,士气就上来了——朝廷每年征收的辽饷等军费,绝大部分都拨给了关宁军,他们吃肉,东江镇连汤都喝不上,早就看对方不顺眼了,现在正好是一较高下的时候。

  四万大军从军营中涌出,骑兵在两侧,步兵在中间,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浩浩荡荡往关宁军的方向迎了上去。

  在蓟州和香河县的交界处,两支同为北方军镇的大军在宽阔的平原上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