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铁卫 第二百零三章 升官

《大明铁卫》第二百零三章 升官

作者:小雨非非 字数:1803 书籍:大明铁卫

  一个“大明中兴之明君”的评语,挠到了崇祯的痒处,让他笑逐颜开。这个千户,既能给他赚银子,做事也考虑得周全,说话也中听,这是那些只会说“臣该死、臣无能”的官员们无法相比的。后者只会推诿避责,遇到难题就“请陛下圣裁”,每年花那么多俸禄养这些米虫有何用?要是朝中多几个陈雨这样的能臣就好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说:“你现在还只是威海卫一个千户吧?在威海卫那个角落里未免委屈了你的才干,不如调入京城来。让朕想想,给你一个什么职位呢?”

  陈雨心里一阵苦笑,在老板面前要表现没错,可是表现过头了,引起了老板的兴趣,从一个地区实权机构调到总部,看似是升迁了,可是自己的发展计划就会半路夭折。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威海卫扩张势力多好,调到京城来,除了在熬资历中消磨生命,还能得到什么?这样的事情,已经在陈应元那里出现过一次了,这是第二次,只不过这次换成了最大的BOSS,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他低下头,紧急思索着,该怎样婉拒崇祯的好意,才能保证在达到目的同时,不得罪皇帝。

  崇祯也在思索,该给陈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才合适。进五军都督府?进兵部?思来想去,都不太合适,前者门槛高,千户的职位实在太低,塞进去恐惹人非议,再说其现在已经沦为兵部的附庸,有名无实,就算是个人才也发挥不了才能;后者则是文官衙门,一个武人进去必定会被排挤,泯然众人,再也出不了头。

  想了半天,他拍了拍手,说道:“有了,朕记得朱延之的请功奏折上提起过你善练火器,在登州镇压叛军中立下不小功劳,既然擅长火器,便调入神机营吧,先做个坐营官,干几年后再升掌号头官,资历熬够足以服众后就升为神机营提督(注1),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在朕身边为朕效力,而且方便随时入宫召对,为朕出主意、想点子。伴伴,这安排是否妥当?”最后一句话却是对旁边的王承恩说的。

  王承恩却认为这个安排很不妥当,但又不能直接对皇帝的话进行质疑,只能委婉地提醒:“皇爷圣明,这个升迁的路子是没错的。可是神机营的大小官职历来是京中勋贵子弟担任,陈千户这样的外来户进去,会不会被那些勋贵子弟排挤?”

  有王承恩出头,陈雨也趁机说:“陛下对臣的厚爱,臣感激不尽。不过臣的出身低微、资历也浅,进入神机营这样的地方,恐怕会让众人不服。若是如王公公所说,被勋贵子弟排挤,臣受些委屈倒没什么,可要是办砸了陛下交代的差使,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两人异口同声表示了反对意见,虽然委婉,但崇祯还是听明白了。可是自己兴致勃勃地提出的想法,被臣子和内侍同时否定,不管正确与否,面子上都有些过不去。当下他的脸色就有些不悦。

  陈雨看到了崇祯的脸色,知道婉拒的说法不能让他满意,便抛出了大杀器:“臣如果进京,刚起步的禁海缉私一事就会荒废,答应陛下要上缴的银子也无法兑现。所以,并非臣不愿入京为官,侍奉陛下左右,而是因为此事脱不开身。”

  涉及今后几年的数十万两银子,崇祯的脑子立刻冷静了下来。对啊,身边多个得用之人固然重要,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更重要,现在户部入不敷出,银子才是压倒一切的根本性问题。

  但他还是不甘心地问了一句:“这件事有合适的继任者代替你吗?”

  陈雨知道这句话有效果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回答道:“陛下,臣虽然才疏学浅,但卫所更是人才凋零,找不到既能干又忠心的人来代替。”

  崇祯叹了口气:“话说得没错,忠心的人未必有足够的能力,有才能的人未必忠心。前者做不好这件事,后者就算能做成,难保不会中饱私囊。看来短时间内是无法召你入京了。”

  王承恩劝道:“皇爷也不必担心,等陈千户把禁海之事做上几年,朝野上下接受了这个事实,只需要萧规曹随的时候,他就能入京了。”

  崇祯点点头,对陈雨说:“伴伴说的有理。既然如此,你就仍然回到威海卫,办好这件差使。为了让你更好地办差,朕决定给你加些头衔,震慑那些不知进退的宵小之辈。你就以威海卫备御后千户所千户之职,加威海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衔,差使和职责不变,品级连升三级。水营的级别也要提一提,升为威海水师,取代之前的登州水师,由你兼任主官,挂海防游击衔。”

  陈雨一下子就连升三级,从正五品的千户升到了从三品的指挥同知(兼海防游击),当即大喜过望,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皇帝一句话,就能让自己少奋斗十几年。虽然崇祯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办差,给他送银子,但自己升官是事实,也算是这次入京的意外收获了。

  “谢陛下隆恩!臣必定肝脑涂地,为陛下办好差使。”陈雨眼珠一转,“另外,臣还有个不情之请:邻近的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原为威海卫指挥使司代管,目前没有千户,而且铸造兵器所需的铁矿、卫所的屯田由臣暂时使用和管理,为了行事方便,请陛下将这个千户所也交给臣一并管理。”

  “没问题,就由你管理两个千户所便是。”反正卫所已经糜烂不堪,不仅拉不出几个兵,还要填粮饷的窟窿,崇祯并不在意让陈雨多管一个千户所。

  给了甜头,崇祯又分派任务:“今日就议到这里,你先退下吧。不过不要急着离京,三日后朝会,朕会当着文武百官商议禁海缉私之事,你是此事的操办者,也要出席。”

  陈雨恭敬地回答:“臣遵旨。”

  ————————————————————

  (注1:坐营官、掌号头官、提督武官都是京营的官职,与地方的营兵编制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