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空锻造师 第一百一十一章 绝地反击

《时空锻造师》第一百一十一章 绝地反击

作者:创海一粟 字数:1919 书籍:时空锻造师

  “佑大人还年轻不了解国家运行的流程也是可以原谅的。”

  宋濂能如此替佑敬言说句好话,佑敬言已然是非常感激了。

  “臣附议,宋大人所言臣也赞同。”这次出声的是胡惟庸了,这人向来都是见风使舵的,以前觉得佑敬言是朱元璋眼前的红人,不惜一切代价往佑敬言身边凑。

  后来随着李玲儿钟情于佑敬言,那个朝堂第一权柄大人物李善长对佑敬言心怀不满后,胡惟庸也不再一门心思往他身边凑了。

  最后由于李善长指婚其爱女于李文忠,李玲儿自杀,李善长彻底与佑敬言闹掰,胡惟庸也彻底疏远了佑敬言。

  谁都知道与李善长与佑敬言,选谁站队是明智之举。

  只听胡惟庸不急不缓的奏道:“听闻佑大人所建之所谓的工厂规模宏大,所需人口甚多,那么如此以来势必会使得无人耕种,那我千千万万人口的口粮要从何而来?”

  胡惟庸话音刚落,就立马有人接声了。

  除了所谓的重农抑商亘古不变的制度方面反驳佑敬言外,还有就是胡惟庸的这个观点什么人都去工厂工作了,那么地谁来种。

  佑敬言至始至终都不发一言,痞笑着盯着每个向他开炮的人,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好像这些群臣的讨论和他没有一点儿关系似的。

  “佑爱卿啊,大伙儿都说了这么多了,你有什么想说的也说说吧!”朱元璋开口了。只是对佑敬言的的称呼也变了,也摆明了自己秉公处理这件事儿的态度。

  “皇上,还是先等众位大臣全部发完言之后臣在解释吧。”佑敬言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朱元璋的态度及其的恭敬,要不是身上那挥之不去的痞气,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为一个年少有为的翩翩公子。

  “好,众卿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朱元璋还真就依了佑敬言。

  这就说明直到此时朱元璋还是相信佑敬言的份儿多。

  底下那群老奸巨猾的大臣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哪能看不出来朱元璋的心思呢?一时之间,有些墙头草立马就放弃了对佑敬言的声讨。

  不过,李善长尽管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但却不得不继续参佑敬言的本,谁让他是左丞相呢?佑敬言这个有违朝廷纲常的举动,他这个左丞相就不得不出声了。

  再说了,这次千载难逢有望扳倒佑敬言的机会,他岂会放过?

  “臣有奏,佑大人开办工厂确实不妥。”李善长道:“我泱泱中华,自尧舜肇始农业就是我全国最主要的经济命脉,民以食为天,粮食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农民种地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了。”

  “正如佑大人所说,现如今佑大人办了工厂,百姓谁还有心思去种地。如此一来,商业必降动摇国之根本。”

  李善下巧茹弹簧的一张利嘴说得就连佑敬言都有一股拍手叫好的冲动。

  “李爱卿说得却有几分道理。”朱元璋也赞赏着道,那意思就是同意了李善长说得这些了。

  “佑爱卿,你现在可以说了吧。”朱元璋很想知道佑敬言能用一番什么样的言论来打动他。

  佑敬言早就料到这些群臣会用什么样的理由来指责他了,也早就想好千百条应对之法了。

  他之所以等所有人说完,那完全是因为他懒,不想一个一个与他们解释,这样既费脑又费嘴的,累!

  “可以了。”佑敬言还真就接下了朱元璋的话了:“宋大人,胡大人以及李大人他们所言极是,敬言非常赞同。”

  佑敬言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人实在搞不明白佑敬言此言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没等他们脑袋转过弯来后,只听得佑敬言有开口了。

  “请问各位大人想过元亡的原因是什么?”佑敬言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其中不乏一些狗腿子对朱元璋歌功颂德对元帝贬斥一番,不过还是有人说出了佑敬言想要的那个答案。

  “土地兼并!”

  “对,土地兼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自秦皇统一六国之后,无论哪一次的朝代更迭都离不开土地兼并这一客观因素的存在。”

  “佑大人,让你解释工厂的事儿,你怎么谈起土地兼并来了?”

  “我说这位大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敬言一下就抛出原因你确定你听得懂?”佑敬言痞痞一笑道。

  反正朱元璋已经把场子交给他了,再说,人朱元璋都没发言,你算老几就来抢白,佑敬言对于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有好脸了。

  此人被佑敬言如此一咽,在看朱元璋也没有什么责怪佑敬言的举动才闭了嘴。

  “历朝历代很多君主都有把土地分与农民的政策,但为什么到了最后,农民却连一垄地都没有了?”

  佑敬言在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常常的舒了一口气,他差点就说出,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劳作了一辈子在死之后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

  懂点儿历史的都知道,朱元璋的双亲死之后可不就是没有土地安葬吗?这话一吃不是映射人朱元璋是什么,这话说出口估计,死无葬身之地的恐怕就得是他佑敬言了。

  “为什么?”有人问了。

  佑敬言投给他一个痞痞地笑容之后才解释道:“因为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一旦老天爷不高兴降点儿什么灾荒,农民就没办法了啊,他们想活命的话就不得不抵押土地与那些地主从而换取那么一点一点口粮,没有了土地的他们只能沦为了佃农。”

  “经过十几年的演变,社会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但那时也必将是各地起义不断,如果再遇上个昏君,那不亡国还等什么呢?”

  这些问题,那些个自愉学富五车的大臣们也都想过,只是没有再深入研究罢了。倒是把朱元璋听得一愣一愣的。

  “敬言,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朱元璋一着急倒是又把对佑敬言的称呼给改了过来了。

  佑敬言这种浅显易懂的大白话还是听起来比较让人舒服一点儿。

  “皇上,这就是臣建那些工厂的原因了。”佑敬言饶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吐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些工厂的建立,一可以使得农民不单纯的依附土地,二来这些工厂也能使得少涌现出一些地主。这样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可以大大的改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