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太后的现代纪事 477章 探病

《太后的现代纪事》477章 探病

作者:郁桢 字数:1799 书籍:太后的现代纪事

  李微自从骊山回来就一直没有出过昭阳殿,合宫的人都知道她病了。

  这日一早,惇太妃、钟太嫔等去荣慈太后那里请安,期间便提起荣宪太后的病来,荣慈太后对此事感到很烦恼,向几位太妃、太嫔说:“荣宪太后才刚满二十一,年纪轻轻的,听闻向来身体不错,怎么这一回老是不见好。我问了几位太医,都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婉太嫔便说:“是不是庄懿皇帝的死给荣宪太后的打击太大了,都半年了也没走出来。”

  钟太嫔也说:“庄懿皇帝死于非命,荣宪太后要走出阴影只怕难。”

  荣慈太后叹息说:“好再这宫里什么也不缺,又有太医院坐镇,她也年轻,慢慢的将养着吧。这一生还漫长。”

  大家坐在一起感怀了一回,接着荣慈太后便说要和大家一起去昭阳殿看望李微。

  清晨的太阳还没有那么的炽烈,李微让人搬了张柳藤编的椅子放在廊下,她坐在藤椅中,手中摇着一把缂丝团扇,扇子上是花鸟极其的生动。

  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不少的凉意。

  隆安提了只鸟笼走了过来,笼子里装着一只蜡嘴画眉。隆安将笼子提到了李微跟前,李微伸手逗弄了一下鸟儿,拿了一些小米给它喂食,隆安正驯着鸟,让画眉在太后跟前好好的表演一番。可是这只鸟儿并不赏脸,吃了小米也没有开它的金嗓。

  李微依旧坐在廊下,享受着难得的夏日凉风。一刻钟后,前面的大太监匆匆来向李微通传:“启禀太后,长信宫太后她们过来给您请安来了。”

  来了客人,她不得不起身应酬。

  荣慈太后并一众的太妃、太嫔等前来给李微请安,李微在昭阳殿的偏殿招待了她们。

  荣慈太后见到李微的第一面起,心中就有些诧异,这才几天的时间,以前那个青春明媚的女人哪里去呢?眼下这个女人脸色灰败,一脸的病容。双眼凹陷,双颧高凸。仿佛一夜间苍老了不少,那双眼睛也不如之前的明亮清澈,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浑浊。

  荣慈太后见状,少不得要关心一回。

  “荣宪太后您怎么病得这样厉害呢?”

  李微的笑容有些虚弱无力,平静的说:“其实今天的状态还算不错,可能是因为天气稍微凉快一些。”

  惇太妃见状,暗暗的擦了擦眼角,又劝慰李微:“太后您可要保重自己,别的也不要多想,请安心的养病,等您痊愈以后,我们再一起打牌。”

  李微笑道:“我知道你还等着翻本。等我利索了,再约牌局。只是荣慈姐姐事多忙不开,不肯与我们为伍。”

  荣慈抿嘴笑说:“就等这你快些好起来,好了后我来约一个牌局,”

  那边婉太嫔又说起了这几人中谁的牌打得最好,惇太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要说算得准,算得精的还是之前的贵太妃,和她打牌我常常十打九输……”惇太妃话音未落,突然意识到在李微跟前提敬贵太妃不大好,这话说到一半又给掐断了。

  李微却并不怎么在意。

  大家见李微虽然精神还不算太差,但毕竟是病人,需要好生静养。又怕留得久了惹李微心烦,便准备告辞。

  几位跟着荣慈太后出了昭阳殿,荣慈太后便径直回了长信宫。

  回宫之后,荣慈太后与跟前的嬷嬷说起李微的病来,言语中倒有些惋惜之意:“年纪轻轻的可惜了。”

  “荣宪太后据说身体底子不错,说不定再过两个月就好了。要不然怎么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呢。”

  荣慈心中暗道,再拖两个月?眼下这道坎那李微要是能迈过去的话倒是她的真本事了。

  探病的人走后,李微回房小憩了一会儿,可依旧睡不着。午后,慎王府的长史代表赵骞来给李微请安,还送了几匣珍贵的药材。

  李微也没亲自接待王府长史,让了魏总管代劳。

  已经是起更时候了,但天色还尚早,太阳都还没完全落下山去。

  惇太妃整理了妆容,接着乘了轿前往长信宫。

  彼时荣慈太后正召见典药局的人问话,惇太妃也不敢擅闯,就在耳房一直等着。后来皇帝过来给荣慈太后问安。母子俩倒是欢欢喜喜的说了一番话,一直到了二更天的时候,荣慈太后总算有了空闲。

  惇太妃上前与荣慈太后行了礼,荣慈说:“手上事多,让你久等了。”

  惇太妃陪笑道:“太后事务繁忙,臣妾叨扰了。”

  荣慈太后微微点头,指了指跟前的一张描金绣墩说:“你也别拘礼,坐吧。”

  惇太妃方告了坐,荣慈太后慢腾腾的说道:“你可知道我叫你来是为何事?”

  惇太妃手里紧紧的捏着一方素罗帕,自太后召见的那一刻起她就有心里准备,所以如何不知道,她微微的点头。

  荣慈太后道:“那你与我好好的说说三清观里的事吧。”

  惇太妃有过片刻的犹豫,但终于还是开了口。

  “荣宪太后每天上午必要在道观里练将近两个时辰的剑,基本上不午睡,下午的时候一般都在外面。”

  “哦?她那细胳膊细腿的还能舞剑?还真是让人吃惊。堂堂一个太后弄刀弄剑的成何体统。”荣慈太后一脸的鄙夷,接着又问:“那下午她都会去哪里?”

  “这个就没定数了,或是去附近的集市上走走,或是去田间地头找农妇说说话,关心一下农事,问一下收成。还让她身边的采芝和道观里的另一位道姑做了不少的药送给那些穷人。不仅如此,据说道观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在山下施粥,也是她的意思。”

  荣慈越听脸色就越凝重,后来眉头已经紧锁到了一起。惇太妃也惯是个能察言观色之人,瞧着荣慈脸色不快,也不好再接着往下说了。

  “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惇太妃摇摇头。

  荣慈太后又问:“她就没见过什么特别的人吗?”

  “特别的人?没有。”

  “摄政王可去骊山与她私会过?”

  惇太妃一脸的诧异,她愣怔了片刻才说:“应该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