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奇幻人生 第四百四十八章:举世无双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四百四十八章:举世无双

作者:温起白 字数:1803 书籍:三国之奇幻人生

  “若不尽早打破如此僵局,早晚必为他人所灭矣。”张昭猛劝道。

  “况且主公兄弟三人皆出自幽州,涿县之中留下偌大名声,对幽州地势也熟,一朝天变,再从幽州发家,则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处,岂可不称为得势?”

  “主公有皇叔之名,仁义遍布天下,为天下人称颂。有了名声,何惧他日不能东山再起?”

  张昭名传内外,天下名士,长于大势,终究是他在万难之中为刘备找了条生路。

  他的一番话,使得在场众人全都心中一震,刘备更是眼神闪烁了起来。

  表面上看来,刘备现在乃是一州之牧,声威赫赫,可他却清楚的很,只有实权在握,才能称英雄。

  正如张昭所言,徐州乃四战之地,被曹操觊觎,更被河北袁绍与江东林凡上下夹击,这三个诸侯,就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了,将整个徐州团团包围。

  这种被诸侯虎视眈眈注视的感觉,刘备得徐州之地数年,不能做大,并不是他自身能力不够,而是被各大势力侵扰的不行,且从陶谦手上接过徐州也不干净,内忧外困之局,其实并不好受。

  身居被包围的徐州之中,刘备想要发展起来非常困难。南、北、西三面是三大诸侯,都有攻伐,徐州饱受战乱之苦,也由此徐州大量百姓流入别州,没有了人民根基的刘备,更是再无发展壮大的可能。

  秋日时候,更有曹操骑兵前来截粮,美名其曰借粮,可从未还过,徐州饱受劫掠之苦。

  被诸侯包围,境内百姓又十分稀少。徐州之地对于刘备来讲,就好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昭的建议,无疑是非常大胆,甚至疯狂的。然而细细想来,这却是刘备现在最好的出路。

  投奔袁绍,只要潜伏的好,就大有可为空间,刘备更加知道,自己更是与袁绍长子袁谭相厚,袁谭素来敬重自己,袁谭的孝廉,就是自己在平原之时为他举的,自己与袁谭常有书信往来。

  虽然因为袁绍自己是庶出,对这袁谭有一丝很奇怪的感情在,由此,袁绍还跟宠爱自己的三儿子袁尚一点,但袁谭毕竟是袁家嫡长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谭在河北还是有些声势的。

  更加有机可乘的是,袁谭此刻,必定要与袁尚争,那么自己这根稻草,对袁谭更加渴望才对。

  刘备自己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等自己倒了河北,袁谭就会主动跟自己联系。

  这一切的一切,都好似在计划之中,有好似一切都水到渠成,一步一步,刘备甚至已经想到了去袁本初处该如何行事;该如何潜伏;该如何与世无争;又该如何秘密与袁谭搞些阴谋.......

  甚至,刘备想的更多,该如何在幽州取得名望;该如何与袁绍虚与委蛇;该如何取得兵权,最好是靠向幽州地方的、有一定自主权的官职;

  最后的最后,又该如何在成事之后,一脚踹开袁谭,让袁谭死于无声无息!!!

  短短的时间,刘备的脑海中已经模拟了很多的东西,刘备绝不是蠢人,相反,他精明的有些可怕,玩弄权势,潜伏下来本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无疑,张昭给刘备画了一张很大很大的饼,足够让刘备撑死的饼。

  为防止引起别人注意,这间房中点的油灯也暗,可刹那间,这房中就仿佛有一道光闪过,这光芒,就来自刘备的眼中,闪烁的幽光比油灯都亮。

  要是林凡在此处,听了张昭这计策,也得拍案叫绝,张昭此计,将人心算的透彻,将天下大势看的精准,将刘备身上所有的优势全都用上了。

  这策论,绝不会次于历史上诸葛亮的隆中对。

  一切的一切,路都已经铺好了,唯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一条,想到这,刘备急切问张昭道:“子布先生,曹袁大战,你却不看好袁绍?”

  要知道,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袁绍杀不过曹操的基础上。

  张昭听了刘备的问话,这才平复了心情,复而平息了脸上表情,继续一幅淡然模样。刘备能有此问,张昭就知道刘备是属意了自己的策论,现在所差,就是临门一脚罢了。

  “曹操终会与袁绍大战,然袁本初不过一时之杰,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麾下其才漫漫,有才却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操虽稍弱一筹,然其能善纳人言,应在袁本初之上。”

  张昭说完,刘备就信了。实际上,连刘备他自己都不知道,他问张昭此话,不过是个自我安慰罢了。天下间就只有此路可走,问与不问其实意义不大。

  “既如此,我等这就秘密出陈留去投袁绍?”刘备急问道。

  张昭摇摇头,“不妥,先前多言,此时出陈留无益,还需另寻良机。”

  “何时才是良机?”刘备又急问。

  张昭抚须,道:“曹操觊觎徐州已久,吕布占徐州也快一年,曹操此时若不动,日后可就不好动了,如我所料不差,曹操不日就要对徐州吕布动兵,那时其境内空虚,才是最好时机。”

  “曹**迫更甚,便是临近出兵之机。”张昭继续为刘备解惑,且警戒道;“此刻主公只能闭门不见客,任何人都不见,才有可能度过今时之困局。”

  刘备点头,一伙人商量许久,一直到深夜,才将油灯一熄,各自回房。

  在汉代,名声是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了名声也就相当于有了高官厚禄。

  对于诸侯而言,有了名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前来投奔。

  都说历史上刘备前半生四处漂泊,碌碌无为,一无是处。其实相比起那些别灭掉的诸侯,刘备却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攒足了名声。

  犹如龙之变化,或潜或浮,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名声即势运,历史上刘备前半生,虽然没有打下固定的领地,却得到了比领地更为重要的名声。

  这一次,刘备比历史上名声不减,听了张昭计策向北,结局又该如何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