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奇幻人生 第三百九十章:袁术称帝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三百九十章:袁术称帝

作者:温起白 字数:1763 书籍:三国之奇幻人生

  时维六七,汉之厄也;孰代汉者,当涂高也。

  本是存在于《春秋谶》中的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在汉时就已经流传,其实这话就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类似,料想也是世人不岔留下的愤恨之语。

  不过还是引起了恐慌,两汉的时代,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还有公孙述和光武帝也为此进行激烈的讨论。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汉家江山刚好持续了四百二十年,六七相乘正是四十二,正应了那句六七之厄。

  没人能解释的了这谶言怎么回事,也许是曹魏故意顺应天意,挑选了这个时间点,结束汉朝。

  又或许是先人夜观天象,发现后世有人穿越而来,留下谶言预测汉室灭亡的时间。

  细思极恐!

  林凡还是倾向于前面的解释,预言这种东西,太玄了,信者有,不信则无,世上解释不了的现象,多半是人心作祟。

  可世间千奇百怪,有不信这的,也有专门迷信这的。

  袁术就是其中一个,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有天子命。

  第一个迷信是土承火运。

  “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黄帝后裔,应该顺天意、从人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而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第二个迷信便是这谶文。

  自古便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说法。途者,道也;道者,路也,袁术名字中的“术”字,也有城郭中巷道的意思,而表字的公路,更是与道路贴合。

  所以,袁术以为,“当涂高”说的就是他,谶语中所谓的“天命”说的就是自己当代汉而立。

  故而袁术一心想得到传国玉玺,获得玉玺后,称帝的野心和意图愈发浓烈。

  建安元年,献帝东归,袁术毫无作为,实际上已经起了称帝之心,他认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议事,问道:“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袁家四代都为朝中重臣,百姓心服。吾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其两分,可周人依旧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虽累世高官厚禄,但恐不及姬氏家族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也无法与残暴无道之殷纣王相提并论!”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

  在之后的日子里,曹操迎接献帝东归,以陈留为都城,顺势就把河南尹占了,为此袁术和曹操必然发生了矛盾,只是以曹操兵锋之厉,袁术也讨不到好。

  汉献帝当即便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陈留。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趁着汉室大义,曹操在建安元年猛地发展了一把,贤才投效,豫州东部的颍川郡也被曹操攻占,徐州靠近兖州的泰山郡原本就被曹操占据许多,现在更是全盘占据。

  随心所欲,号令四方!

  之后的曹操便飘了,自任为大将军,而任袁绍为太尉,改封邺侯。前文说过,太尉是三公中管兵权的职位,只是太尉虽贵,但地位在大将军之下,袁绍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

  两人关系逐渐挑明,矛盾凸显,大局尽显,可是曹操势力依旧抵不过袁绍。

  重压之下,建安二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斧铁和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以缓和矛盾。

  ............

  可两人这么封来封去,却惹怒了袁术,因为袁术之前就被曹操趁势占据了河南尹与颍川郡,袁术起兵反攻,可曹操兵锋极厉,袁术也没有办法。

  更有袁绍在后方偷笑,袁术丢了便宜袁绍就高兴,且以袁绍与曹操两人不清不楚的关系,袁术一时半会也只能忍气吞声。

  最后再也忍不住了,这导火索便是这封官举动,曹操占据了汉室大义,什么司隶校尉啊,司空啊,车骑将军啊,又或者改给袁绍的大将军啊,都是显赫之位。此时的袁术仅仅是左将军之位,假节,进封阳翟侯,离曹操与袁绍他两的职位那是天差地别。

  也不知是某天某夜,袁术每月都有那么几天心情暴躁,一时间想不过去了。

  就在不久,河内人张鲏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袁术便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在汝南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

  称帝之后的袁术,才算是真的飘了,奢侈荒淫,挥霍无度。后宫妻妾有数百人,皆穿罗绮丽装,精美的食品应有尽有,而他军中的士兵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在他的腐败统治下,豫州及荆北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陈国地方,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公然反叛袁术的统治,这类情况还有不少,其实陈国在豫州之中是个很微妙的位置,虽附属于袁术,却有他自己的独立性,袁术尚未完全收服。

  平日里到没看出来什么问题,等袁术称帝,这危害就显现出来了,袁术对他治下之民不够爱戴,上层阶级与下层劳苦大众之间有很大隔阂,因此被陈王与陈国相一带领,便欣然反叛了。

  平白无故地便宜了曹操,只因为他占据个汉室大义的名号,就能吸引人投靠。

  其后,袁术于建安二年大旱灾与大饥荒,袁术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

  正是实实在在的天怒人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