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奇幻人生 第二百九十八章:刘繇败退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二百九十八章:刘繇败退

作者:温起白 字数:1856 书籍:三国之奇幻人生

  上次刘繇部下将领率军出城应战,就情况猜来应该是张英为主,太史慈虽为名将,也不像历史上一般不受刘繇重视,然而太史慈的地似乎还是比不上张英。

  历史上的太史慈就不受重视,虽然与刘繇是同郡之人,且武艺高强,可还是败给了出身。但是有人劝刘繇可以任用太史慈为大将,以拒孙策,刘繇却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因此不用太史慈,只做侦视军情之用。

  现在虽为将军,地位有所提高,可还是高不过张英。

  今次又偷营失利,不知太史慈该被怎样看待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暂且不说,偷营结束,林凡整顿营中兵马,计典清查战损。

  此战,太史慈率兵偷营,敌军共损失了七百之众,而林凡军也损伤不少,只比敌军损伤少了一点而已,也过了六百之数。

  太史慈不愧为英将也!竟能在逆境之中率兵出城劫营,这份胆气就不是寻常人能做的到的。更何况今夜本是好机会,至于为何劫营未能大获全胜?也有多方面的因素在。

  听到军中佐官的报道,林凡先是一愣,而后心中不以为怒,反而大喜过望。

  对于太史慈此人,林凡垂涎久矣,十日前阵上见过太史慈之后,这心情就愈发按制不住了,到了现在,这火焰都快烧到天上去了。

  刘正礼不能用太史慈之才,未免太过可惜了!

  林凡起事的早,一直认为自己会与太史慈失之交臂,却没想到,现在居然在吴县城碰到此人。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今日一来,死在太史慈手上的林凡军就已越千人,但若是能够得到此人,这些损失又算得上什么?

  不是林凡自己冷血,而是他知道太史慈的价值。历史上的太史慈能以少量兵卒,制衡刘磐,可见其能,隐隐有东吴第一将之称。

  只是后来因为死得早,功绩才显得很少。

  太史慈死后,几十年以来,东吴不能北上一步。

  可以说,每一个热爱三国历史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太史慈之名,不对太史慈敬佩不已,林凡自然也毫不例外。

  “若能得太史子义相助,这区区的吴县城又算得了什么?”林凡叹息一声,赞扬太史慈,自然也引得营中将校不岔。

  却说刘繇当初也是鼓气勇气,才同意太史慈出城劫营,只是等了一夜,却得知太史慈率军去劫营,却自身损失兵马将近千人,之后,大惊失色。

  虽林凡军损失也有,但刘繇却与林凡耗不起了,林凡毕竟占据了扬州大片地方,能不停在扬州地盘上招募兵卒,随时随地都有补充入林凡军中,而刘繇根基却浅,并没有这好事。

  这次太史慈率军劫营,也已经暴露了吴县城中守军的兵力与实力,现今自家手中兵马已无两千之数。

  刘繇暗自心惊,已有了撤退之意。刘繇自己明白,自己与陶谦交好,只要退过长江,退入广陵郡,就算是安全了。

  急切间,刘繇早已没有了和林凡争锋的心思了。

  吴县城下黑压压的林凡军,看不清虚实,将整个吴县城团团围住。刘繇与张英以及众多帐下的副官,看到眼前一幕,心中惧怕不已。

  立刻就定下了撤退的计策。

  当夜时分,刘繇厉声说道:“我等奉天家命令,得称扬州牧之名。只是那林子瞻犯上作乱,胆敢抵抗天兵,今日已不能胜,只能早早退却。”

  满营将校都是这个意思。

  太史慈却不同,还是依旧冷静,道:“主公,城外林凡军有一支精锐骑兵,纵横江淮之地,莫不能敌,顷刻之间,恐不能退,前些日子攻城战不能逞威,若我等出城撤退,恐退之不及,反招兵祸。”

  满营将校对太史慈也颇为不满,毕竟城中最后的一点兵力都让太史慈祸祸进去了。

  各处地方都有这等闲人,明明贤才在干着正确的事情,却因为一时不得利,反遭闲人嫉妒与挤兑。

  刘繇依旧宽宏,心里也明白太史慈做的并不算错,只是时运不济罢了,因此也是平心静气,未曾怪罪,道:“子义你说的也有理,然而此时形势不对,吴县城如何能守?现在出城,尚可活命。若是冥顽不化,死守吴县,待城破之日,我等必将命丧黄泉!”

  刘繇一番话下来,吴县城中所有兵卒尽皆变色。

  太史慈也知道如今形势,不再多言,心中亦是暗暗叫苦,这刘大人说话急切,不似寻常时间的淡然,心里也是急了,嘴上虽不怪罪自己,可心里必然有印子。

  刘繇三两句之间就商定好了撤退之策,这时,太史慈抢进身来,道:“末将愿为后军,掩护州牧大人撤退。”

  刘繇深深地看了一眼太史慈,看出了太史慈眼中的决断,也是心痛,太史慈说的明白,林凡军中有一精锐骑兵,撤退都有危险,这后军自然更是危险万分,一个不好就要丧命。

  刘繇深吸一口气,道:“好,子义悍勇,就以你为后军,自己小心。”

  太史慈抱拳领命,其他将领也各自做准备去了,时间就定在三个时辰后,未及天明就要出发,目的就是趁着林凡军刚刚遭到劫营,必然人心思定,由此而来的最好时机。

  时间略显仓促,不过还好刘繇军中的各将领,在这段时间都有准备,各自都是收拾好了行头,也没打算强守着吴郡之地,一个个都是精打细算之人,这仓促的时间和难不倒众将。

  由是,仓促中并不见慌乱。

  刘繇率大军准备逃入徐州之地,只能留下三百兵马给太史慈。这太史慈也是个非常骄傲的人,虽然兵马非常之少,却一言不发,只是暗暗做着准备罢了。

  这个时候的太史慈,也只有二十六七左右。正是壮年,一心欲要建功,因此才有了当初之事,刘繇一说想要太史慈从东莱郡中出来随他一起上任,太史慈便奋然随刘繇来到了这扬州大地。

  只是他的出身差了些,虽有勇力,却不得刘繇重用,先前的劫营之策还是自己苦苦劝说的结果。

  如今的太史慈,独作在自家房中,擦拭这手中长枪,心中也困顿,他将何去何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