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奇幻人生 第二百零九章:管理地方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二百零九章:管理地方

作者:温起白 字数:1810 书籍:三国之奇幻人生

  写在前面,讨董之战即将开始。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还是有区别的,此处以三国演义为主,穿插着部分史实。

  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勿怪!

  ........................

  林凡自那日彻底接管九江郡,日夜操练兵马,也不用再去找什么借口,就静静地等待时机的来临。

  趁着等待时候,林凡只做了三件事。

  这第一件事,便是招兵。

  原本林凡手中就有五千兵马,郡中也有郡兵三千,索性林凡在招兵二千,凑够这一万之数。

  也是幸好扬州之中都是富饶之地,九江郡频临长江,更是靠山吃水,富硕无比,承担这招兵压力也是足够。

  这兵马也是林凡挑过的,去芜存箐,将老弱病残剔除出去,只留下精壮青年,其中多是新兵,交由张辽带着。

  而原西园骑兵则完全交给马超带领,独立出去,马超随着年龄增长,也是成长不少,正是时候独自带兵磨炼一番了。

  这就是林凡心目中以后军队的架子了,张辽作为自己老早之前就跟着自己的部下,又是好友,忠诚自然信得过,而且能力也足,林凡准备将张辽当做独挡一面的帅才发展。

  历史上张辽本就是帅才自不用说,林凡还想着把这个时间点加快一点。

  马超勇猛无比,带轻骑迅猛出击,最是合适不过了,现阶段,林凡手下就属这一千轻骑最是精锐,坐骑雄壮,军械精良,战士果敢,将领勇猛,再者说了,马超家学渊源,传自马伏波,自幼也是在凉州大地上驰骋左右,骑兵之战法比张辽都要精通。

  以后必然是要坐南朝北,一路打过去的,这骑兵必不可少,林凡在脑海中也有想法,准备以后逐渐一支纯骑兵,全是轻骑,来去如风,马超便是最佳人选。

  ..........在林凡脑海中,扬州已是囊中之物,丝毫不放在心上,已经跳过扬州想着下下步的计划了。

  也是,扬州这些军阀也确实太弱了些,刘繇、王朗、严白虎之流,实在造成不了什么压力。

  孙策起初带着三千兵马便能荡平江东,林凡自视颇高,绝不会比孙策差就是了。

  而现在,孙策还远未起步,林凡与孙坚交好,算起来,林凡还是孙策叔叔辈的,且林凡之势已成,这孙策却是一点机会没有。

  别说孙策了,孙坚也是一点机会没有。

  林凡桀然一笑,孙策这江东小霸王的称号自然是没有了,要逞威,要闯出名号,还得去别的地方才是。

  第二件事,就是林凡于九江之中建立了一个召贤馆,广告天下,召集四海之中各类贤才为之效力,按才能分配官职,这便是有才之士平步青云的途经。

  这本是曹操首创,现阶段林凡先拿了出来,不过也有不同,曹操的唯才是举,不论之前犯事与否,林凡则不同,现阶段还未到诸侯割据之时,犯事与否还是有点重要的,不能等闲对待。

  这情况以后就会好些,以后诸侯割据,各成一国,做起事来更加无拘无束,到时候,犯事与否还不是林凡一句话的事情?

  扬州文风悠漾,有才之人数不胜数,不过此时林凡名声不显,招来的尽是些十里,百里之才,真正的大才自命清高,你去他家中亲自请他,都不见得请的动他,更可况这召贤馆。

  不过对于这百里之才,林凡也没有轻视,很是郑重地各有任命,一时引为趣谈。

  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林凡还是明白的!

  第三件事,便是林凡欲学曹操设屯田制却不得,因此而苦恼不已。

  这屯田制相比召贤馆更是不同,林凡也准备从曹操处抄过来,不过和徐奕商议之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

  这屯田制说来话长,还得从汉文帝时期说起。

  屯田制即是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取得军粮、税粮供应的制度,由曹操数首创。但这点子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

  当时,刚刚平定秦汉交替之战乱,国力凋敝,西汉时就常用军队戍边屯田,一边驻守,一边屯田,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到了汉文帝时期更是发展一步,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

  由此,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

  而到了现在,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兼之黄巾之乱,战争连年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问题。由此,屯田制才应运而生。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才登入史册。

  这么厉害的决策,吴国与蜀国也是争先模仿,只是都是小规模试验而已,做不到像曹魏这般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其中有很多原因。

  第一便是屯田的土地要得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还要有闲置的劳动力,北方自然是如此,而南方极少经历战乱,还算是安居乐业的。

  这扬州之田都是有主之田,你让林凡怎么屯?总不能生抢吧?那还不把人吓跑了!

  想想历史上袁术到了江淮地区之后就是这么干的,搜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其次,古时民众有地可耕,有饭可吃就已经知足,谁愿意跟着你去搞这屯田。

  还有第二个方面,世家之田也不会轻易交出,自古重农抑商,这田地可是看的比什么都重。

  扬州之地水土肥沃,全是良田,早就让人开发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没多少,这连荒田,废田多没有,林凡拿什么去屯。

  再者说了,扬州之地可从不缺粮,除了某些年份数十年难见的那种大旱,荆、扬地区可是每年都要向中州输送粮食的。

  孙吴出兵,可没有哪次是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的!

  如此,这屯田制根本就没有必要。不过其中的个别制度还是能借鉴一下的,林凡根据九江郡实际情况,责令各级乡里农、佃户每隔七日便要操练一日。以此来储备战力。

  数条计策下来,九江郡一片欣欣之像,兵多将广,粮草充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