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九零之新时代 282.文路

《重生九零之新时代》282.文路

作者:梧桐秋晓 字数:5540 书籍:重生九零之新时代

  大叔看了一眼陈双,目光略显诧异,刚才在面馆他就注意她说话了,只是,没有细看她的模样。

  这一看不要紧,才这幺小?就垄断了他农贸市场所有的蔬菜供应,别的不说,就说他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特么偷看村里大姑娘洗澡呢。

  然而这也是他最诧异的地方。

  "姐夫,您看着办吧,我这半个月那些菜都堆烂了,损失了不少钱呢,你要是没办法,我就回去找我姐说去!"

  三四十多岁的中年小伙子对老板椅上的人说道,还一副你不给办就是不行。

  陈双算是明白了,她批发过来的蔬菜都比菜商进货价格本身都要便宜五毛钱的价格,别看这五毛钱,对菜商来说,一毛钱就有一毛钱的利润,一天下来,卖个一百斤就能挣五十块,一个月就是一千多。

  而眼前这个人恐怕就是原来的供应商,可他却叫这位大叔姐夫,陈双脑子里闪过一道"明雷",她不由得重新细细打量了这位"姐夫"。

  这一看,陈双直蹙眉,前世,她听说过朱文路,但是就算是见过也是在电视上,再加上时隔十几年,她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这就不提了,他身价百万,穿着打扮如此低调就算是孙悟空转世恐怕也难识别眼前的"妖怪"。

  朱文路看了一眼陈双,清了清嗓子说:"小丫头,我也是农村出身的,所以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不容易,你看这么着怎么样,以后,你只供应一半的蔬菜给市场菜商,其余的一半就由他来供应。

  这样,大家都有利可图,也不至于损失惨重!"

  此话一出,陈双不由得咬着下唇,她想反驳,但是,想想前世的经历,朱文路对于管理一点都不在行,也就是因为一直给他这位小舅子开后门,到后来,他风生水起的生涯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是,这是铁一般的事实,陈双不想去改变任何与自己无关的结果。

  陈双是还没来得及说话,那朱文路的小舅子就发脾气了:

  "姐夫,农贸市场是你的,你一句话她一根蒜苗都别想卖进来,什么对半分呀,你这摆明了胳膊肘子往外拐,不行,我要供应农贸市场的全部蔬菜!"

  陈双看着一三十多岁的大男人耍脾气的模样,她还真是打开了眼界:

  "我们在这里商议有啥用,据我所知菜商是交了租金的,进货愿意要谁家的菜商说了算,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一样的蔬菜肯定选价格优惠的采购,谁不愿意多图点儿利润,如果你的菜新鲜又便宜的话,菜商自然会买你的菜。"

  "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你要是不来送菜,我的菜价我说了算,我就不信她们不做生意了?"

  你特么是猪脑子吗?陈双看着这毫无眼光的中年男人,她都懒得跟他理论。

  "这位先生,你知道什么叫连锁反应吗?"

  "什么链条什么锁的,我可不知道,我就知道,识相的话你今儿就得滚蛋,以后不要再往农贸市场送菜就对了!"

  朱文路倒是对连锁反应有很深的教训,他不由得感兴趣的看着陈双:

  "你说说看!"

  "朱老板,我说你听着,要是觉得我说的对你就采纳,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就当我年纪小不懂事,大不了不往这里送菜,自有其他的农贸市场抢着要我的菜!"

  陈双说着,朱老板点了一根烟耐心的听陈双讲述。

  "我的菜是自己种的不是从菜农那儿倒来的,我的菜价比之前市场价便宜,如果按照这位先生说的,你可以随便叫价,而菜商肯定要做生意的,但是,人家已经从我手里得到了一部分额外的收益,再被夺回,产生的连锁反应必然是退租,她们可以退租……"

  陈双正说着,又被打断:

  "切,退租?你瞧瞧这凤城有第二家农贸市场吗?退哪儿去?老子没给涨租金就不错了!"

  "如果甲方强买强卖的话,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

  陈双并没有理睬那小舅子的咆哮,依旧语气平静的对朱文路说着。

  陈双本来不想发展的这么快,脚步快了必有失足和考虑不周的隐患,她原本打算在凤城买一块地皮建一处农贸市场,当然,这个打算还要等到今年年底,这也是陈双今年的目标。

  可是,她还得等到给大哥看完病之后,才可以合理分配手头的钱。

  眼下,事情来的太突然,如果陈双心急较真说很快就有第二家农贸市场了,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

  第一,建农贸市场要经过当地政府的审批,第二,购买土地建设需要时间,家里八亩地的菜估摸着到时候得全部烂在地里得不偿失,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暂时还不能盲目动用十来万的存款。

  她本是打算一步步来的,先拿下这农贸市场的供应权,到时候租个摊位给五姨找点儿赚钱的路子。

  所以,想来想去,陈双都没有赌气说些把自己逼上窄路,对方又不以为然的屁话。

  当然,小小年纪的陈双把国家法律搬出来说事儿,朱文路的目光一亮,就连一旁的小舅子也苦着脸看向朱文路,似乎在问他,到底是不是真的。

  看到这些,陈双可以断定,这位传说中的小舅子,估摸着也是个法盲,识字儿的话估摸着都难。

  朱文路叹了一口气,饶有兴致的看着陈双:"眼下,你暂且还供应着蔬菜这一块儿,等有什么更好的安排,我在叫人联系你!"

  "姐夫!"小舅子有些不服气的看着陈双就这么走了,他拍桌子瞪眼的喊着:

  "一个黄毛丫头,你咋还惯着呢?"

  "你长点脑子行不行?那丫头虽然年纪小,可她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事儿过几天再说!"

  朱文路脾气憨厚也发飙了,起身就走,老远就看见陈双出了农贸市场的背影,拉开车门跳上了那比她高出一两米的解放农用车。

  朱文路双手背后看着陈双启动车子,熟练的掉头转弯远去的车身,他的眼睛流露出了一抹流光溢彩,好像看到了自己十几年前奔波在风雨中的日子。

  朱文路拿下了十几处水榭湖的房产,其中一栋他已经装修好,把老婆孩子小舅子都接过去住了。

  晚上,朱文路回到家就听见客厅里姐弟俩吵吵嚷嚷的声音:

  "行了行了,待会儿我问问你姐夫去!"

  "问啥呀!"朱文路一进屋,就换了拖鞋,走进了客厅,一眼看见小舅子庞海一脸气愤的正跟他姐庞娇诉苦。

  "我这不是想多赚点钱吗?蓉蓉又没奶,孩子还得吃奶粉,也不知道姐夫是咋想的,胳膊肘子老往外拐!"

  "文路,你回来的正好,海子说的是真的吗?你咋不吱声?"

  庞娇赶紧迎上去,夫妻二人站在一块儿,明显感觉不出来一点夫妻的特征,相比之下,庞娇是个正儿八经四十来岁的女人。

  虽脸上还挂着农村妇女的憨厚,可面相上,却跟朱文路显得像父女,而不像是夫妻。

  庞娇看着自己的男人回来,就光低着头微笑,也不理他不由得问道:"说话呀,咋不吱声?"

  "我有啥子好说的,海子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啥都不懂,跟着瞎起哄!"

  朱文路以前在老婆面前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毕竟,那时候穷,饿跑了媳妇,现在不一样了,他能像一个男人那样,挺直腰杆的去数落小舅子了。

  "姐,你看姐夫还笑!"庞海气不打一处来,现在姐夫有钱了,有实力了,也敢数落他了,可是细细想着,有个有钱有势的姐夫不挺好吗?语气也和以前变了不少,至少,他没上去骂他就不错了。

  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庞海没少替自己的姐姐上门出气,指着朱文路的鼻子骂不是男人,孬种,没本事,让他姐跟着吃苦。

  当时朱文路任由小舅子骂,一句话都没说,毕竟他承认自己没本事。

  "我又没笑你!"

  "那你笑啥?"媳妇追问道。

  "我今天见着个丫头,挺机灵的,像我年轻时候啊!"

  "姐,你看,姐夫还在夸人家,看来,我这菜都留着回家喂猪吧!"庞海一生气,撂了筷子就出了屋。

  "到底咋回事?"庞娇问道,顺手去了厨房给男人盛了一碗米饭放在他面前。

  朱文路饶有兴致的将那丫头说的话都说了,而且,这幺小的年纪就垄断了凤城农贸市场的蔬菜供应,果然是不简单的人物。

  "呀……你说她看上去才十六七?"庞娇也觉得很诧异,十六七的庞娇刚和朱文路认识,十八岁就嫁过去了,那时候,她在家里可是等着上门娶的小丫头呢,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挣钱。

  "最多不会超过十八岁!"朱文路依旧笑着,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里,连连称赞自己老婆的厨艺越来越好了,惹得他今天饿了半天也就在外头吃了一碗面。

  "那……那得挺高的学历吧,还懂法!"庞娇狐疑的问道。

  "可不是,看那丫头的干劲儿,是个创业的好苗子!"

  "你说这话是啥意思?"庞娇这才发现男人话中有话。

  "在看看吧!这个社会,这幺小就这么能干的丫头不多见。"

  朱文路没有说透,偶尔回家跟老婆聊聊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就当是给她解闷了,省的以前嘟囔着说穷,现在有钱了又改嘟囔着不知道朱文路跑哪儿去了,保不齐有钱了就包养二奶了。

  朱文路刚想着,媳妇儿就双眼一瞪:"你这是啥意思?你是觉得我以前在你最穷的时候离开你了?想找个能干的给你当二奶?"

  "咦!"朱文路老脸一横:"说啥呢?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提拔一下也无所谓,再说,我本来就不太懂得管理这一块儿!我要是想找女人不找着了,还死皮赖脸的去你娘家风光的接你回来!"

  庞娇顿时软下来,一脸幸福的说道:"好,信你!"

  说着起身去了厨房:"文路,我给你炖了黑豆薏米枸杞汤还加了补药,可贵了,说是可以治少白头的!"

  "都这把岁数了,还少白头……"

  ……

  陈双回到杏花村因为时间延误,晌午饭也没赶上,三点多才到家,宋有粮和陈秀兰看电视听说现在得要驾驶照才给开车,还不合计着说,这回陈双送菜咋这么晚才回来,心里头还担心着呢,车和人该不会给扣了吧。

  "你可吓人了这回,咋这么晚?"陈秀兰赶紧上去说道:

  "双儿啊,你得弄个什么家证!"

  陈双微微蹙眉不紧不慢的脱下军大衣,洗了一把脸:"驾驶证吧!"

  "哦,对,驾驶证!俺看电视了,说不办驾驶证,就不给上路了!"

  "哦,我知道了妈,这个你别担心!"陈双说着擦了一把脸,这个年代的驾驶证很多托个熟人也就办理了,只是前世那个繁华都市对驾照要求比较严格罢了,毕竟每年都会出交通事故。

  "有头绪不?要不找杨村长给想想办法?"

  "不用,驾驶证还不简单,大哥就能给办!"陈双说道。

  一听到宋德凯,陈秀兰就想起了孟艳,反正陈双是不知道老一辈的人心是咋长的,本来说驾驶证的事情,她能给想到天南海北去。

  洗漱完之后,陈双打了个电话给宋德凯,问了一下办驾照的事情。

  "我有入伍档案资料啊,这个应该好办吧!"

  "好办!你下次来送菜的时候来拿就行!"宋德凯心想,车技虽然不如他,但是,在女人堆里面,陈双那次车技简直就是表演,到现在队长都还以陈双为榜样整天鞭策着手下:

  "瞅瞅人家还是个丫头,是个女人,你们都特么连女人都不如!"

  每次说这句话,整个培训队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所以,宋德凯觉得找他给办一张军方驾驶证是没问题的。

  "诶,大哥,你不是说你最近要出任务吗?"陈双刚要挂电话突然想起来这事儿不由得问道。

  宋德凯也才反应过来:"额,临时取消了!"

  "好吧!"陈双狐疑的说道,这怎么可能,国家大事呢,说取消就取消?又不是区域内的片警什么的。

  "既然取消了,那你有空跟我去凤城不?"陈双问道。

  "真不巧,刚接到任务,后天出发,应该来不及了!"

  "……"陈双一脑子挂着黑线。

  挂了电话之后,陈双蹙眉,他是不是真的很抗拒治病?故意找借口?

  这么牵强的借口也就他能想得出来了。

  可是,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看病,陈双想想都觉得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要是真不愿意看,他当时拒绝好了,干嘛推推拖拖遮遮掩掩的。

  陈双傻傻的想着,手机又响了,这次显示的是杨国栋的名字,陈双接了电话,那头杨国栋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单刀直入说道:

  "河坝子那边杨柳村在修理河坝,你要不要去看看,我怕到时候不小心戳破了你的铁网什么的,那就不好说了!"

  "行,今天就动工吗?"

  陈双问道,杨国栋嗯了一声,随后陈双说她马上过去,刚好有空。

  赶到杨柳河的时候,对岸站满了杨柳村的百姓,十几名壮汉都在河坝上整修,有的已经惹得把过冬的棉袄都脱了挂在枯树上。

  稍稍留意,杏花村这边河坝子上也有不少看热闹的。

  此刻河床的冰层已经处于脆弱阶段,早上和晚上会被冰封,晌午见着太阳的时候,就会慢慢融化。

  对面杨柳村的百姓隔着杨柳河看着站在河坝子那边的陈双,个个都挺直了腰杆。

  杨国栋在一旁的太阳地里抽闷烟,时不时看向陈双这边。

  他也有些过意不去,村民集体上他家里没日没夜的闹腾,他都烦透了。

  他当杨柳村村长也有不少年了,也知道村民心里都打着什幺小九九,无非就是看着人家赚钱了,才争着抢着要养鱼。

  去年呢,杨国栋挨家挨户的拉人投资养鱼,因为李大奎放毒那件事引起乡亲们大都关门谢客,杨国栋甚至有好几户人家连个照面都没打就回去了。

  年头陈双的鱼出栏了,看那个头儿大小就知道卖了不少钱。

  再想想当初陈双投资养鱼的时候,那可是下了重本,连他那好兄弟都看出来下了不少本钱,这倒好,才给人家养了一年又实在没辙给要回去了。

  说着杨柳河从上而下,至少延绵上百里,他也有想过,让本村的人在上游或者下游进行截流养殖,可偏偏不够,河上游就是凤凰山,河下游就到了陈家湾那片儿,人家也有自己的分配,种的都是藕。

  他终不能上陈家湾去找村长闹去吧,想来想去还是跟陈双说说这事儿,此刻,抬眼看见那年纪不大的丫头站在寒风中,怪叫人心疼内疚的。

  可再想想乡亲们嘴里的话,特别是那些老态龙钟的长辈,张口闭口就骂杨国栋吃的是杨柳村的粮食长大的,这才多久,就忘祖了,骂什么没良心什么的,还白眼狼。

  想着,杨国栋掐灭了烟头,拉过靠在树根的一辆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就绕到了杏花村。

  杨国栋把自行车扎在河坝子上朝着陈双走来。

  陈双笑脸相迎:"其实你也不用找我来看,你不是知道我家的钢丝网大概在哪一块儿吗?还有,水下的钢丝网看不见,我那边上搞得竹排都飘在水面的,终不能也看不见吧!"

  杨国栋被陈双笑啥的笑容惊了一下,可看陈双心情并没有郁郁寡欢,他心里头的内疚也就减少了许多:

  "呃,我知道!"

  杨国栋说着,又点了一根烟,眯着眼睛看向河对岸忙碌的村民说道:

  "其实把,杨大哥我心里头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还好你这人不像旁人,好说话,也很会理解人!"

  陈双莞尔一笑说:"看来杨大哥是夸我通情达理喽,就冲你这句话,我不得不在提醒你一下,今年真的不适合养鱼。"

  杨国栋听着前半句话,心里头又舒服了不少,可后半句话,杨国栋明显记得,已经是陈双第二次说了,他不由得严肃的看着陈双:

  "为什么?"

  "今年,可能会有涝灾!"

  听闻此话杨国栋笑了:"这些年,青阳县整个区域在汛期都很少下雨,部分地区都还闹旱灾呢,俺家的水泵去年汛期没下雨,都给借出去用了,到现在都不知道转了几把手,落在谁家里了!"

  陈双也跟着笑起来,有时候,说的太认真反而没人信,毕竟陈双又不是老天爷,就算是天气预报有时候也有误差不是,索性陈双也不说了。

  "你不是也买了水泵吗?比我家那瓦数还高了不少倍呢!"

  陈双笑笑:"我买水泵确实是为了灌溉,不过,最大的作用还是往我家新房三楼隔热层里头的水槽打水的,马力不强点儿哪能顶的上去!"

  "水槽?"

  "嗯,又叫水塔!"陈双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转眸之际眼神略带迷离的扫过杨柳河,她由衷的想要谢谢这片土地,谢谢这里的河流,没有它们,就没有现在的陈双。

  杨国栋一知半解,半晌才哦了一声。

  毕竟乡下这种地方能建新房的家庭条件都是屈指可数的,更何况陈双家里建的还是洋楼,看似两层楼,其实是三层,最顶层不是住人的,是隔热层,也是放水塔的地方。

  水全部打到隔热层的水塔里,然后在用之前规划好的水路管道输送到厨房和厕所,这样,家里就不用老拎水往水缸里倒了,毕竟,爸妈年纪越来越大了,再过几年,或许,就是她陈双尽孝的时候了。

  杨国栋时而看陈双一眼,这差不多有小半年没怎么见陈双了,总觉得她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比如沉稳,比如要回鱼塘时候她从容的样子,想必,换一个人,哪怕是个中年人也未必肯这么轻而易举的让步吧。

  毕竟,陈双是承包申请人,她要是执意要承包三年,其实他一个村长也是无权干涉的。

  "对了,小双,前两天小楚来过电话,说要过来看咱们凤凰山的桃花!"

  杨国栋岔开话题。

  "哦,也是,这么快就三月了!"陈双说道。

  其实本来今年过除夕也都二月半的样子,阳历虽说是阳春三月,可按照阳历推算,至少要到四月份才能春暖花开。

  "看来你真是忙晕了,连日子都忘了!"杨国栋的打趣道。

  此刻,杨柳河对岸的乡亲们有人隔着河在叫杨国栋,因为逆风的原因,只见这对岸好几个修大坝的小伙子双手做喇叭状的动作,声音却相比很小。

  杨国栋挥挥手,表示他听见了。

  随后,有人指大坝新翻开的泥土位置高声喊着:"有……蛇……窝!!!!"

  此刻,对岸不少看热闹的妇女都领着自家的孩子往远处跑。

  "蛇冬眠的时候不咬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