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若安年 479 画轴

《锦若安年》479 画轴

作者:酌颜 字数:1840 书籍:锦若安年

  拔步床轻轻摇晃,里面隐隐传来女子的娇嚷声和男子爽朗的笑声。

  袁嬷嬷听得眉眼带笑,转头轻轻挥了挥手,让端着水盆和洗漱用品的几个丫头先行撤下。

  今日正好休沐,倒也不着急。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已是天光大亮时,裴锦箬和燕崇这才起了身。

  起先,她还有些担心,转念才忆起今日是休沐,松了口气。

  即便睡到了这会儿,她还是觉得不够,绿枝给她梳妆时,她便是掩口打了个哈欠。

  绿枝和几个丫头看在眼里,彼此交换了一个戏谑的眼神。

  裴锦箬装作没有瞧见,与燕崇厮混久了,这脸皮子的厚度也是与日俱增,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呢。

  “晟哥儿呢?”她问道,晟哥儿一般都是辰正便醒,一醒了便会来寻她,可这会儿,都快巳正了,较平日差不多晚了一个时辰。

  “晟哥儿一早便来过,见世子和夫人还歇着,乳娘便给抱走了。”

  裴锦箬的脸不由又是一烫,现在好了,连晟哥儿的乳娘也知道他们起得晚了,谁料不到他们昨夜做了什么?

  偏昨夜的事儿吧......还真怪不得燕崇。

  裴锦箬在心里暗暗发誓,往后,当真不能再喝酒了。

  恰恰好,燕崇已是洗漱好了,换了一身月牙白的家常道袍,头发在脑后一束,倒是难得这般悠闲的模样,一边睐着她,一边走进屋来。

  裴锦箬便是垂下了眼,不敢看他。

  燕崇抿了嘴角笑,他家绾绾也真是,算得老夫老妻了,还是这般容易害羞。

  信步走到一旁的翘头案边,却见案桌上放着两卷画轴,不由挑眉问道,“这是什么?”

  裴锦箬恰恰好也梳妆好了,抬起头来,见得他握在手里端详的画轴,眼底极快地掠过一抹暗光,抬起手来,轻轻一挥。

  绿枝和几个丫头便是会意地屈膝退了出去,还顺手将门也掩上了。

  裴锦箬这才走到了燕崇身边。

  “我正好也想与你说这事儿。”目光挪向他手里的画轴,“这是我昨日去口袋胡同时,季舒玄交予我的。说是叶准走之前留给我的,以酬知己。”

  她从前喜欢槐柳先生的画,在燕崇这儿也不是秘密,年少无知时,还很是喝了一回醋。

  有一次夜半下着雨,他跑去翻她家的院墙,敲她的窗户,就是为了给她送两幅名品,为了让她醒悟过来,那槐柳先生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想起昔日种种,裴锦箬心头忍不住甜、暖、涩,兼而有之。

  只那时,他们却没有想到,槐柳先生与他们,居然会有这么深的渊源。

  “昨日你出门后,我已是打开看过了,本以为会不会是他留下的什么线索,可我却看不出来。”话音略略一顿,才又道,“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燕崇略一沉吟,便是将手里的画轴先行打开了。

  山水图,槐柳先生最擅长的一类画。

  画的是明月松岗,一棵松树亭亭如盖,往一侧延伸,树下有亭,却奇怪地缺了一角,亭上有匾额,隐约可见“负雪”二字。

  “辽东的负雪亭。”燕崇看罢,淡然道。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这句诗词裴锦箬自然是知道,可这亭子的出处,裴锦箬却是不知了。

  见得燕崇沉凝着脸色,将那画轴卷起,眉眼间凝着沉思。

  裴锦箬心头一动,为何偏偏是辽东?

  是巧合,还是叶准意有所指?

  裴锦箬思虑时,燕崇已经又打开了另一幅画轴。

  这一回,眸色却是一定。

  那画上,不是叶准最擅长的山水。

  反倒是人物。

  有景,也有人物。

  画的是一处宫殿,殿中一株西府海棠开得正是灿耀,掩映着匾额上“拥霞”二字。花树下结了秋千,有一个孩童正在秋千架上玩儿得开怀,不远处,一对锦服男女笑望着孩童,满眼皆是疼爱。男人的手轻扶在女子腰际,女子小腹处,微微隆起。

  这画,比之裴锦箬从前见过的,叶准的画作,大气不足,技艺简单,可那画面,却流露出一种奇异的温馨,让人心头酸涩的温馨。

  裴锦箬已经看过了的,便也猜测过燕崇瞧见这画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些担忧地望向他。

  果真瞧见他凝着那画卷,双目有些悠远,没有落点一般。

  但也只一瞬,他便醒过神来,垂下眼,却是又细望了那画卷片刻,指腹在那画轴边上轻轻一触,眼中掠过一道异光,却又不动声色地掩下了。

  看过那两幅画后,到底有什么发现,燕崇没有说,裴锦箬也没有问。

  只是听他的吩咐,将那画轴收好便是。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时序已到了五月。又是一年端阳。

  朝会上,永和帝终于颁下了立储诏书。

  那些溢美之词,裴锦箬不想赘述,总之,便是储位终于是尘埃落定,由皇二子荣王萧允承继。

  其实,在穆王逃走之后,这已经是心照不宣之事。

  何况,这两个月来,永和帝已授意荣王观政,并常往御书房,代他批改奏折。

  因而,这道旨意,不过是顺理成章,并未在朝堂上引得什么轩然大波。

  五月初五,宫中举宴。

  一为庆祝端午节,另一便是有为东宫有主庆贺的意思。

  谁知,宴到一半,辽东却是传来了战报。

  却是辽东境外的弩月族居然起兵进犯,已是连着烧杀劫掠了十来个村庄。

  辽东自来太平,没有想到,会在此时,起了纷乱。

  福王萧奕当下请命,要回辽东督战。

  虽说,这么些年,董大荣拥兵自重,表面上看着,还是奉朝廷为主,这心里眼里究竟是不是还有永和帝,就不好说了。如今,辽东起了战事,却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朝廷派人过去督战都是再合情合理不过。

  而福王之前本就被贬谪至辽东,在军中历练了一年有余,对辽东的形势还算得熟悉。他又是皇子,身份贵重,由他去,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永和帝却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并没有立刻答应。

  不过,却也没有考虑上几日,永和帝便是同意了。

  不只准了萧奕去辽东,还从京卫中抽调了三千精锐,与他同行。

  萧奕谢过恩,不过五月初十,便是轻车简从上了路,三千精锐押后。

  萧奕一走,整个凤京城好似又安静下来了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