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残明虎啸 第两百五十二章 被降职的陈子强

《残明虎啸》第两百五十二章 被降职的陈子强

作者:绝四毋 字数:1827 书籍:残明虎啸

  “呵呵呵...这事首辅岂能忘了,只是你说的私自调兵不妥,他们是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商量后的行为,算不上私自,只能算专权,陈侍郎要不要去再读读律法。”

  范复粹开口了,他是刑部尚书,自然对大明的律法极有研究,现在轮到陈奇瑜气的发抖了,他明白自己输了,大明的朝堂日后再也容不下他了,一下子得罪了皇帝内阁和勋贵,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处啊。

  崇祯却是脸上笑开花了,不容易啊,今天这场辩论赢得艰难,但也还是要损失不少的,陈子强肯定要处罚,牵连了熊明遇和陈子龙都要受罚。

  果然内阁当庭合议后,由方越贡奏道:“启禀陛下,内阁经过合议,认为平江侯犯有专权跋扈之罪.......”

  崇祯无奈地望着众臣,开口道:“拟旨吧。”

  翰林待诏应声而起,崇祯沉吟道:“着礼部员外郎陈子龙降一级,调任吏部郎中,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申斥,罚奉一年,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平江侯剥夺兵部侍郎职位,专心巡抚水军....”

  想了想崇祯补充道:“鉴于山东剿灭叛党的功绩,各级官吏另行奖赏,平江侯的就免了,亦作为处罚,可奖赏其子作为补偿吧。”

  这里还有一个大功不便说出口,就是说服郑芝龙,让福建海商纳税的事,可崇祯不会忘了,内阁也心知肚明。

  几天后内阁上了一道条陈,赏赐陈子强剩下的六个儿子武官衔,四子陈守智,五子陈守信,六子陈守忠为千户,七子陈守节,八子陈守让,和高英蕊刚生不久的第九子陈守正为百户。

  这倒没有引起百官的不满,毕竟以陈子强的功勋说得过去,圣旨到了南京,陈子强被懿安皇后叫进去训斥了一顿。

  这位母后根本不知道他又胡作非为,竟然敢私自调兵,被骂的羞答答的陈子强讨好的说再不敢了。

  懿安皇后见他那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点着他的额头苦口婆心的说:“你呀...真真是吃了豹子胆,若是坐在上面的不是相信你的皇叔父,这事说不得就是好事变坏事,那是可以抄家的罪行啊,日后行事多想着点,别那样毛毛躁躁的知道吗......”

  连连点着脑袋的陈子强,此时怎么看怎么乖巧,看的大家失笑,段纯妃吃吃笑道:“皇后娘娘,咱们家这位殿下在您面前是乖巧无比,这样子看着还没长大呢....”

  陈子强笑嘻嘻地说:“母妃就会说笑,孩儿都当爹了,马上就要当姥爷了呢。”

  几位皇妃咯咯地笑着,揶揄着他这么年轻当姥爷,他还得意地仰着头,更是引起大家的欢笑。

  卸任兵部侍郎的陈子强,全身心的投入水军建设,没带来后世先进的技术,可他知道当时战舰东西方的优劣。

  后世许多人都说大明的战船比同时期的欧洲战船差太多了,一般都用天启二年的澎湖水战来说事,说大明朝损失了七十多艘战舰才打赢了战争,可荷兰人除了损失两艘船,其余的却是全军而退的。

  但他们忘了,几年后的郑芝龙船队是如何让列强低头的,更忘了郑成功时代,两次和东印度公司交战都是全胜,后面一次甚至还没开打荷兰人就吓跑了。

  不是因为郑家的船队规模大,而是当时郑家的战船丝毫不逊色于欧洲,这要说到郑芝龙的精明,他是海盗出身,纵横海上多年,如何不知道东西方战船的优缺点。

  可以说郑家的战船结合了当时东西方的优点,甚至在郑成功手上建造出胜过欧洲的战船叫熕船,所谓的熕就是巨大的加农炮。

  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从来没把郑家的船队归入大明的水军,许多人像失语一样,不顾郑家也是大明的官员,他的船队也是明朝水军的编制。

  即使是明朝灭亡了,郑成功也只是称王,从未称帝,也绝不允许子孙称帝,台湾当时该是叫明郑,大明的郑氏,而他的王位就是南明皇帝册封的。

  陈子强知道这些,故而建造战船的事他交给郑芝龙督造,已经跟他绑在一起的郑芝龙自然不会拒绝。

  陈子强也没忘了承诺,向朝廷上书册封郑芝龙为定海伯,拿到勋贵身份的郑芝龙,更为尽心尽力。

  历史上郑芝龙也被册封爵位,但那是南明时期,那时候朝廷都要靠郑氏支撑了,故而这爵位其实意义不大。

  可如今不一样,大明开始重新站起来,已然能够见得到生机,这时候的爵位可不那么好拿,再说他根本不敢造反,做个伯爵那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自从见识了虎卫辅兵的实力,郑家其他还有异心的人也都消停了,谁都知道若是陈子强狠下心来,调动虎卫南下,他们除了再去当海盗,其余根本没活路。

  这天正清闲,郑鸿逵匆匆而来,进门就叫道:“侯爷大喜啊...快去看看,新船下水了,按照您说的尺寸,结合西夷的尖底船和咱们大福船的龙骨技术建造成功了。”

  陈子强闻言也大喜,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西方的尖底船利于远航,东方的平底船利于吨位大,是近海的利器,却在远航大海上输给西方。

  福船的龙骨技术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南宋时中国人就知道,造船先做龙骨,就像人要有骨骼支撑才能站得住。

  据说后世的驱逐舰就是以中国的福船龙骨为样板建造的,可见中国的海船技术,在某一方面胜过西方,这是陈子强不放弃自家战船技术的根由。

  “快,宝音啊...快给也换衣裳啊...”

  陈子强一叠声地叫着,图门宝音微笑着过来,帮他打理着穿着,含笑说道:“爷这么迟了去海边,今晚是不回来了,要带上侍女吗?”

  郑鸿逵在边上吃吃的笑,揶揄道:“侯爷在外住宿原来要带侍女啊,放心,我大哥那有许多外族人,不仅有咱们汉人,还有倭人朝鲜人,南海岛上的土着,甚至有黑漆漆的人种,听说是从什么非洲那边来的,给侯爷送几个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