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残明虎啸 第两百三十四章 闲谈中的灵光一闪

《残明虎啸》第两百三十四章 闲谈中的灵光一闪

作者:绝四毋 字数:1845 书籍:残明虎啸

  漕船是济宁河道总督衙门派出来的,并未告诉他们坐船的是谁,船夫们只知道肯定是大官,带着家眷能让河道总督府亲自叮嘱送行的可没几个人。

  老船夫蒋平安是个健谈的人,虽说畏惧眼前这大官,可见他满脸笑容很温和的样子,渐渐也就放开了,话匣子一打开就顾忌少多了。

  “大人说到这小老儿可就放肆了,多说两句您别见怪啊。”

  “老人家何怪之有啊,咱们就是说说话,时间过得也快些...”

  陈子强呵呵笑着安慰他,蒋平安于是擦了把手说道:“若是说往年啊,别说饥荒战乱饿死人,就是咱们山东这地界没灾没难的,可一年到头的种地啊,还不够县老爷要的赋税,自从有了番薯后,大家伙才缓过来啊,要说这都是陈侯爷的恩德啊,十几年了吧,活人无数啊。”

  这个时空的山东,并未受到兵灾的荼毒,无论是后金还是反贼,都止于河南河北,这也让这里安定了许多。

  山东也不像河南那样亲王满地走,许多土地都是藩王名下,故而在年景的好的年份,日子还是不错的,只是从万历晚年开始,天灾频繁才造成农民耕种收获极少的状况。

  陈子强听后性情大好,看来自己当年那番薯种植,确实让大明缓过一口气,加上后来的土豆玉米,看来几年后的寒流,应该有把握度过去。

  健谈的蒋平安见他开心,更是接着说道:“今年老天爷怜惜,收成更好一些,过年时也能给娃儿们扯上几尺布,做身新衣裳了啊。”

  “老人家,说到衣裳我想起来了,如今棉布价格如何,山东可是种植的大区啊,应该不会太贵吧。”

  这两天一直在想几年后的寒流,被蒋平安一句新衣裳顿时问起来,棉布在元朝时就已经普及,元朝是大力推广棉花种植的朝代,松江布名扬天下,也就是从元末开始的。

  可用棉花填充衣物内却不是谁都用得起的,那时还是多是用来织布,倒是后金用棉布来制作盔甲,既能御寒又能抵挡箭矢。

  大明的士卒用的是纸做的战袄,棉布制成的极少,抵御箭矢的能力不输于布甲,可御寒能力就差多了。

  蒋平安呵呵笑道:“若是松江布,价格自然贵些,可次一等的棉布还是有的,穷人家若要说都买得起也是不可能的,但大体上大人都能穿上吧。”

  “这样啊”

  陈子强沉吟着,他不知道棉花如何种植,在什么样的土地上生长的更好,可他知道有人知道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详细记载了这些。

  他还真知道现在的棉花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不是最好的,最好是美洲的棉花,现在欧洲已经有了这些东西,只是还没传到中国罢了。

  回过头招手叫过一个亲兵道:“写封信送去广东,让人去澳门找找,高价买些美洲的棉花种子回来,找些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种植看看。”

  亲兵领命而去,蒋平安好奇地问:“大人,美洲在哪啊,为何要去买那里的种子,咱们这的不好吗?”

  陈子强含笑点头答道:“棉花分为四种,只有美洲的棉花最好,不仅细腻而且暖和许多,至于美洲吧,在大海的另一端,咱们大明如今的船只是到不了那的,除非当年三宝太监的福船还在才行。”

  蒋平安听得一愣,叹息一声道:“福船哟...可是好多年都没有喽...咱们登莱水军若是还有这大船,早把鞑子打的满地找牙喽.....”

  陈子强也是惋惜不已,大明不仅没了这特大战船,而且连战船的图纸都被败家的文官们烧掉,这还是发生在崇祯年间的。

  那时候陈子强还小,没想起来历史上发生的这事,等到他知道后捶胸顿足的,当年他的老师徐光启还奇怪地问他,这图纸没了跟你有何关系,咱们大明也没银子造船啊。

  船上的日子单调,不过也少了风霜跋涉之苦,每到一个大码头,还都停下休息一两天,免得那些女人们受不了摇晃,毕竟只那个时代,北方人许多都是见水就怕的。

  这东西说来也奇怪,可能是血脉中流传的吧,同样不会游泳的陈子强,在船上行走自若,丝毫没感觉到不妥。

  可生长于北方的那些人,刚坐船时一个个脸色发白,这还是在运河,若是在大海上,怕是得躺上好几天才能下床。

  船队到了长江,速度快了许多,虎卫也扯起军旗宣示着他们回来了,淮扬可是他们的老巢,即使虎卫将士都出去了,可留在那里的屯田家眷,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后续照样接收一些逃荒的难民,这些人在这同样接受虎卫原本的教育,退伍的老卒们担负起训练的重任,这里还是让人侧目的地方。

  漕船上的船夫此时才知道,这近两个月来整天笑嘻嘻,和颜悦色跟他们说笑的年轻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陈子强。

  激动的船夫们千恩万谢罢,是更加尽力的工作,在扬州停留了三天,南京那边得到消息,派出军队和仪仗队来接人。

  再次出发时前面开路的就是战船了,先帝的后妃在这,谁也不敢马虎,吴梅村接到任务代表应天府来迎接。

  陈子强先向他行礼道;“兄长怎么来了...也不先知会一声,小弟好去接您啊。”

  当年一路南下,陈子强跟着大哥陈子龙回家,吴梅村就是那个时候跟着南下的,作为陈子龙的好友,对他的弟弟自然另眼看待,也就结下深厚的交情。

  吴梅村笑道:“五弟越来越精神了,这回好了,卧子早就来信,要为兄看住你,你说为兄要如何看住啊。”

  陈子强立马垮了,委屈地叫道:“大哥也真是的,好像我还长不大似的,我都很久没闯祸了......”

  “哦....没闯祸啊...那在山西是怎么回事....你呀,这天下就你敢兵围亲王府...南京六部这回听说你来这任职,一个个如临大敌般的,还敢说没闯祸...”

  吴梅村戏谑地笑着,望着他霜打茄子一般的样子,又安慰道:“好啦好啦...只要不干那犯浑的事,为兄可没工夫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