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物语 070 月曼清游

《清穿物语》070 月曼清游

作者:Vinilla 字数:2992 书籍:清穿物语

  梅兰妮没有因为赚了钱就松劲,当天下午就在机器上调经丝.

  不但,梅兰妮没松劲,华家其他人也都在努力工作.三胞胎继续画水浒,梅朵管着园子里的蔬菜和植物.

  秦炼在设计工具.

  边峰跑出跑进的最忙.

  这次缂丝的是月曼清逰图.

  一共十二幅,对应着十二个月,每幅画上有十来个美人,每月应景搞一次活动.三胞胎把原画放大了.

  如正月里,是"寒夜探梅".活动的时间是夜晚,宫灯高悬,院子里的两株老梅正在怒放.几个美人等在亭子里,有几个美人,在丫环挑着红纱灯笼的指引下,谈笑着进来.亭里的美人,也有手持玻璃烛灯,让人想起"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的俏皮.

  二月里,"杨柳荡千".在早春的时节,杨柳树刚刚抽芽,草地刚刚返青,杏花开放.美人轮流荡秋千.这是一种传统的女子体育活动.在中华大地上流行了至少上千年.一个青衣扎起了衣摆,在一旁保护着,其他的几个或坐或立,或谈笑,眼睛都看着那荡秋千的人.这景这人,真是的写照:"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三月里,"闲亭对弈".花瓣门里.美人正在下围棋,旁边观看的人,素质很好,做到了观棋不语.屋外春光明媚,桃花盛开.蔷薇架上也是千娇百媚,绿竹倚在山石旁边,郁郁葱葱.门外两个丫环正捧着点心和茶水缓缓过来.让人真有"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四月里,"庭院观花".美人们换上了春天的的绸衣,来到院中赏花,有立,有坐,有持团扇,有捧牡丹.三三两两的说着话,赏着牡丹花.院里的玉兰盛开,牡丹怒放,蔷薇架上春意盎然.这才是"名花倾国两相欢."美人赏花,花看美人.

  五月里."水阁梳妆".天气已热,真应该‘哪儿凉快,哪儿去."绿竹掩映的水阁,当然是最凉快的地方.闲着无事,到水阁上把头发梳得光光的,"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让竹风,水风吹到身上.美人们在水阁上,看人梳妆,说着闲话,消夏.

  六月里."碧池采莲".几个美人站在木码头的柳荫里,手持团扇,迎着采莲归来的美人们.一个美人撑着小船,"罗裙玉腕轻摇橹".另有三美人打着遮阳伞,相互谈论着.其中一个还护着插满莲花的大花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美人们凯旋而归.水边的密密菖蒲,池里的田田荷叶.让夏日的炎热淡退.

  七月里."桐荫乞巧".七夕节在古时候是个女儿们的节日,活动很多.投针验巧就是其中的活动之一.明朝,沈榜在中记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小木桥上那位居中的美人,明显的尊贵,后面有人替她撑着华盖伞,旁边有丫环相护.还有一个灰衣女子双手相迎.另外几个美人已经在认真的看碗中针.桐叶茂盛,遮去了七月的骄阳.

  八月里."琼台玩月".登高赏月是中秋的活动之一.汉白玉的高台上,站立着几个美人,有人手指明月,有人临高远眺.一个美人持着孔雀翎的掌扇,这暗示了,赏月女子的宫廷身份.台下阁中,几个美女或坐或站,谈说着.郁郁葱葱的草木,在月光下,被染上了一层霜."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月光的清冷里,让人有"望家乡,路远山高"的凄凉.

  九月里."重阳赏菊".在放置菊花和盆景的院子里,美人们相聚赏菊花.也许.平日里见面不容易.一见面,就拉着手说个不停.她们赏菊,成本很低,无酒,无蟹,自然也无诗.成本真的低吗?高高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枯黄,可是,庭院了洁净如洗,一尘不染.山石上放置的缀着山石的盆景,用的是仿宋钧窑单色釉花盆.那些名贵的菊花.这一切,猛看不起眼,细看很考究.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十月里."文窗刺绣".一个美人坐在光线充足的亭阁里绣花,她定是个刺绣高手,旁边立这几个美人观摩.绣好的作品拿到户外阳光下,供人欣赏.观看的都是行家,那神情,举止分明是有了体会的.秋已深了,亭阁旁立着山石,山石旁的树叶已经完全变红.山石上的草兰颜色已深.亭阁后的竹架上,亭阁前的墙头上的使君子正开着花.

  冬月里."围炉博古".天冷了,室外温度已经很低,美女们换上了裘衣,在室内生起了火盆,玩起了古玩字画.各种卷轴.各色的青铜器.有人赏书画,有人商讨青铜器.为了防止火盆里的火星子溅出来,损坏了字画,靠人近的火盆罩上了铜罩子.案上铺着桌布,上放着四脚鼎,和三脚鼎,都配上了白玉纽的盖.梅兰妮知道,这是这个时代制造处的风格.房中的家具官帽椅,纱灯的插座,紫檀大案.紫檀镶大理石罗汉床,床边的书格里满满的书籍,书格旁挂着的古琴,罗汉床后,墙上的山水画图.罗汉床前的炭盆木架,罗汉床上的绿釉大盘,里面放着梨.方形的手炉和脚炉.这套图中难得的室内的细描.

  腊月里."踏雪寻诗".美人手拿手炉,身披披风,一个丫环打着伞,另一个丫环提着食盒,几个人冒着细雪,来参加诗会.房中的美人们正坐在火盆前,看着庭院里冒雪走来的人.湖石旁的翠竹上积着雪.墙边的松树耐着寒.严冬里的美人们.另有一样的风情.

  十二幅画的画稿早已画好,梅兰妮一一看过去.注意着她们的服饰.和庭院的景致.这套画要比前一套画小,但人物多.人和人之间有相互的呼应.正是这种呼应,使得正幅画生动了起来.

  这套图的缂丝比起前一套来,更具有了挑战性.

  腊月初三,金姆和梅兰妮去买了腊腌的鸡鸭鱼肉.回到家里,自是一阵忙碌.

  初四,外出收粮的老乐回来了.带回来了六十担谷,十担米,两担糯米,三十担黄豆.两担绿豆,两担赤豆.还带回来了一船稻草.

  忙乱了一天,归置好了粮食和饲料.

  边峰对梅兰妮讲了一件事,"老乐带着牛痘回来."

  梅兰妮吃惊道,"他也知道牛痘的事?"

  "我告诉他的,我说是娘说的,爹教的.他信了."

  "你是想给保安队种痘?"

  "还有梅香姐弟两.问题是,到时候你要去帮忙的,否则,说不过去."

  梅兰妮点头,"那当然.这在他们也算是大事."

  "主要是种痘这事,民间还不普及.难免有许多迷信之说."

  母子俩商量了一会儿细节.

  腊月的腌制是一种忙碌,是一种满足,是一种祈望.梅兰妮放下手里的工作,和鲁妈及梅香一起忙了好几天,后来,大厨房院里的通风间里,挂了许多的鸡鸭雨肉.主屋的厨房院落里的风房,也挂上了在风干的海鲜,腊肉.

  初五这天,冬天的第一次寒流来了.今年的新房,御寒能力很强.可是,梅兰妮还是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加衣添被.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汤婆子.所以,并没有一人尿床.冬季的菜蔬少了,今年,梅兰妮从金家定了大白菜和萝卜.但架不住家里人多,而且,每天吃同样的蔬菜,是谁都有些不爱.梅朵的蔬菜发挥了作用.

  梅兰妮从某些方面来讲,是节省的,比如,她对孩子们的新衣服就是这样.她认为,小孩子长得很快,所以不用多做什么衣服.有的换洗就行了.过年的时节,家家户户都给孩子们添些新衣服.她检查了家中孩子们的衣裤鞋袜,觉的还能再穿一个冬天,所以,就没计划再做新的.保安队的衣服全是今年新做的,也没有必要做新衣服.

  鲁妈抽空在给自己的儿女做新衣服.梅兰妮觉得真正的母亲应该是这样的吧.

  几天后,老乐的牛痘发了一个泡.梅兰妮和边峰,秦炼一起去帮忙接种.梅兰妮负责在孩子们身身上划痕,边峰和秦炼用消毒后的针把牛痘泡水点到划痕上.梅香也喊过来种了痘.

  鲁妈原不愿给天香种痘.可是,老乐坚持,她也没有办法.但是,她自己坚决不种痘.这就由她去了.

  这样,小孩子们都种了痘.

  腊月里的事情还是蛮多的.

  造好房子后,要请朋友,邻里来吃暖房宴庆祝.

  华家把这项活动安排在腊月二十二日.说也巧,在他们请客的前一天,贝掌柜来了.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在蜡月二十六日前要和东家对帐.梅兰妮让老乐招待他,因为,很多家具没到,所以,他只能和老乐挤住在一起.梅兰妮让梅朵和三胞胎帮着对帐.她自己准备第二天请客的菜肴.

  请了左邻右舍,还请了曲大明,小林,和李木匠,及朱达铁匠.由老乐带着秦练出面招待.把客厅放上两个大火盆,房子里烧的热热的.梅兰妮换了干净的衣服,在金姆的陪同下,出来说了一通客气话,客人们也自然有一些吉利话回致.

  梅兰妮请客人入坐,圆桌面上有一个转盘,转盘周围放了十份盘碟筷勺,按江南的的规矩,如果女主人请客,她的那个位置就是虚设.

  金姆被梅兰妮请了来帮忙上菜.所以,九个人十个位置.转盘上一个叠放整齐的大拼盘,里面是:酱猪肚,油爆虾,盐水猪肝,风鸡,南京板鸭,胭脂鹅.再点缀了六个小盘的小菜:酸萝卜丝,油爆花生米,酸甜白菜丝,芹菜拌开洋,拌海蛰皮,拌海带丝.这取六六大顺的口采.惠泉酒温着,梅兰妮敬了一杯酒后,带着金姆告退了.今天是她的掌勺.按照规矩是八个热炒,四道点心,四个大菜,一个汤.饭后一人带两条云片糕回家.

  这天客人是吃得心满意足.梅兰妮最后送了金姆一些菜肴,和两段衣料,和两包点心做谢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