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幸福临门 第167章 再学开车

《重生幸福临门》第167章 再学开车

作者:若珂 字数:2689 书籍:重生幸福临门

  吃过晚饭,杨汉带夏云到上次学开车的地方,夏云坐在副驾驶座上望着空无一人的水泥地面地感慨说:“上次也是冰天雪地的天气,现在还是。”

  杨汉微微一笑,问:“下决心学了?”

  夏云皱了皱眉,说:“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坚决学!”那表情,就像吃了一只苍蝇。

  杨汉哑然失笑,说:“只是学开车,又不是上刑场,有多少人想学没有条件呢。有我这免费教练教你,该知足了你。”

  夏云瞟了他一眼,说:“你这三脚猫的教练,水平太有限了,也就是我胆子大才让你拿来练教学水平,一般人没这勇气。”

  斗嘴皮子自知说不过夏云,杨汉笑着从驾驶座上下车,和她换了座位。等她在驾驶座上坐好,再详细解说驾驶座周围那些个汽车功能,以前说过一次,估计夏云早忘到瓜哇国去了,这次还得从头学起。

  夏去听得倒是蛮认真的,就是听后半天不敢动。

  杨汉问了三四次:“听明白了?”

  夏云说:“听明白了。”然后眼巴巴地望着他。

  四目相对,杨汉看出她心里挺怯的,安慰她说:“没事,有我呢。我一直在你身边。”

  夏云握住杨汉的手,可怜巴巴地说:“要是万一车子控制不住,我断了胳膊少条腿的可怎么办呢?”

  杨汉干脆:“我娶你。”

  夏云还是不放心:“要是你也没腿了呢?”

  杨汉坚决:“一样娶你。”催促她:“快点,别磨磨蹭蹭的。”看她还是不敢动,引诱她说:“你要想好了,学会了,以后想去哪,车子一开就走了,不用让别人送你,多自由啊。要是不学,到哪都得有人送,就像屁股后面跟条小尾巴似的,多麻烦呢。”

  夏云自言自语:“也是。”鼓起勇气,踩了一下油门,方向盘动了一动。车子果然动了!夏云吓得大叫了一声:“啊!”双手松开了方向盘,脸色煞白。

  杨汉急忙握住了方向盘,把车子稳住,问:“你怎么啦?”

  夏云睁大了眼睛,喘着气说:“它真的动了。”说不清楚为什么对学车这么害怕白痴呢。

  杨汉哭笑不得:“可不就是要它动嘛。它要不动,怎么叫开车?”从副驾驶位上下来,打开驾驶座的门,坐到夏去身后。驾驶座本是一个位,两个人坐着有点挤。杨汉把夏云拥在怀里,双手握着她的手放在方向盘上,自已踩了油门,说:“你看,这不就能开了嘛。”车子在他操纵下缓慢向前开动了五十米,又停了下来。

  靠在他怀里,夏云心里踏实了不少。双手和他一起握着方向盘,车子向前移动,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有一种“也不是太难”的感觉。

  杨汉又保持这样的姿势向前开,操作着转弯、倒退、加速、减速各种技能,说:“没危险吧?”松开了她的手,双手在她手边防备。

  夏云完全被各种技能吸引,暂时忘记了害怕,杨汉的手松开她也没注意。

  学了两个多小时,夏云渐渐有了兴趣,说:“好象也不是很难?”

  杨汉说:“本来就不难。今天先到这吧,明天晚上继续。”把车子停了下来,熄火抽出钥匙,从夏云身后站起来。

  夏云央求:“再学一会吧。”感觉到没危险,又有成就感,她兴致渐浓呢。

  杨汉苦笑着说:“我有点累了。”这样教学可比自己开车累多了,精神高度集中不说,坐的姿势也让他很快疲惫。

  夏云“哦”了一声,下了车,回副驾驶座去。

  回到家,杨汉鞋子没脱,一头倒在床上。

  “真有那么累吗?”夏云帮他把鞋子脱了,问:“要不要我帮你按摩按摩?”

  “那敢情好。”杨汉翻了个身,把后背露给她。

  帮他按了按腰,杨汉又说:“屁股,屁股酸。”两个多小时紧贴着她,肌肉不酸才怪呢。

  夏云研究“屁股”要怎么按摩,双手比划了几下,杨汉已经忍不住了,翻过身捉住夏云的手,把她拉进怀里。

  夏云问:“你不是累了吗?”

  杨汉低语:“是啊。”手却开始在她身上乱摸。

  一连两个星期,晚饭后,两人都到这片空地学车。自从在杨汉的操纵下把汽车开动后,夏云的恐惧慢慢减少,成就感渐渐增加,直到不需要杨汉协助,完全操作汽车行驶。原来开车这么好玩,夏云常常对身边的人这么说。克服了心理障碍,才是让她如此开心的缘由。

  这些天,没有记者再到德鑫跟踪了,夏云又恢复了自由。杨汉依然每天接送她上下班,路上车流量不多时便让她练练车技,考过驾照后便可以买车了。

  在丰增区的新分校已经选址完毕,正在进行室内修缮。

  当记者热炒夏云的私生活时,卢向成便当成笑话向学员和家长们说:“瞧,有些人就是黔驴技穷,不要脸到拿自己和男人交往的艳闻出来炒作。这种女人,不知有过多少男人,破鞋一只!”

  堂堂培训学校的校长这么评价同行,人品也太那个了,听到的人都暗暗摇头。卢向成还洋洋得意,自以为尽可能打击到夏云呢。

  自和记者们闹翻后,卢向成没有了借助媒体打压夏云的武器,只好郁结在心,看着夏云在报纸上风光,差点没郁成内伤。

  近一年来,德鑫在丰增区的分校没什么变化,就是去年开一家而已。卢向成常常和朋友们说:“夏云胆小如鼠,有什么了不起的,让我告了后便不敢到丰增区来了。”

  也有朋友好心劝他:“冤家宜解不宜结,生意竞争到处都有,不要和夏云结仇。”

  他却当笑话听,不屑地说:“她一个女娃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夏云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四年多时间从无到有,把一个德鑫做到京城最大的民办学校,学员占据培训市场百分之八十的份额,老师和工作人员加起来近千人而已。而博翰,历经八九年的发展,到现在老师和工作人员才几十人,从高中聘请来的英语老师还占了师源的大多数。这样力悬殊的对比,怎么竞争得过?

  博翰管理松散,典型的民营企业管理风格,老板一言独大。别看卢向成在外人面前表面和气,在博翰可是颐指气使惯了,自以为高人一等,对手底下的员工们不怎么看得上眼。老师们又多是兼职,归属感不强,更是一盘散沙。

  夏云有着超前二十年的优势,对德鑫是二十一世纪大公司的管理风格,采用以人为本的民主风,目标明确,凡事从目标出发,对员工们的任用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尽可能在相对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每个员工择优录用。夏云深懂德鑫要发展,必须靠员工们全志成城;须为员工们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员工们有归属才行。

  两家企业的老板脾性思想不同,管理自然也不同,创造出的效果更是迥异,优劣立判。

  德鑫分校校长在职责范围内有自主权,很多事可以自由处置,这在很多民营企业是做不到的。私人老板们大多对员工们防范之心很重,深怕一不留神员工们便会坑他们,哪敢对员工放权?卢向成也是如此。他去年曾和云沟通,提出“互不在对方所在的区办分校”的建议,实际上,他绝对不会开分校,因为他打心底里信不过手底下的员工们,无论让谁负责分校,他都不相信人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校怎么开得起来?

  夏云就不同了,早在第一家分校开办之前,就制定了规章制度,做了员工手册,清晰地列明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权限。这样既分清了责任,也明晰了权利,同时做到放权。谁的行为操守不符合游戏规则,她能够很快做出处理。

  这样做,不仅需要老板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还得有广阔的眼界胸怀,起码能做到信任员工,放开手让员工发挥自身的才能。

  有晋升空间,工作氛围和环境又出色,员工们的流失率很低。

  受卢向成本人限制,博翰一直不能发展,但卢向成并没有反省,而是把一切怪在夏云头上。他的招生方式也很原始,就是在街上贴小广告,另外,就是办学的时间久了,也有一些附近街坊的孩子就近入学。生源一直能够维持,但离充裕还太远。

  德鑫丰增区的分校在修缮中广告已经打了出来,大幅条幅广告贴得每个路口都是,非常醒目。同时,夏云又配合陶天的采访,旧事重谈,畅谈前些天私生活报道给她造成的困扰和不便。当然,话题更多的是谈到了在丰增区新开的五家分校,五家分校同时开业,规模不可谓不大。在采访中,夏云不断呼吁学员们就近入读,特别强调丰增区的分校虽是新开,办学质量保持德鑫一贯的优良品质,请学生们放心。

  现在看到德鑫一下子在丰增区开了五家分校,隐隐对博翰形成包围之势,夏云又在报纸上回应前段时间的热议博同情,卢向成差点没吐血。

  PS:早上七点半起床写稿,觉得凉意阵阵。天气真的凉了,朋友们早晚注意加衣保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