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幸福临门 第160章 公关大战

《重生幸福临门》第160章 公关大战

作者:若珂 字数:2730 书籍:重生幸福临门

  ===求粉红票票哈===

  几份大报同时报道,虽是内页的版面,版面又这么大,影响不可不谓大。很多市民都看到了这些报道。这一年多来,德鑫上报纸的频率可不低,而且多是正面宣传。市民们也看惯了说德鑫好话,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德鑫以前的宣传都是假的,而且假得离谱,假到让人告上法院了。还有图片为证,记者们在法院门口拍到贾翠翠被律师拥进了法院大门。这能有假?

  一时间,议论声不断。当然,半信半疑的居多。

  亲身体验过德鑫公开课的家长和学员们是坚决不信的。不过京城人口众多,能亲身体验的人群相比看到报纸的群众,可就少得可怜了。听到看到过报纸的人可不少。

  学员们也大多不信,不过身边的同学朋友看到报道后总会询问他们的是不是真的,一开始他们还解释两句,问的人多了,不厌其烦。

  同行们看到报道,除了少数朋友如包玉玲、王企森之类打来电话关心之外,其他人一概兴灾乐祸。他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该!谁让他们发展那么快,挤得大伙都没饭吃。”

  蛋糕就那么大,德鑫独占了七成,其他上百家合占剩下的三成,让人怎么活?

  当然,也有顺手投井下石的,只不过够不上媒体的边,只在身边认识的人中宣传宣传。向自家学员和家长宣传报纸的报道自也是免不了的。说的一般是:“您看,千真万确,德鑫没有广告说的那么好,都让人告了,报纸都登了,还能有假?”手里还有报纸为证呢。

  一天就这么忙忙碌碌地过去了。

  第三天一大早,新鲜出炉的报纸又摆上报刊亭的书架。亭主向老主顾介绍着,德鑫回应了。这一期哪几份报纸登着呢。德鑫副校长,哦,就是公益讲座上讲课那位,接受记者采访了。

  洪敏在采访中畅谈了德鑫四年来的发展,一一驳斥前一天报纸上的报道,说:“德鑫的大型公益讲座几十万人亲历,这几十万人都见证了德鑫的授课质量,多方媒体共同见证。法院的判决也有力地证实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是无法获得法律支持的。而某些记者没有事实根据,只凭传言,便对德鑫中伤诽谤。德鑫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还学员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报道中同时登出法院的判决书照片以及从两年来几十场大型讲座挑选出来的照片。

  后面还附有学员采访。学员们对德鑫评价甚高,特别是对自己喜爱的老师更是赞不绝口。

  几份报纸都有所侧重的报道了德鑫过往的丰功伟绩:四年来近十万人参加了德鑫补习班,为高考学子助力考上好的大学;两年来帮助三万多名想出国的青年顺利拿到国外学府的奖学金,顺利出国,等等。

  这些数据让同行们看了,恨得牙痒痒的,人家一年还招不到五千人,德鑫倒好,四年招生十万。难怪分校开了一家又一家。

  学员们看到德鑫反击,兴奋不已,大感脸上有光。报名读培训学校,不仅要选授课质量好的,还要选有名气,能让周围的同学朋友羡慕的。德鑫目前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别的培训学校,名气实力可就差了一些了。

  这两天,德鑫可是成了市民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一个民营企业学校,能做到这一点,了不起了。也有一些市民看的是不同的报纸,互相之间聊起这个话题,见解不同,争得面红耳赤,都说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对方是被误导了。

  过两天,又有报纸登出了德鑫起诉几家涉嫌诽谤的报社和记者。这一次,京城多家报纸同时做了报道,不过版面没有前两天接受采访大,但是引起的震撼却更强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胆敢状告政府直属下的事业单位。报社,那是什么?政府的喉舌啊。

  电视台也在播新闻的时候播了这个消息,并评论说:“法院已经受理。本台会继续做跟踪报道。请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法院如何判决。”

  外地的报纸也纷纷转载,转载的过程中免不了把德鑫详细介绍一番,再提起官司的来龙去脉。

  四天功夫,街头巷尾谈的话题,大多是“德鑫”,以及“德鑫官司”。很多原本对德鑫无好恶的人,在这场争论中,好奇心也被激发起来,互相呼朋唤友跑去德鑫试听。一时间,各分校试听的人数激增,不得不由专人负责登记市民的试听申请,再统一安排上课。

  各种数据呈上来,夏云看到在这一轮公关大战中,德鑫的名声不降反升,试听和报名的人数比开十场公益讲座利益还要好,开心得不行。

  德鑫的员工们看到诽谤的报道后,一个个气愤得不行,大骂那几份报纸的主编瞎了眼,又骂写稿的记者胡说八道。接着看到洪敏接受采访,把面子争了回来,都拍手称快,接下来的发展,让他们大呼过瘾,在建议箱里投信,让老板“把那些报社告到倒闭为止。”看得夏云又是感动又觉得好笑。德鑫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单纯,他们一腔热血,为德鑫奉献能量青春,夏云更觉得不能辜负他们的一片心。

  为此,夏云特地召开了通报大会,声情并茂地向员工们陈述了事情的起因和德鑫的处理方法,以及现在的形势。

  现在的形势员工们多有体会,最近比以前忙多了,报名的人也多了,也就是说,收入也会比以前多。一场会,开得大家热血沸腾,对德鑫信心百倍。

  这边士气如虹,被起诉的报社那边,却先是惊诧、意外,接着觉得不可思议,再接下来,又互相抱怨。报社的员工是铁饭碗,记者们也不可能因为一篇报道便被开除,但是惹上官司,挨领导一顿臭骂还是该的,连主篇也跟着挨骂未能幸免。写稿的记者挨了骂不敢分辨,心里郁闷得不行,他们也成了第二被告被起诉了呀。可是稿子是他们写的,白纸黑字印在报纸上,脱不了干系。

  当然,他们在领导上司面前挨骂不敢吭声,并不代表他们在另一个人面前不敢吭声,在这个人面前,他们可就放声大骂,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了。不过,他们骂的不是德鑫,而是那个害他们被告到法院被领导臭骂的人-—博翰英语培训机构校长卢向成。

  原来,整件事是卢向成策划的。自从去年几次上门和夏云洽谈划地为界,互不在对方地盘办分校,被夏云推托合伙人不同意拒绝后,卢向成便怀恨在心了。本来说合伙人不同意也不是托辞,洪敏确实不同意嘛。当然,夏云也没同意过。京城总共才八个区,其中市中心才四个区,让德鑫放弃其中一个,怎么可能嘛。这要求,提的就有点不合情理。

  可是卢向成不这么想,他觉得德鑫威胁太大,又不肯就范。既然你好酒不吃,那就只好吃罚酒了。你不是开公益讲座做宣传吗?我搞臭你的名声看谁还买你的帐。这就是卢向成真实的想法。田协是博翰的老员工了,对卢向成也忠心,年龄又合适,才二十五。二十五岁报名托福班,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场官司和记者们在法院门口采访拍照。贾翠翠没经过大场面,一下子心慌慌,记者举起相机她也没发现。

  为了请这些记者,卢向成可是通过了很多关系。九十年代,记者是无冕之王,哪有那么容易请到的。托关系,请记者,花了他小两万呢。虽然心疼,可是只要一起到能把德鑫搞垮,他就觉得心里舒畅,钱也花得值。

  记者们拿了好处,写的稿子便无法客观公正了。稿子能在主编那儿通过,是凭着主编对记者的信任,而且确实也有照片为证。他们没有想到手底下的人拿了好处给别人做枪手。等到洪敏的采访登了出来,主编大人们都觉得不大对劲了,能开几十场公益讲座有几十万人来听的机构,教学质量可能差得了吗?

  可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

  然后,就接到了法院的传票。报社当然不怕被告上法院,关键是面子,堂堂国家机关,让一个民营企业告上法院,面子往哪搁?

  何况大小报纸和电视台都登了这条消息,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了。这让报社的头头脑脑们怎么接受得了?他们连夜开会,御用律师也列席会议,可是讨论来讨论去,除了应诉没有第二个办法。现在开除写稿的记者也不合适,搞不好人家会以为堂堂大报报社怕了一个民营企业。而且记者也是有编制的,属于报社的固定员工,除了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要不然怎么开除人家?

  只好先把惹事的记者再叫过来臭骂一顿了算。记者们吐血,他们自身也惹上官司,要是败诉,是会被追究责任的。德鑫在起诉书中可是有附带索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