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崛起在大明 第三百三十六章 恼人

《崛起在大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恼人

作者:一掌擎天 字数:2147 书籍:崛起在大明

  几天之后,曹文诏战死的消息传到京城,上到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人都是为之震动,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召集了内阁群臣以及兵部官员。

  奉天门之中,朱由检端坐于上方,内阁群臣与兵部官员分站于两侧,按照官位依次站立。

  此刻,一名太监正在宣读旨意,众人做出倾听之状,除崇祯意外,其他人莫敢抬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曹文诏为国效力,多次立功,今阵亡于敌手,朕委实痛心,感念其匡扶社稷之功,特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的恤典,后世子孙可承袭指挥佥事一职,令有司为其立庙,每年春秋一祭......”

  当司礼太监曹化淳宣读旨意之时,众官员的反应不一,埋头想着心事,回顾曹文诏的生前过往,既有风光无限之时,也有一朝被贬之际。

  然而,为朝廷立功无数,死后却是如此萧瑟、凄凉,没有子嗣,唯一的亲弟弟曹文耀也战死于忻州,唯有两个侄儿曹变蛟与曹鼎蛟幸存于世。

  曹化淳的话音刚落,首抚温体仁就迫不及待地谄媚道:“启禀皇上,不管是为曹总兵报仇,还是镇压陕西民乱,微臣都以为,应该尽快从辽东调兵。否则,无法压制乱军的嚣张气焰......”

  然而,不等温体仁说完,礼部侍郎陈子壮当即反驳道:“皇上,不可从辽东调兵啊!皇太极狼子野心,从未放弃过入侵关内的念头,岳托更是截留我朝使臣,命土默特部斩杀与我朝通好的阿噜喀尔喀部,如此这个时候,不能削减宁锦的兵力,以作镇压匪贼之患啊!”

  兵部尚书张凤翼站了出来,紧接着附和道:“启禀皇上,不仅不能从山海关抽调兵力,如果可以的话,为了稳妥起见,还要向其增添兵力,微臣今天刚得到消息,还未来得及上报,鞑子多尔衮、豪格、萨哈林率军进犯山西大同府,已经攻破了宁武关,正在太原府肆虐。”

  “如此这个时候,一旦从山海关抽调兵力,要是多尔衮等人调转马头,直扑宁锦一带,整个山海关都将陷落,还望圣上明鉴,不可调关宁铁骑入关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也没有想到,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后金再次进犯山西,这可真是屋漏偏风连阴雨,鞑子也太会挑时候了,朝廷的许多兵力都在黄河以南,或者西北之地,山西绝对属于城防极为薄弱之处。

  崇祯也愣了,心里乱糟糟的,一时没有了主意,忘记了曹文诏的战死,曹化淳却连忙提醒道:“皇上,张尚书和陈侍郎说的不错,千万不可抽调关宁铁骑啊,山海关乃是关内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失守,鞑子随时都能够从辽东进犯关内,兵临京师城下。”

  此时此刻,不仅有鞑子多尔衮等人进犯山西的那种紧张感,还有一丝朋党之争的味道。

  朱由检清醒了过来,但依旧有一些六神不住,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张凤翼,焦急的询问道:“张尚书,以山海关目前的情况,用不用再增调兵力给他们?”

  很显然,尽管心中慌乱,朱由检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山海关的重要性。

  “启禀皇上,大凌河一带的城防已经修复完毕,以山海关目前的兵力,足以应对鞑子的威胁。”

  闻听此言,听到张凤翼这样说,说得十分肯定而自信,朱由检就暗暗长舒一口气,但还是面有焦虑之色,急促地问道:“那山西的局势如何?是否能够挡住鞑子的入侵?”

  张凤翼的神色明显一松,不露痕迹的瞟了一眼曹化淳,满含深意,紧接着答道:“启禀皇上,根据探马获得消息,多尔衮与豪格等鞑子,兵力不足两万,仅凭这么一点兵力,再给他们两个胆子,也不敢深入山西腹地,最多也就是共达到太原府一带,迟早是要退走。”

  朱由检略微缓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才放下来,随着张凤翼接下来之言,再次提到了嗓子眼里。

  “所以,皇上,为今之时,就是加强京师的防御,调集兵力,”驻军于顺天府西北边境,严防鞑子越过山西,直奔辽东,与皇太极里外夹击山海关。

  朱由检不敢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好,张尚书,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

  与此同时,山西太原府忻州境内,五台山附近,靠近官道的一处山坡树林里,响起阵阵的窃窃私语之声。

  “队长,朝廷的那些军队简直就是一群缩头乌龟,面临鞑子的入侵,居然躲在城里,不敢主动出击,可算苦了太原府与大同府的百姓。”

  “玛德,这帮乌龟王八蛋太没有人性了,简直就是一群畜生,每到一处,必是烧杀抢掠,凡是伶仃孤苦的老人全部被屠戮,女人与青壮年全部被劫掠而走,当作他们的奴隶。”

  “日他祖宗,鞑子太没有任性了,所到之处,见到村落,必是屠戮殆尽,焚烧屋舍,坏事做尽、干绝,简直就是天理难容,此次绝饶不了他们,也让他们尝尝被屠杀、绝望的滋味儿!”

  “最可恨的还是那些官军,鞑子在这山西干尽坏事儿,从他们的眼前抢劫百姓,屠戮村民,押着人路过,都能装作视而不见,没有一点军人的血性!”

  ......

  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在山坡树林里藏着许多的人,身体匍匐在草丛里,更有火炮若隐若现,位于制高点,炮口正对着官道。

  “嘘...都安静一点,鞑子应该快到了,所有人都做好准备,一旦枪声响起,重点给我射击鞑子的火器营,以及押送红夷大炮的鞑子。”

  “是,队长。”

  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李过,旁边的一人小声的说道:“队长,咱们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伏击地点就在五台山根据地旁边,斩杀那些鞑子过后,要是官军突然来了,仓促撤离之下,很容易留下痕迹,致使根据地暴露。”

  闻听此言,李过回望了一眼旁边之人,神情没有丝毫的波澜,平静地说道:“放心吧,不会有任何的官军会来这里。此次鞑子入侵山西,掠夺大同与宣化,一连攻克了宁武关、代州、忻州,官军更是折损了六千多人,哪还有那么多的兵力前来这里?何况,那些龟孙子怕死的要紧,连阻击鞑子都不敢,哪还有胆子来这里?”

  “也是,队长,你说得对!”

  然而,李过的声音并未停止,转而交代道:“随后,你再去通知那些兄弟一下,地雷的引信不要拉得过早,如果鞑子的火炮营在前,先让他们过去,骑兵进入了雷区,再引爆。”

  “是,队长!”

  “还有,通知兄弟们,此战的基本原则,不要俘虏,只要看到活的鞑子,全部将其斩杀,一个不留。”

  “是,队长!”

  “行,你去吧~!”

  说完这些话,李过没有再言语,整个人显得十分的自信,仿佛拥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全歼即将到来的鞑子。

  这一刻,李自成不禁想起了宋应星,更确切地说,是宋应星联合其他人研制出的火器,鸟铳、虎蹲炮、三眼铳、火炮等就不用说了,那些地雷太实用了,杀伤力极大,不禁可以人为引爆,还可以设置为陷阱,在根据地附近布置雷区,使得根据地非常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