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崛起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助我也!

《崛起在大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助我也!

作者:一掌擎天 字数:2010 书籍:崛起在大明

  十天之后,临洮府,榆中县附近的兴隆山上。

  位于深山之处,原本的一些树林被砍伐殆尽,被种上了一片又一片的小麦与谷物。夏收季节即将来临,成片的麦穗和谷物随风起舞,此起彼伏,一片绿油油的,又趋向黄色,一看就离收割的季节不远。

  这一天,李自成与宋应星等人行走于乡间,信步而行,走在田埂之间,视察着一片又一片的农作物。

  “哎,宋先生,马上就要是夏季了,怎么还没见你培养番薯陇,种植番薯秧子幼苗啊?”

  宋应星一愣,没想到李自成还知道番薯秧子的培植,大量种植之前,需要弄一个番薯陇。不过,宋应星惊讶归惊讶,但还是答道:“老大,现在种植番薯,培植番薯秧子,还为时过早,需要再等半个多月,才能取出那些窖藏的番薯,种植到番薯陇之中,培植番薯秧子。”

  “哦,原来如此。”李自成点了点头,转而问道:“对了,宋先生,兴隆山和马衔山根据地的乡亲们怎么样了?如果你不在这里,他们能不能独自种植番薯、玉米和土豆啊?”

  “当然可以!”宋应星想也没有想地脱口而出,为了增加信服力,又补充的说道:“去年试种之时,不仅马家村种植了一些,在你的安排至下,其他的村落也有试种的土地。年前之时,那些村落的百姓全部搬进了根据地,要么在马衔山,要么在兴隆山。所以,即便是我离开这里,他们也能独立的种植新农作物。”

  说到这里,宋应星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很是得意,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如果不是选择跟随李自成,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大量种植新农作物。

  李自成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说道:“既然这样,不妨以兴隆山和马衔山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根据地,像五泉山、白塔山、皋兰山、仁寿山等,都可以开辟出根据地来移居人进去。毕竟,兴隆山和马衔山居住的百姓过多,砍伐的树林和开垦的土地就越多,就无法保证这里的隐秘性,很容易被朝廷发现,并派大军前来围剿。”

  “老大,你说的不错,我正有这个打算。”宋应星点了点头,又说道:“等到秋收之时,马衔山和兴隆山根据地的居民再有所增加,我就将两处的百姓移居到附近一带的山脉里。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会让人深入附近的山林,物色一些地方,作为新根据地的选择。”

  “哎,对了,宋先生,到目前为止,两处根据地有多少居住人口?民兵有多少?”

  “嗯...启禀老大,马衔山与兴隆山加在一起,总共有两万人,其中民兵有五千。”

  闻听此言,李自成心里一惊,震动不已。离开榆中县之时,也就留下了五百左右的伤兵,移居到马衔山和兴隆山的百姓也就两千人。转眼之间,不过半年的时间,人口就暴涨了十倍,兵力也增长到五千人,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不过,细细想来,李自成也就释然了,陕西连年天灾人祸,到处都是灾民,两处根据地一下子暴增那么多人口,一点也不足为奇。

  想到这里,李自成转而又说道:“宋先生,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在太白山、终南山以及蟠冢山又建立了三处根据地,那里的粮食勉强能够过活。所以,此行返回榆中县,就是为了调集一些民兵填补三处根据地,还有就是将新农作物的种子运到三处新根据地。”

  宋应星恍然,心里暗道,难怪老大这个时候回来了,如果有玉米、土豆和番薯补充到新的三处根据地,就能暂时解决那里的粮食问题。尤其是番薯,不仅能够窖藏,还能削成一片一片,晾干之后,储藏个半年之久,都没有问题。

  关键的是,番薯秧子一旦培植出来,就能大面积种植,推而广之,将藤蔓剁成一节一节,插在土中就能生长,并长出番薯。不像谷类小麦和玉米、土豆这样的农作物,受限于种子的原因,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大面积播种。

  心念及此,宋应星当即就说道:“老大,我会尽快将马衔山和兴隆山的事宜安排好,调拨一些民兵和新农作物的种子出来,和你一起前往三处根据地,指导他们种植玉米、土豆和番薯。”

  “嗯,好的。等你安排好了之后,咱们就立即出发,前往三处新的根据地。”

  李自成刚一说完,仿佛想到了什么,宋应星突然说道:“老大,追随你之时,出来的很是匆忙。所以,我身上并未带《天工开物》。虽然这本书是我所著,但一些机关、机械和火器的制作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

  李自成愣了愣,神色郑重地问道:“你想要我怎么做,才可以帮得到你?”

  “老大,终南山根据地距离西安府极近,而王微王大人就是西安府人,住在泾阳县鲁桥镇温丰乡盈村里尖担堡,在家里正丁父忧。我希望您能够派终南山根据地的兄弟去一趟,前往王大人的家里要来一些书籍。”

  看到李自成露出迟疑之色,宋应星又说道:“不仅如此,老大,王大人家里藏书极为丰富。他在京为官之时,与洋人经常交往,交流西洋之术,翻译一些书籍。”

  “比如,王大人出仕之前,写过一本《新制诸器图说》,里面就详尽了他研制过的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配有插图。还有《远西奇器图说》,正是他与洋人邓玉函翻译编著而成,里面详尽了西洋的机械与机关之术,囊括了冶炼、术数和西方工程三个方面。”

  “只要将里面的机械研制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各个根据地的生产,还能提高金属冶炼的技艺。还有火器方面的,工艺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李自成震撼了,没想到明朝末年这个时期,中西方的交流这么密切,科学方面的书籍有这么多。

  这一刻,李自成的心思活络起来,想到了许多,如果能够将那些西洋人聚拢在一起,为己所用,安排在秘密根据地之中,那他的实力将会暴涨!

  心念及此,李自成激动不已,当即朗声说道:“行,我答应你,咱们到了终南山根据地之时,就立即让田见秀着手此事。不仅要弄到王微的这些藏书,还要派人秘密潜入京城,搞到洋人带来的西洋之学。”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宋应星:“对了,老大,洋人金尼阁和汤若望都在西安府传过教,在西安城里就有他们的教堂。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教堂里也藏有不少的书籍,关于西洋之学的论述。”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李自成忍不住的仰天大笑,随即朗声说道:“嘿嘿...既然这样,我就将西安城教堂里的洋人全部弄到终南山根据地,还有那些书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