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霸的星际时代 第125章 火箭研发的四个难点(第三更)

《学霸的星际时代》第125章 火箭研发的四个难点(第三更)

作者:汉唐官人 字数:2683 书籍:学霸的星际时代

  把网页关上之后,他突然想到自己好久没有登录过专业学者论坛了。

  之前因为系统的原因,他才在专业学者论坛上刷题,现在系统不发布刷题的任务了,他自然也就不需要登录了。

  再次登录上专业学者论坛,他发现自己信箱里面有一些私信。

  “姜总,关于多参数自适应算法,我们一点思路都没有,这套算法您没有在做吗?”

  这是龙腾游戏公司一个多月以前给他发的消息了。

  “姜总,我们现在正在使用您的自适应算法,做一款游戏,相信不用多久就会上线了。”

  “姜总,我们公司的算法工程师都非常崇拜您,想请您到公司做一个演讲。”

  ……

  他发现,私信箱里面所有的消息,都是龙腾公司发过来的。

  姜晨笑了笑,虽然当时卖算法给他们的时候,也给他们提了一点三参数的自适应算法思想,但其实他早就知道,龙腾的人不可能做得出来。

  现在刘云带领的小组正在做的,就是这个算法。

  他们是全面学习了自己的算法思想,到现在都多久了,还没有完成,更不用说龙腾的程序员了。

  “多参数自适应算法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你们还是不要往这方面想了。”

  姜晨觉得还是提醒他们一下比较好,免得他们白白在这上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回复完了之后,他就退出了专业学者论坛。

  ……

  ……

  第二天下午,侯云龙来到了姜晨的办公室。

  “姜晨,你不是让我总结一下火箭设计的难点么,虽然现在各方面的数据还没有计算好,不过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还是把这些难点都写了出来,你大致看一下。”

  侯云龙这两天把两款火箭的所有研发过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大致会遇到哪些问题,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这么快?”

  姜晨有点惊讶,他本来以为侯教授肯定得好几天才能把这个做出来,没想到这才隔一天就有了。

  “都是按照我以前的经验总结的,实际开发当中肯定还会遇到问题,这些你先看看。”

  说着,侯云龙就把一张纸给递了上去。

  姜晨翻开来看了一下。

  1、材料:整流罩、箭壳、助推头锥、氧箱。

  2、级间分离技术。

  3、多发动机并联稳定性技术。

  4、火箭整体控制技术。

  这四点就是写在纸上的。

  姜晨拿着纸看了好一会,火箭设计他也学了一遍,而且用名家课堂巩固了几个小时,自己现在在火箭设计方面,也算是个小高手。

  “除了这四点,还有别的什么问题吗?”

  侯云龙有些诧异的看着他。

  这四点还不够难的么?

  “你不要忽略了我写的问题的难度,虽然我只写了四点,但是这四点没有一点是容易解决的。”

  姜晨笑了笑,然后说道:“如果这四点我全都给你解决了,你多久能完成这两款火箭的设计工作?”

  “你说的解决是提一个思想,还是说直接给出一个成熟的方案?”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在火箭设计领域,最耽误时间的是什么?并不是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让这个办法成为可行性的方案。

  这个过程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论证。

  一款火箭的研发周期如果是三年,在实验各种思想就能占两年半。

  “我一般解决问题喜欢用数学的方式,准确,所以我给出的方案,一般测试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侯云龙听到这里,沉默了一会。

  随后他说道:“如果这四点你能解决掉,最多半年,完成各部分理论设计,进入实际样机测试阶段。”

  “那就太好了,这四点包在我身上了。”

  半年时间完成两款发动机的理论论证工作,已经很快了。

  零一空间虽然一年多就完成了一款火箭的研制并发射,但是他们那款火箭只在大气层内飞行,连入轨都没做到,跟他们要研制的火箭,难度不在一个量级上。

  “你能大致跟我说说,你想要怎么解决这四个问题吗?”

  对于姜晨说的四个问题他包了,侯云龙也没有怀疑,只是他想不通,姜晨到底哪来的这个自信。

  “首先第一个材料问题,回头你列个清单,先送到陈叔那里,让他拟定课题,然后送到嵌云材料科学部。

  以他们现在的研发实力,这些材料基本不是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侯云龙听他这么说,虽然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还是点了点头。

  不能拿嵌云材料科学部跟别的材料研发团队比,别人可能一年半载出一项成果,嵌云那边都是十天半个月出一项成果。

  “第二个问题,级间分离技术,我准备采用冷分离模式,液氮喷射减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燃料的使用效率,这个设计回头我会给你一份详细的设计方案。”

  所谓的级间分离,指的是助推器或者是一二级火箭在用完了燃料,与主箭分离的技术。

  一般链接处的螺栓会根据程序爆炸,使得级间分离,但分离之后,抛弃的助推器或者火箭体速度都在几千米每秒,如果不做措施,很容易与上一级火箭发生碰撞。

  这就需要在级间分离之后,使抛掉的部分沿着既定的方向偏移,并且迅速减速,与上升段拉开距离。

  当前主流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也都能达到最终的要求。

  可是为了使级间分离稳定,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这就会很耽误研发进度。

  姜晨的想法是把这个问题抛给系统,用一次名家提问机会,省掉这部分的研发时间。

  “那后面的呢?”侯云龙又继续问道。

  “多发动机并联技术,我决定采用动力冗余思想来做,这方面等到庄强那边声波算法有了结果,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也想采用动力冗余?”

  侯云龙自然知道动力冗余是怎么回事,这项技术算不上什么机密技术,但是做起来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谓的动力冗余,指的是在多发动机并联时,让火箭起飞推力,超过火箭本身的重力多一些,使之产生动力的冗余。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便点火起飞之后,发现其中某台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剩余发动机的推力,同样足以把火箭推上去。

  但是这项技术异常困难,首先一个难点就是动力系统的诊断隔离技术,也就是说,你得先知道哪台发动机出现了什么故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还有另一个难点就是弹道的在线规划与重构技术。

  一旦发动机有一两台出现了故障,推力就会改变,那么火箭的弹道也同样会发生改变,整个程序必须拥有这种智能重构的特性。

  综合这了两个难点,就算大家都知道,动力冗余可以实现多发动机的并联稳定性,也很难被做到。

  “没错,等到我们声波算法完成之后,别说动力系统故障检测了,大到整个火箭的检测,小到发动机内部的一个螺丝钉的检测,都不在话下。

  另外关于轨道的在线计算重新制定,等到刘云的自适应算法做出来,也同样可以适用,到时候基于这种算法,我们可以做的,完全不止这个。

  动力冗余对别人来说可能困难重重,但是对我们来说,很简单。”

  听到姜晨这么自信,他也不再说什么,就当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没等侯云龙继续说话,姜晨接着说道:“火箭的整体控制系统,这个对我们来说也不难,这两天我就会让算法部门开始做这个课题,只要是程序算法上面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不算问题。”

  侯云龙:“……”

  他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在他看来异常困难的四个问题,到了姜晨那里,分析一波之后,全解决了?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敢相信。”

  侯云龙摇了摇头,他在华科技这么久,参与过的火箭研发也不少,在他看来,火箭的研发是一项缓慢而稳定的事情,步步为营才是真理。

  他现在发现,按照姜晨的想法,那真的太容易了。

  “侯教授,您信不信都没关系,接下来您就当这四点已经解决了,进行设计就行了,如果回头这四点上有哪个掉了链子,责任我担着。”

  看到侯教授还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姜晨笑着保证道。

  一直到侯云龙从姜晨的办公室走出来,他还是一副没回过神来的样子。

  “真的这么容易吗?”

  一边走,他还一边喃喃自语。

  侯云龙离开之后,姜晨就去了陈泽宇的办公室。

  “陈叔,你最近让课题组那边,按照这些材料来出课题,后面火箭的设计上都用得着。”

  姜晨直接把侯云龙给他的那张纸递到了陈泽宇的手中。

  “这是什么?”陈泽宇拿在手中看了看,然后问道。

  “侯教授总结出来的,火箭研发上面的四个难点,第一个就是材料问题,你安排材料部门的,从今天开始,优先这上面的材料做。”

  陈泽宇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