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荣耀美利坚 第六十二章 永恒经典

《荣耀美利坚》第六十二章 永恒经典

作者:远航sky 字数:2743 书籍:荣耀美利坚

  1906年4月18日清晨,在美国旧金山发生了里氏级的大地震,数英里的大火将旧金山大部分城区烧成灰烬,有近千人被火烧死,或被倒坍的建筑物砸死。城市的商业区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损失估计高达2亿美元。

  整个美国社会都陷入了恐慌,很多地方担心会发生地震,纷纷逃离,社会秩序也发生动荡。

  威廉收到消息,沉默了。他不关心地震,只是担心受灾的人群里,华人的处境,旧金山的华人是全美最集中的,在这场地震中,肯定会受到波及。

  思索了片刻,他拿起电话紧急命令:财团所属的所有企业、银行公开捐款,同时派出人员去地震灾区参与救灾行动。不过暗中指示道:首先以华人救助为优先级别,保证灾区所有的受灾华人得到救助,其他人则能帮就帮,不用强求。

  同时以个人名义,向美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用于救灾。同胞的救助自有手下的人隐秘的进行,但明面上的慈善光环也是要套上的。美国人不看你钱多钱少,更注重你有没有爱心。没看很多的有钱人都参与慈善活动,固然是有着单纯的心思,但套上一副光鲜的外面,收买人心,也是很重要的一面。

  他不是不想去灾区亲自去帮助华人,但现在自己身份不一样了,周围关注的人太多,亲自去救助,难免会引来更多的目光,搞不好把媒体的注意力转向华人,才真的适得其反。

  暗中去救助,泯灭与芸芸众生之间,才不会引起更大的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

  至于受灾华人的安排,他也有了腹案。南达科他州现在还是地广人稀,也不受美国国内的重视,把无家可归的同胞送去哪里,广阔的农牧场足够勤劳的华人养活自己了,还可以帮着他开拓土地,保护基站,一举两得。

  现在的电报还不能加密,威廉就亲自召来“伊顿”,安排道:这次你亲自去南达科他州,带上一批农牧场的华人,不要怕花钱,尽量把地盘圈大些,我会将旧金山受灾的华人陆续迁到哪里去,你要至少占到10万英亩的优良土地和草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华人去哪里工作。

  威廉又要求华尔街的基金会全力展开慈善募捐,争取把彩虹基金打造成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亲民的金融企业。这对明年的银行危机风波大有用处。

  经过近一个月的秘密救助,拯救了数百位华人,连同生活所迫而愿意迁移的华人,总计2000多人的大部队开往南达科他州,那里已经有紧急购买的数个农场可以容纳他们。这让威廉松了口气,现在能帮助多少算多少吧。他不是上帝,也不是伟人,只是一个白皮黄心的普通人,也没有心怀天下的胸怀。

  不过紧接而来的一件大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1906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违反“反托拉斯法”,勒令其解散托拉斯组织。

  这件事在华尔街和全美的垄断托拉斯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没有人能想到罗斯福政府有这么大的魄力,共和党内更是一片反对之声。

  老摩根,洛克菲勒等一批影响美国的大神们,秘密召开了一次全美的寡头会议,重点讨论对此事的应对,尤其是后续的影响。如果这个口子一开,那么所有的垄断寡头们将不可避免的被肢解。

  芝加哥财团也是发起人之一,不过威廉拒绝了这次的行动。老克朗他们也不意外,现在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这小子和罗斯福家族走的很近。但他很聪明,有好处都会拉上他人利益均沾。而且对财团寡头也比较认同。与罗斯福家族的友谊,并不能改变他也是寡头中的一员这个事实。所以也没人说什么闲话。

  威廉知道,这次的会议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将标准的解体时间推后到了5年后,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即使标准没了,但分解开的34个公司很快又称为巨头,其中“路易斯安娜标准石油公司”1966年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则于1972年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

  尽管分拆成几十个企业,但股东的权益并没有受损失,经过反复的合并运作,主要石油公司还是拥有巨大部分的原标准资源,可谓是换汤不换药。

  不过反垄断法的施行,有助于企业间的竞争。分开来的企业都想争行业老大,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会愿意投资于新科技;时常关心生产成本;高度重视产品的营销。机构综合了行业内的广泛机能等有效地管理手段,这也是美国称霸全球的有力保证。

  这次事件也提醒他,今后财团的经营方向要有所转变,即使有垄断倾向,也要分开摊子。就譬如前段时间买下的电子管专利,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必然是全部吃下去。

  现在看来还是欠妥,应该是在全美成立几家公司,分开来生产电子管。自己只要掌握一两家做大做强就够了,其他的可以卖给其他寡头,或者上市。反正自己有专利在手,不论卖多少自己都会赚钱的。

  不过在后世也有不涉及垄断法的垄断品牌,譬如著名的ZIPPO打火机,吉利剃须刀。这些品牌因为在全世界的广泛赞誉,美国政府照样采取保护措施。

  说到这里,威廉不由的想起了财团只在重工业上有所建树,但在日用消费品占大头的轻工业上却很是滞后。

  不是他不想发展轻工业,说实话,日用消费品的吸金能力也是超强,而且见效快,回报高。

  但他思索了很久,还是决定,今后财团的轻工业只走精品路子,只要拥有几种流传百世的经典就够了,就像快要到手的蒂梵尼一样,永久流传。

  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ZIPPO打火机是在后世的1932年才发明的,这东西其实很简单,但没有灵机一动,就不会有它的出现。而威廉恰恰连创意都不用,直接从脑子里复制就够了。前世里,作为一个老烟民,大名鼎鼎的ZIPPO打火机还是有几个的,甚至查询了不少的资料,熟得很。

  至于男人的第二宝:吉列剃须刀,现在可是名花有主了。它的创始人吉列,在1901年就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开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这种剃须刀的公司。

  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掌握一定的股份还是可以办到的。

  这两个经典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每一个产品都精益求精,从ZIPPO的终身保养,唯一编号,到吉列的注重研发,创新出多种革命性的产品。都体现了经典的内涵:力求完美和永恒。

  不过这些经典的消费品该怎么安排,倒是个问题。财团现有的结构都不适合管理这些。难道还要成立一个单独的部分?

  威廉思索了好几天,最终决定,还是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管理这些奢侈消费品。这个部门还是归属于隐形基金,不过明面上会是财团的独立部门。名字可是很为难,起什么都不能展示它的包容和华贵。

  知道有一天,凯蒂拿出一串项链,向他炫耀时,威廉才灵光一闪。干脆就叫“第五大道”。这个取自纽约第五大道的象征性名字真是太有创意了。

  纽约的第五大道,号称是“最高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而公司的宗旨就是用最高的品质和品味征服整个世界。

  不过这也限定了,公司今后必须以完美的形象,完美的品质超越一切。目前公司已经预定了三家经典的产品。不过还有一款经典现在就可以下手,那就是哈雷戴维森,这款经典的摩托车,是美国精神的代表,曾行销到200多个国家。创造了无数的传奇。

  而这款摩托车却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知道今年,才会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建立第一间厂房。而自由、进取、独立、个性、品位,也是全世界哈雷的座右铭。

  查找了半天资料,终于死了心,暂时就这些吧。威廉前世的**丝生涯,也只记得这些男人的骄傲,至于女性的最爱,除了香奈儿和LV,其他的都是两眼瞎。

  威廉亲自去注册了“第五大道”的公司名。虽然相关的办事人员很诧异,但在芝加哥政府在关照下,顺利的成立了。接下来,就是考验银行团队的时候,由“大卫”亲自出马,在保证了只拥有股权和财务监督权以外,将不会干涉公司的运作。

  而同是年轻人的哈雷、吉列等人更热衷于自由自在的享受创造的乐趣,也为了更舒适的生活,毫不犹豫的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和专利,以白菜价的几十万美元,给扔了出去。

  至此,威廉的又一大影响深远的部门成立了,而在更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旗下的经典还是经典,永恒存在。

  =========

  (新人新书,大大们多多支持,给点推荐和收藏啊,谢谢亲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