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天子 第二十二节

《大汉天子》第二十二节

作者:魔帅 字数:3266 书籍:大汉天子

  金求德低着头,坐在窗前,他的神情,似乎有些恍惚,他甚至有些难以相信,太子居然要给他一个妻子。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他的妻子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他觉得,太子似乎是在和他开玩笑,他的家族,可是长安望族,世代忠良于大汉的武将世家,虽然说,他到目前还没有娶妻。

  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想娶一个豪门千金,借此来作为他向上爬的助力。否则,以他的家世,地位和容貌,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

  但太子严肃的表情告诉他,此事是真的,而他也居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虽然那时候,太子的笑容,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但金求德却清楚,他当时并未迷惑,也并未糊涂,他的脑袋在那个时候前所未有的清醒。

  莫说是他还没娶妻,便是娶了妻子,他也会立刻休掉她!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权利,别说是娶一个妻子了,便是杀人放火,又有何不可?在他的眼中,天下无不可杀之人!

  。。。。。。

  刘荣却不管金求德是怎么想的,那不关他的事情。他关心的唯有怎么尽快把金家父女掌握在自己手里。

  于是,一大早,他就准备好了一切需要准备的事情,把媒婆和聘礼还有马车都备了下来,然后立刻就让王启年带着这些东西,去把金家父女接过来。

  一切都出乎顺利的想象,正午时分,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金俗便被接到了皇庄中,安排到了一个别致的小院子住下来。

  然后金求德还过去和金王孙见了面,回来后,金求德一脸满意的样子。

  他能不满意吗?人家金俗长相虽然不是很出众,但身材一流,气质更是淳朴的不行,而且大方贤淑,简直是最佳的正妻人选。假如刘荣再大上那么两三岁,他金求德那里有机会占这个便宜?

  而金俗嫁给了金求德,也不算辱没了她,虽然两人姓氏相同,但在这个时代,同姓相亲,并不会构成任何的伦理问题。

  而刘荣也从未想过,要把金俗,推到世人的面前,掌握她,特别是她父亲,才是刘荣的最终目标。

  又过了几日,长安城的暴风雨随着廷尉府高效率的运转,渐渐的平静下来。

  刘荣得到的消息是,长安城数十年不倒的望族无盐氏受到此事牵连,家产被全部抄没,接着有官员举报他们,违反太宗皇帝禁令,私自提高子钱利息,并且还侵占农田。

  无盐氏最终的下场是全族十六岁以上男子,被全部诛杀,女子没入官籍。

  无盐氏本可以避免如此下场,但。。。他们平素干的事情,实在是得罪了不少人,而且,他们结交了太多的高官。

  在平时,这些高官是他们家族的助力,但是。。。在这个敏感时刻上,那些高官为了避免牵扯到这个敏感的案件中,唯一的办法就是知情者永远不再开口。

  而这世界上,只有死人,才可最终保守秘密。

  至于邴氏的下场,更加凄惨,他们被坐实了图谋不轨,大逆不道的重罪,夷三族,首犯长子邴仁剐刑。

  牵扯到此案中的首犯,南阳郡的校尉李某,夷三族,其余被蒙骗的士兵,遣散回籍,降爵五级。

  同时,南阳郡都尉因‘识人不明’被罢黩。

  右内史直属长安市令丞蒋忘,犯下勾结叛逆,渎职,贪污等重罪,在案发后自知罪重,吞金自杀,死在自己小妾的怀中。

  长安右内史受到牵连,被处渎职罪,免职。

  高祖陵驻军都尉,因‘御下无道’‘失职’等罪,被判死罪,但允许以五百金赎罪,最后这个都尉拿出了五百金,换回了自己的小命。

  其余涉案者,各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但基本上,这个严重的案件,并未在长安官场产生多大的震荡,因为,主管刑狱的廷尉张欧是个老好人,他并不喜欢太过严重的牵连他人,更不喜欢杀人,所以处罚,相对较轻。

  而天子也不愿意,在这个事情浪费太多的精力,他迫切的需要休养精神,以使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噩。

  就这样,一场看上去可能造成几千个脑袋落地的暴风雨,悄然停止了它肆虐的步伐。

  。。。。。

  七年十月二十日,长安未央宫温室殿,天子寝宫。

  刘荣穿着一身正式的黑色太子服,对天子拜了一拜,道:“儿臣刘荣给父皇问安!”

  “太子平身吧!”天子看上去很有精神,他坐在龙塌上,看着刘荣微笑的道。“朕的太子,此趟出京,可曾学到了些什么?”

  刘荣站起身来,回道:“秉父皇,儿臣此趟出宫,见了些地方风气,也看了些百姓生活,只觉受益颇多啊!”

  “哦。。。。”天子微笑着伸出手来:“来。。。朕的太子,坐到朕身边来,给朕说说,你都有些什么体会啊!”

  刘荣也不推脱,便坐到了天子身边,此时,是他自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着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

  他只觉得,天子又苍老了些,他的眼窝甚至有了些内陷,身体,远没有记忆中那么健壮了。

  “儿臣以前身在皇宫,不知百姓疾苦,此趟出行,虽身在皇庄之中,但也看了些东西。。”刘荣小声道“若非此趟出行,儿臣,根本就不知道百姓生活的疾苦,根本就不知道,儿臣每日所食,所穿,已顶的上普通百姓一年的开销了!”

  他请求道“儿臣见了百姓疾苦,如今想起自己每日开销,那般庞大,便心觉不忍,愈发的知道了太宗皇帝当年勤俭操劳的意义。。。”

  “大汉国,是高祖皇帝打下来的江山,大汉国的子民,都是父皇的子民。。。他们与儿臣并无本质上的差别,都是父皇的臣民,所以,儿臣以为,太*中,不必要的侍女宦官太多了,每日的费用也太多。。。儿臣恳请父皇,将儿臣宫中的侍女宦官,撤消一半,开销减少七成,将那些省下来的费用,用来给百姓购置春季的种子耕牛吧!”

  “晤。。。。。。”天子看了看刘荣,眼中有些不相信,但刘荣样子认真,表情严肃,不似在说谎作秀,良久,他才道“朕的太子长大哩!”

  “再给朕说说,此次出行,太子还有些什么收获?”天子这时候也变得有些兴趣了,他心中,似乎有一种期盼着刘荣给他更多惊喜的冲动。

  “回父皇,儿臣这次出宫,还学会了骑马,虽然现在还不是骑的很好。。。。”

  “好啊!”天子一说到骑马就来了兴趣“太子身为储君,学骑马,这是好事情啊,一定要加紧练习,高祖皇帝的子孙,每一个都必须会骑马,会射箭!”

  “恩。。”刘荣用力的点了点头,他苦心学会骑马,为的不就是拉近和这个喜欢骑马射箭的父亲的距离?

  通常有了共同语言后,人们之间的交谈,便会变得非常简单。

  天子连着给刘荣说了好几个他以前骑马时的经验心得,笑容也渐渐的轻松起来,不再像是一个皇帝和太子的对话,而更像一个父亲教导孩子。

  这种感觉,很温馨,天子和刘荣都不知不觉的陶醉在其中。

  毕竟,最是无情帝王家,身为天子,就不得不抛弃掉许多常人的情感,像这种纯粹是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在宫廷中出现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不知不觉,父子两人就谈到了日暮时分,直到宦官前来提醒,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天子和刘荣这才觉醒过来。

  父子俩相对一笑,天子道:“太子便留下来与朕用过晚膳再走不迟!”

  “诺!”刘荣自是笑着扶起天子。

  说实话,天子刘启的个人生活很简单,他是一个节俭的人,并不喜欢太过铺张的浪费,基本上,假如没有大臣与他一起进餐的话,他都是四菜一汤。

  后世那些动辄几百道菜,每道菜只吃一口的所谓圣君,在他的面前,连坐的位子都没有。

  今天刘荣陪同他进餐,好歹还是吩咐了御厨,加了两块牛肉和一道骨汤。

  看着摆到案上的饭菜,天子拿着筷子,沉默不语,良久他才叹道:“当年朕随太宗皇帝在代国时,那里有这么好的东西吃啊。。。朕还记得,当时代王王宫每月的开销只有七千钱,却要养活百来个下人侍女。。朕的几位皇兄,都是在那个时候,因为吃穿不好,惹上了病患,最终到了长安,也没享几天福,就撒手而去了。。。”

  “父皇。。。。。”刘荣小声的劝道。

  “孟子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子看着刘荣道:“朕身体也不行了,就是担心你啊,不知道民间疾苦,忘记了大汉国的忧患,把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辛苦创下的基业给毁了!”

  “不过太子这次出宫后,变了很多,懂得体察百姓疾苦,勤俭为政了,朕很高兴。。。这样朕百岁以后,也可以安心去见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于九泉之下了!”

  “父皇千万别说这种话。。。”刘荣可不敢高兴,这世界上最多变的,就是皇帝,他们喜怒无常,而且善于试探别人的想法:“父皇乃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定然会千秋万岁,儿臣,只求在父皇膝下承欢一世!”

  “什么千秋万岁,什么既寿永昌,那些方士的话,朕从来就不信!”天子严肃的告戒刘荣道“太宗皇帝的遗诏,朕一字也不敢忘记,这世界上那里有什么不灭的生命,生死,本就是生命的轮回,太子切切谨记,别上了那些方士的当,秦始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诺!”刘荣自是连忙点头。

  “太子回去后,将太宗皇帝的遗诏给朕背熟了!”

  “诺!”

  “好拉,好拉,吃饭,再不吃,饭菜都凉了!”天子举起筷子道。

  。。。。。

  附汉文帝遗诏: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

  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

  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

  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

  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讬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

  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

  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

  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

  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

  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

  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佗不

  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

  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古代帝王,能看破生死的很少,能把生死看的如此淡泊的,就文帝一个人了,很可能就是现代人也没有这么高觉悟。

  啊。。。可能这节在处理邴氏的问题上,有BUG,但我对西汉法律和执行情况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张欧不喜欢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