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天子 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大汉天子》雏鹰卷 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作者:魔帅 字数:2600 书籍:大汉天子

  出那个布料店,重新出现在大街时,街头的群殴止了,唯一留在街面上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激烈打斗的证据,只剩下地上的滩滩血迹。

  来回的人流,窜流不息,很快便将那些血迹变成了一条条车痕。

  “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刘荣心很不错,虽然他心中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行宫,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的将慎到留在这个世界的那些文字与思想,好好的吸收一遍。

  但是既然出来了,自然要陪着聂燕好好玩玩。

  其实,公元前的城还是很大的,至少刘荣一行从城中走到城东的集市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

  一路走来,刘荣跟聂燕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刘荣甚至买了几只造型很好的竹鸢,看到那些竹鸢刘荣就想起了胶东王刘,他的十弟历史上那个开创了汉武雄风的大帝。

  可惜,现在胶东王早非历史上那个风得意的刘彻了。

  年少的胶东王,尚还不知道这世界的凶险,他缠着刘荣想要跟自己的大兄放放竹鸢,对于他这个小小的愿望,刘荣决定满足他。

  渐渐的,两人带来的钱花的差不多了,随行的几个侍卫上也捧满了东西。

  其实,聂燕买的东西不算多,也就那么几件手饰与脂粉,倒是刘荣买的东西非常多。

  他难得出门一次,当然要给自己的亲人们带些礼物回去。

  他给天子买了一把赵地铸剑师铸造的宝剑,给窦太后买了一册老子的,给他的母亲栗姬买了一匹质地非常好地丝绸。

  这些东西,都是小玩意。所谓礼物,其实也就是表表心意,证明他刘荣虽然在异地,却没有忘记家中长辈的一种表示。

  所以也并不需要太过挑剔。

  而刘荣买东西,是从不讲价,看中了就舀走,然后由王启年付钱,这使得商人们对刘荣一行异常殷勤,毕竟,他们总归是喜欢多赚些钱的。

  当买完最后一个亲人的礼物后。天色已是快到中午时分,刘荣肚子也有些饿了。

  便对王启年道:“启年,去找间最好的酒肆,我等进去好好品尝一下这赵地美食!”

  王启年点点,便转去打听这里哪家酒肆的饭菜最是好吃了,其实在现在,中国古代八大菜系。尚连个影子都没有,但是赵国却因为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地美食在大汉国非常有名,许多特色的小菜,甚至可以媲美后世的小吃。

  u出来地一道名叫‘蹄兰花’的小菜。

  那道小菜,是用野菜与猪蹄烹炒之后,经过精心处理后,做出来的。味道虽然没有后世刘荣很喜欢的那种香辣感觉。但却因为那种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野菜,在经过加工后,可以吸收掉猪蹄中的异味,使得猪蹄变得可口起来。入口之后,更带着些野菜的苦味,苦过之后,却是香甜,最是适宜在夏季食用。

  然而,这种小菜,却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皇宫地餐桌之上,它甚至没资格进入一般贵族的餐桌。

  这是因为家猪的驯化,现在还未完全完成,家猪多数是以放养的形式长大的。而且社会主流仍然不习惯食用猪,多数贵族认为猪是一种平民食物。

  但刘荣由于现代人思想的缘故,他更喜欢民间的食物。

  很快。王启年便打听到了最近一家好酒肆的地方,带着刘荣等人走了过去,至于那些东西,则被王启年叫来一些在暗处的人舀走了。

  这家酒肆,其实离刘荣他们没多远,只走了百来步就走到店门口,只是假如不是有人指出地话,旁人是根本不知道那是一家酒肆的,因为那酒肆地处一个小巷中,不打招牌也不派人招生意,因此非是熟悉这附近店铺的人,是万万找不到的。

  进了店中,刘荣暗叹一声,这酒肆无论是装修还是内中布置,都已不亚于长安一些贵族地聚会之所了。

  而酒肆之中的某个阁楼之中,更是有歌女在乐声的伴奏下,轻轻唱诺着赵地风格的诗歌。

  那歌女的歌声,清雅动人,最是适合一边安静的饮酒,一边欣赏。

  刘荣点点头,赞了一句,把店中掌柜的叫到跟前问道:“请问先生,贵店怎么不开到那些宽敞之地去,设在此处,怕是要少了不少生意吧!”

  这店中掌柜是一中年男子,只见他叹了一口气,对刘荣拱拱说道

  位丈夫,怕是刚到不久吧!”

  “是的!”刘荣笑着点头道:“怎么,有关系吗?”

  那掌柜的干笑一声,将刘荣一行请入一间雅居之中,道:“这当然有关系了。。。

  “这位丈夫,某便实话与您说了吧,非是小店不愿意把生意做大,而是六年前城换了个主人!”这掌柜的一边招呼着下人舀进几坛子酒,一边道:“先前我们赵国地主人是逆贼遂,虽然说遂逆胆大包天,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新来的这位皇子,却比遂逆更狠!”

  他说:“遂逆在时,我等商人岁贡赋税不过利润所得之一二成,可自打这新王来了以后,整个可以说是被其刮地三尺,特别是像我等这样需要靠着买酒维生的商人,赋税更是多如牛毛,那里敢把店铺开在光明之处,没得办法,只好把店铺开到此处了!”

  “开到这里,那赋税就不征了?”刘荣好奇地问道。

  “那里有不征的道理?”那掌柜的摇摇头道:“只不过没那么多就是了,我等只不过是换了个交税的人。。。”

  “哦!”刘荣点点头,他自是知道所谓换了个交税的人,不过是税收没有交到赵王手里,而是赵王底下的官员私吞了而已。

  —

  “那么大街上其他那些卖布与卖剑的店铺,怎么还开着?”刘荣有点好奇的道:“他们就没有重税吗?”

  “他们当然有了!”掌柜的叹道:“只不过他们可以把价格提升上去,补这窟窿而已!”

  把风险转嫁到顾客上,这倒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刘荣点点头,他是想不到,一时心血来潮,跑来吃点小东西,就找到了自己兄弟的一个犯罪事实。

  要知道,大汉国中央对地方诸侯的赋税征收比例可是有着严格的限制,虽然底下的诸侯总是能找到办法,多加点税来填补自己的支出窟窿,但是像赵王这样把酒肆bī)的不敢开到大街上,刘荣却是初次听说。

  他也不动声色,暗暗的记下来。

  现在对这些地方诸侯,刘荣是没有权利干涉的,但是以后就难说了。。。现在听到的这些事,就可能成为赵王的催命符。

  。。。

  回到了行宫后,刘荣把买来的东西,放进自己的房间,又令人把那些找到的竹简抬进去。

  他又叫来主父偃与汲黯,君臣三人开始了对那些重要的竹简进行整理,一直忙到晚上才把所有的竹简与文件整理出来。

  整理之后,汲黯告诉刘荣,慎子十二论比皇宫珍藏的更为完整,许多章节保持了原貌。

  另外一些竹简之中,亦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没有慎子十二论与公孙龙的白马论那么令刘荣感到欣喜的。

  当天晚上,汲黯与主父偃便各自舀起一支笔,开始对慎子十二论进行重新抄写,至于刘荣则借着油灯,仔细的看起了慎子的着作来。

  他越看越觉得好,越看越觉得这些东西,简直就像指路的明灯一般,照亮了他的道路,他心中许多原本困扰的难题,在慎到的文字解释之后,一扫而空。

  刘荣觉得,这简直就是为他量定作的思想。慎到的思想,强调重势,强调以法治天下,却没有其他法家思想中的那些僵硬,多了些黄老的人,主张法要顺其自然。

  在加强君权与中央集权能力的同时,却又要求人们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愚忠。

  这对这时代的许多独裁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缺点,但对刘荣而言,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

  殊不知,制度因人而异,便是后世的民主制度,亦可能出现独裁者,而在君权至上的明朝,却出现了内阁制度。

  所以,真正的君主,能人所不能,似李世民一般承认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皇帝,他的皇权可曾受到过什么削弱?

  没有,完全没有!用法之妙,唯在于一心而已,慎到的思想,是不可能阻止刘荣独揽大权,乾刚独断的,但是它可以防止刘荣的子孙不肖。

  知忠篇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

  中国古代的多少君王,都是因为不知道这句话,而导致国灭亡的啊。刘荣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也犯上这个毛病。 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