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世吉祥 第266章 凉拌活人

《一世吉祥》第266章 凉拌活人

作者:泰戈 字数:4385 书籍:一世吉祥

  杨致是秦府的常客,出入秦府就如自家后院一般随便。秦空云不在长安,至于去了哪里,杨致连问都没问。秦氏架构庞大,秘辛甚多,秦空云大部分时候都很忙碌。更何况,杨致本来就不是来找他的。

  吴越之地自古人口稠密,颇为富庶。秦氏有大夏官商背景,灭国之战背后蕴藏的巨大商机,自不待言。

  与秦公之间已有难以名状的默契,但秦公向来话少。杨致也不啰嗦,简单说了说现在长安朝野的局势,尔后开始兜售“消息”。

  秦公静静的听杨致说完,依旧摆出一副古井无波招牌式的死人脸,不置可否的问道:“你最近很缺钱么?”

  “笑话!我缺什么都不会缺钱。怎么?老头,你对我这赚钱的好消息没兴趣?”

  “我对赚钱一直都有兴趣,对你的消息没兴趣。——既是不缺钱,你最近是不是很无聊?”

  “……为什么这么说?”

  秦公答道:“吴越地狭兵少,且自古富庶,农桑水利较之中原更为发达,近百年来少有战乱。大夏兵锋一至,吴越国主便会自行请降,是以绝无大战。我秦氏在吴越设有多家分号,纵有战事,应该也应付得来。你的消息一文不值,所以我没兴趣。”

  “依你之才,怎会看不到这一节?看你的模样神情,似是即兴而来,却又不像是来消遣于我的。既不缺钱,不是无聊,又是什么?”

  无论经商还是做人,杨致自感在这个成了精的老狐狸面前无所遁形。听秦公这么一说,杨致才意识到,这段时日自己看似过得闲适惬意。其实内心深处隐藏有一丝浮躁与不安。

  默然良久,杨致一声长叹道:“我的心乱了。”

  “难免。不过还好。”秦公眯着眼问道:“以后你会慢慢习惯的。有没有兴趣听我啰嗦几句?”

  “洗耳恭听。”原本确实是抱着几分无聊的心理,前来讹几个银子。怎么突然感觉变成心理辅导了?

  秦公淡然一笑:“你是不是很怀念,在信阳老家做个小小土财主的好日子?父子相依为命。万事无所忧虑。而如今你除了老父亲,还有意气相投、生死与共的兄弟,有了妻妾,很快便会有儿女。你唯恐他们受你牵累,唯恐照拂他们不够周全。所以。你心不安。”

  “我与皇帝壮年投缘相交,现已都是花甲老人了。可是自老妻亡故,我父子已数年不得团圆。时至今日,我秦氏号称大夏首富,富可敌国。分号遍布天下,雇工数以万计。饶是如此,我仍不惜穷数十年之力将秦氏掏空,只剩一个金玉其外的空壳。我时常扪心自问,数十年来,我何曾有过真正安心之日?”

  “纵然是皇帝。那又如何?你以为,他就有过片刻心安么?他比你我都活得更累。其实大家都一样,既相互提防,又相互利用。但在每个人心底,都不甘心被人利用,都只想高人一筹。然而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一旦现实与意愿相左,便以为超出了掌控,便感浮躁不安。——你要知道,老夫乃是过来人啊!”

  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问道:“小子,你知不知道?老夫对你羡慕之极!”

  杨致犹在咀嚼秦公的这一番感慨,回过神来问道:“羡慕我?羡慕我什么?”

  秦公登时精神一振,竟是老态全无。一字一句的道:“年轻。太年轻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皆然!你文武双全,胆大心细。须知天下之大,何处不能任你纵横驰骋?!”

  经过秦公一番开导,杨致心中畅快了许多。其中道理他都懂,只是无人像秦公这般当面说破而已。

  心头雾霾吹散了少许。日子还是那么过。杨府万事俱备,只待产子。徐文瀚日见倦怠,愈发悠闲,秦空云继续处于消失状态,卫飞扬则心无旁骛,如痴如醉的沉浸在杨致教授的诸项课业当中。

  皇帝似乎很忙,近期并未有所打扰,朝堂也是波澜不惊。

  这一日,皇帝散朝之后,照例与两位最信任的心腹老臣,致仕又起复的老太尉陈文远、首辅大学士王雨农在御书房议政。

  皇帝双眉紧蹙的问道:“着手裁撤府兵,扩大军垦,丈量田亩,减免赋税,强化盐铁衙门,加征商税……。雨农,诸事繁杂,哪一样都关乎国本,都少不得真金白银铺路啊!据朕所知,眼下国库用度吃紧,户部可支应得过来么?”

  王雨农为相辅政多年,自有一番沉稳气度:“回皇上,虽诸事繁杂,然并非条理不明。事分轻重缓急,地分远近贫富,税赋或减或增,均不可动摇国本一蹴而就,只能如和风细雨,徐徐图之。”

  “文瀚月前便已告知老臣,只要事关国用,他都已分别写具奏章细加说明。一旦皇上垂询,只需交代他公事房书吏呈上即可。至于国库用度,依文瀚之意,以量入为出为准则,似乎还稍稍留有应付突发水旱灾患的余地。”

  皇帝忍不住赞道:“文瀚真乃无双国士!——哦,今日应该仍是散朝便溜了。此后关乎大夏钱粮的具体细务,不必事事叨扰文瀚,尽量交与新晋大学士张谦去做。他原本就是户部尚书擢拔入阁的,想必也会得心应手,不至拖延脱节。”

  与杨致一样,王雨农与陈文远在心底也十分羡慕徐文瀚:年轻。尚未至而立之年,不仅思虑极为周密长远,更深谙进退韬晦之道。按资历、按年岁、按才具,上朝点卯之后便开溜的宰辅重臣,怎么都轮不到他徐文瀚啊!

  皇帝继而叹道:“文瀚料事长远,朕下一步铺排起来,心中也会少些愧疚,只是总觉得太过委屈了他。说来他也老大不小了,每日回府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大夏满朝高官显宦当中,也只有他的府邸最为朴素冷清。朕还听说,他府里除了一个厨娘与一个仆妇。竟然再无其他女人!”

  “朕想为文瀚撮合一桩婚事。今日既是议到了这个话头,你们两个老货都在,正好一齐帮朕想一想,哪家闺秀可为徐卿良配?”

  王雨农与陈文远互望一眼。一时无语。皇帝的意思说得十分明白,降黜徐文瀚已是势在必行。又担心这个精明透顶的年轻大臣心生怨念,想借赐婚的由头,加以笼络安抚。

  王雨农揣摩着皇帝的心思,沉吟道:“老臣倒是想到了一个人选。前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田老夫子的孙女。据说端庄秀丽,温良贤淑,颇有才名。若是皇上觉得合适,老臣今日便奉旨去与文瀚说合。”

  前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田祖德率先当庭出头为废太子赵恒鸣不平,皇帝为断绝拥护废太子赵恒的清流文人的天真念想,悍然下旨将田祖德罢官流放,永不录用。如今定下“对外求安,对内求稳”的国策,少不得要寻一个契机向文人士子示好。皇帝赐婚,首辅宰相保媒。将田氏嫁与年轻有为的宰辅大学士,已经是给足了他老田家面子了!

  皇帝满意的道:“如此甚好,那便有劳雨农辛苦一趟了。这等撮合姻缘的好事,宜早不宜迟。若是文瀚有意,朕明日就下旨赐婚。便将此事交与……交与杨致!”

  “呵呵,文瀚清贫,田家也并非殷富之家。杨致是公认的钱痨,当朝首屈一指的搂钱好手。这厮近来不是闲得无聊么?就交与他来操办,徐卿此生无忧矣!”

  王雨农与陈文远一想到杨致近日当面要求康王妃将礼物折现的传闻,不禁相顾莞尔。皇帝说得不错。这厮两位夫人产子之前,打死他都不会离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是为义兄做嫁衣,却是慷他人之慨。那小子定会不遗余力。

  议事顺利,皇帝心情甚佳。接着问道:“敲打金城、关中两地豪族一事,也该煞尾了。黄继先与郭培何时押解到京?将此二人交与何人主审为宜?”

  王雨农斟酌道:“老臣早先已发文与咸阳、金城两地知府打过招呼,五日内黄继先与郭培应可押解入京。若论把握适度且收效最佳,杨致乃是主审的不二人选。然杨致有爵无职,在外人看来未免太显突兀。依老臣拙见。此案是因废太子一案而起,而废太子一案既是由文瀚主审,那还是仍由文瀚主审为宜。文瀚头脑清明,只是脸皮稍薄。老臣斗胆臆测,两家仍会走杨致的门路。如此一来,收效定当不差。”

  说白了就是快刀斩乱麻的大敲竹杠,给关中、金城两地豪族一个严厉的警告,但又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狠。杨致有过主持大夏与突厥“和谈”的光辉典范,可谓珠玉在前,让人不想起他来都难啊!

  皇帝自然不会去捅破这背后的遮羞布,点头应允道:“那就还是由文瀚主审吧!文远,你可有事要奏?”

  陈文远应道:“老臣有两事要奏。一是接朔方讨虏大将军曾英明奏报,西突厥图邪可汗病重,已立王子索力为太子。然而图邪可汗子嗣众多,有实力与索力王子争夺汗位者,还有两位王子。索力王子已遣使向曾英明求援。曾英明不敢擅专,奏请圣裁。”

  皇帝稍加思索,郑重道:“此事说来还是沾了杨致那厮的光,于我大夏极为有利,疏忽不得。下旨册封索力为西突厥可汗,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朔方。命曾英明先行遣派两万精骑,前出朔方两百里驻扎备战。按两国之前达成的和约,与那索力王子谈妥价钱之后,拣选军中精干文吏为使,前往突厥王庭传朕册封旨意。”

  王雨农插言道:“皇上,请恕老臣多嘴。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命曾英明密遣数百勇悍之士先行潜入突厥,竭力保全索力王子性命。只要索力王子性命无碍,我大夏即可静观其变,待到三方争得头破血流,再择机出兵遣使传旨。”

  皇帝赞同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理当如此!”

  陈文远不由叹道:“还是雨农心细啊!皇上,第二事是接武威大将军耿进奏报,吴越国主遣密使前来军中接洽请降事宜。条件是纳国土,交户籍。只求就地封王,以守宗庙。”

  这个时候请降?早干吗去了?连你国库里的钱怎么花用,老子都想好了!还就地封王?做你妈的春秋大梦!

  皇帝冷笑道:“此时请降,焉知不是试探?何况吴越早晚都是朕的囊中之物。有何资格请降?不允!”

  陈文远附和道:“皇上圣明。不如批复耿进,怎么客气就怎么说,总归不允就是了。恕臣多虑,吴越国主十有**也会遣使与南楚接洽请降事宜。宁王殿下在襄阳、随州一线已与南楚对峙多年,刚刚奉召回京。副将杨耀接任宁王殿下不久,此时如命耿进向吴越开战,杨耀仓促应付南楚方面的压力,只怕会一时力不从心。”

  “你看着办好了。”皇帝揉着脑门道:“忙了一天,今日便到此为止吧!你们两个老货已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切勿过分操劳,有些琐碎事务要逐渐放手。新晋内阁大学士郭子光、于世杰、张谦,以及新任枢密院副使刘秉德,都是为官多年的能臣,不能只升官不干活啊!”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二人都是久历宦海、官至极品、人老成精的人物,听得出来,皇帝说的是真心话。二人若有半点贪恋权势、赖着不走的心思,恐怕早被赶回家去抱孙子去了。

  两位老臣退下后,皇帝满脸疲倦之色。喝了几口参汤,闭目养神片刻,又唤贴身内侍马成召金子善觐见。

  “小金,你那边给启儿暗中加派的护卫,他没有察觉吧?”

  一说到越王赵启,精明果断的金子善顿时犯了踌躇:“回皇上。越王殿下天资聪颖,对此是否有所察觉,恕臣愚钝,实在难以断言。”

  都说爹娘疼满崽。皇帝恍然一笑:“也不知那臭小子脑子里成天都在想些什么,行事往往出人意表,连朕都时常为之头痛不已。即便启儿有所察觉,依他的心性,想必不会为难于你。朕也不会怪罪,你只管放心去做。——当儿与敢儿这段时日都在做些什么?”

  “多谢皇上体恤。”金子善答道:“这段时日。二位王爷一如往常。除宁王殿下登门拜会杨致、康王殿下与杨致在城外偶遇之外,至今为止,二位王爷自奉召回京以来,与朝中文武众臣无任何交往。与襄阳、幽州方面,也仅各有一次密信往来。”

  皇帝皱眉道:“这两个小子还算识趣。骤然奉召回京,屁股难免刮得不太干净,与旧部偶有密信往来,也是意料中事。不过……怎地什么事都绕不开杨致?朕放任那厮赖在长安,看来确有必要。”

  金子善心知皇帝对杨致异常看重,他也对杨致十分忌惮,眼下与杨致非敌非友,实在没必要借机上眼药妄自树敌。

  很自然的把话题又说回到两位皇子头上:“宁王殿下极少出府,每日仍是仔细阅看最近几年以来的邸报,以及严加督查几位皇孙的课业。康王殿下则每日微服出府,街肆商铺无处不去,对百姓衣食住行的花费多有问询。”

  皇帝神情复杂的道:“朕在看着他们,他们何尝不是无时不刻在琢磨朕的心思?再晾得他们几天,朕自会令他们如愿。哦,还有吗?你接着说。”

  “还有一事,就是一个时辰之前在东市发生的。微臣刚接到密报,对其中详细情形还不甚了然,本想待到询问清楚,晚些时候再向皇上奏报。”

  “何事?”

  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金子善,此刻脸上却泛起一丝古怪的笑意:“康王殿下插手一桩街头纠纷,将两个泼皮凉拌之后,命随从押去了长安府。据说事发之时,杨致也在场。”

  “凉拌?”皇帝一口参汤噗地喷了出来:“你是说……敢儿当街凉拌了两个大活人?!又是杨致!好死不死的怎么哪儿都有你啊?”

  随即禁不住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朕知道敢儿的性情,从小就这个……这个老成稳重,甚是无趣,断然想不出这等异想天开的损招来!定是受杨致那厮挑唆!有意思,有意思!朕真的很想长长见识,大活人会是怎么个凉拌法?详加查探仔细之后,速来报朕!”

  就在皇帝为凉拌活人开怀大笑的时候,已经回府的康王赵敢正与心腹谋士李佐计议。

  李佐原籍有名的师爷产地绍兴,原本是个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四年前为求生计辗转流落至霸州,机缘凑巧被招揽至康王麾下。在短短数年间,能被颇具枭雄资质的赵敢引为心腹,显见虽不是什么好鸟,肚里却也有些货色。

  赵敢兀自忐忑不安的问道:“先生,万不曾料想会在东市碰上杨致,真亏他想得出来!今日之事,本王是否做得有些过分了?”(未完待续。)

  [文学库手机版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