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 第三百二十六章 技术决定命运

《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第三百二十六章 技术决定命运

作者:机器人零号 字数:3971 书籍: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

  这趟车出的尤为顺利,距离也很近,一路上风平浪静,只是车上没有病人,而是承载着病人希望的心脏器官,而且救护车后面没有死神追击,这让王鸽觉得有点儿不太习惯。

  装着器官的专用保温箱是塑料材质的,盖子为白色,箱子的侧面是橙色,上面写着“器官移植专用”,还有红色十字的标志。

  这箱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拎着走多多少少有些费劲,但是又不能随意放置。在救护车行进过程中,麦喆大夫坐在副驾驶之中,这箱子也一直抱在怀里,生怕有什么闪失。

  这颗心脏寄托两家人对于生命的希望。

  “待会你找个地方停车,跟我一起上去办理交接,交接的时候必须两个人进行,也要签字。”麦喆说道。

  王鸽点了点头,“咱们医院,心脏移植的多吗?”

  “一年也有那么二三十例了,现在技术成熟,基本上都很成功,达到了延长病人寿命的目的。在国内的三甲综合型医院,咱们医院这算少的了。”麦喆笑了笑,“现在人们的素质提高了,对于器官移植有了正确的认识,虽然捐献者变多了,但是永远是供不应求的。”

  “对了,人家说,器官移植之后人的性格会产生变化,这是真的?”王鸽突然问道。

  在很久之前他曾经看过一些新闻,说是人在移植了他人的器官之后,会附带该器官主人生前的一些性格和行为习惯,甚至还有记忆。

  有病人失血过多休克,在大量输入其他人的血液之后相当于全身几千毫升的血液全部都换了一遍,在病症痊愈之后,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之前的弱不禁风变成了力大无穷。

  这类的事情玄而又玄,给王鸽看的更是云里雾里,不知真假。

  “器官移植这类的事情,基本上要进行全身麻醉,输血,不论是麻醉剂还是缺血状态,都会造成身体条件的变化,而且在器官移植之后,某些激素的分泌也会紊乱,性格的改变准确来说应该是器官移植之后内分泌紊乱或者大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后遗症,不能完全归咎于器官来源本身。但是这类事情基本上没什么人研究,医学界也没有一个定论,研究也研究不出什么结果来……”麦喆笑了笑,居然还认真的给王鸽解答起这无厘头的问题来。

  “器官移植的最终目的是治愈疾病,延长病人的寿命,让其能够重返社会,后面的事情……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麦喆看了看前面的医院大楼。“咱们是不是到了?”

  “到了,准备下车吧。”说话间,王鸽就把车停在了雅湘附三医院急诊部的外面。几乎所有的医院内部都是通的,即便是从这里进入医院,两个人也能够抵达住院部手术室。

  麦喆推门下车,“跟我来吧,办完交接手续咱们就回去,这边儿的手术不用我协助。”

  王鸽跟着麦喆下了车。虽然是兄弟单位,王鸽也来过雅湘附三医院,但是跟这边儿的交集也仅限于急诊部,经常会按照就近原则把病人给带到这边来,进入急诊之后能看到几个叫不上名字的熟悉面孔。

  只是门诊、住院部门王鸽没怎么交流过,来这边甚至连个转院的任务都没有过,王鸽也从来没进入过住院大楼。

  倒是麦喆对这里熟悉的很,好像是经常来的样子。没等王鸽询问,麦喆就主动开了口。

  “刚毕业的时候我其实是在这里的住院部任职的,后来才被调入了雅湘附二。”麦喆笑了笑,提着箱子跟王鸽一起进入电梯,上了五楼手术室,找到了久候多时的雅湘附三主刀大夫,两个人是老相识,在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免不了叙叙旧,王鸽倒也是理解,并不觉得他们是在浪费时间,两个人大多数的交流内容还是有关于那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还有遭遇不幸的小女孩。

  当然了,平时这两个人都忙得要命,下了班休息还来不及呢,根本没空坐在一起好好说几句话,王鸽肯定不能催他们。

  主刀大夫让自己的实习医生把那颗心脏放入冷藏室保存,硬是要麦喆留下来一起参与手术,毕竟这种年龄较小的心脏移植手术比起成年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机会比较难得。

  麦喆何尝不想给自己增加点儿经验?可是无奈住院部跟急诊部一样忙,尤其是年后的冬季,一大批患有冠心病心梗的病人涌入心胸外科病房,还等着做心脏搭桥手术呢,光是今天下午到晚上就有三台手术等着他回去参加,实在是没有时间啊!

  虽然二人见面机会难得,但是交谈却也只是持续了十五分钟,大家都有事情要做,王鸽在交接手续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颗心脏……就拜托你们了。”在临走的时候,麦喆用力的握着自己之前同事的手说道。

  “放心!”那主刀的大夫也用力的跟麦喆握手。

  王鸽和麦喆这才离开了手术室周边,由于手术时间还没有到,病人仍旧在病房之中等待,他们也没有见到那先天性心脏病男孩儿的父母。

  但是他们知道,那对父母一定在焦急的等待着好消息的传来。

  “你感觉怎么样?”王鸽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那小男孩没见过,但是根据我那老同事的描述,除了心脏之外其他地方都很好,身体素质也不错,应该能承受得住体外循环的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调理已经达到了手术指标。女孩儿的那颗心脏十分健康,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瑕的,只要手术过程中注意细节,不出现意外情况,这颗心脏所携带的希望一定会在那男孩儿身上继续承载下去。配型匹配,心脏大小和供血能力都比较相符,如果手术成功,后期连异体排斥的药物都会少吃不少呢。”

  人们都说做手术要花钱,心脏移植要花钱,可是更贵的则是抗排斥药物,如果药物吃的比较多,每个月的开销要在三千到四千块钱左右,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额。

  少吃药,意味着手术效果更好,对身体的影响更小,花钱更少,术后的生活质量也就更高。

  麦喆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我的这个老同事,当年是首都医科大出来的,他的老师是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的老教授,先前他还在首都阜外医院待过几年,专攻心脏外科手术,爹妈身体不好,这才回了湘沙老家,要论技术水平,心脏移植方面我的确比不上他。这项手术在国内的成功率大概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一旦这个人接手,病人能够成功下手术台的几率应该能提升上那么几个百分点。”

  王鸽愣了一下,影响一项手术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病人本身的疾病严重程度、身体条件和素质、现代技术是否已经成熟等等,当然,也包含了医生的个人能力。

  一个优秀的主刀大夫能够在打开人体胸腔之前就制定好完整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手术开始之后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判断与操作,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也能够冷静的应对,最大限度抢救病人的生命,而不是把教科书上的东西生搬硬套。

  有很多东西,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更是需要一些天赋!

  不得不承认,医生与医生之间是有技术差距的,同样情况下的一台手术,技术好的大夫上可能会成功,技术不好的可能就会失败。而同样成功的情况下,技术好的大夫会将手术做的非常漂亮,刀口整齐缝合细腻,面面俱到,技术不好的大夫只能勉强成功。

  非常成功与勉强成功的差距,就是病人在术后能够活二十年还是能活五年的差距。

  这是医学现实,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做手术的时候非要迷信“专家教授”。

  水平高就是不一样啊。

  因此,一个医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手术成功率提升几个百分点,是一件十分牛逼的事情,算得上是顶级水准了。

  然而,这里所谓的成功率,也只是病人在结束了手术之后的治愈状态,而并不包括术后痊愈以后的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手术并不像其他的某些手术那样,在手术失败之后还能维持病人原先的状态,谋求其他的治疗方式。这种手术一旦失败,病人的生命立刻就会消逝在手术台上,完全没有任何措施可以补救。

  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一年内的存活几率挤进百分之九十,五年内存活是百分之七十左右,十年内存活则只剩下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十年以上的几率就更小了。

  只是这个心脏移植手术的效果跟年龄的关系也很大,一般来说进行移植的都是青壮年,或者是老年人,拉低了生存年限数值概率。而今天的这个病人年纪小,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手术之后如果恢复的好,理论上来说活到五六十岁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应该不会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

  两个人都坐在了救护车上,一边讨论着这件事情,一边驱车赶回医院。麦喆下午的第一台手术被定在了三点半左右,距离手术开始虽然还有接近两个小时,但麦喆必须赶紧回到医院,跟病人家属进行手术之前的最后一次谈话和病情告知,并且亲自检查病人的身体状态,发现异常马上终止手术进程。

  除此之外,在手术之前他也要再一次检查病人的病例、用药、之前的治疗还有各项检查结果,再一次确保之前已经制定的手术治疗方案没有错误或者纰漏。医生的工作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只是做做手术、看看病例说两句话就完事儿了的,这背后复杂的东西并不为人所知,他们有着自己的繁文缛节需要去做。

  但是这些东西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任何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病人在手术台上遇到危险。

  王鸽跟麦喆说得越是多,就越是觉得住院医生其实也不简单,他们都是社会精英,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虽然这个队伍里面存在着一些渣滓,一些废物,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群人所拥有的技术和进行的付出,跟他们现在所得到的回报是不相符的,就更别提那原本应有的尊重了。

  路程走了一半,王鸽的救护车开的比较慢,毕竟不是在执行任务,他关闭了警笛和警灯之后跟社会车辆没有任何区别,但估计再有个五六分钟就到医院了,车载通话器却突然响了起来。

  “这里是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雅湘附二编号0110,湘AGZ689救护车司机听到请回答。重复一遍,这里是指挥中心,听到请回答。”

  王鸽心里一紧,得,这是来任务了。可是车上的大夫并不是急诊大夫,而是住院部心脏外科的大夫,这任务能接吗?

  “这里是湘AGZ689救护车驾驶员王鸽,请说。”王鸽还是拿起了通话器回答道。

  “请汇报你的车辆状态及成员信息!”

  “车辆状态良好,油量充足,设备状态良好,药物充足。车上有驾驶员一名,雅湘附二医院住院部心脏外科大夫一名,请指示。”

  “好的。五分钟前接到报警,西北方向距你三公里处有一家发廊之中有人突发疾病,情况不明,需要救护车马上抵达现场。是否满足任务条件?”通话器之中的声音语速很快。

  “这……”王鸽看了看倒后镜里的麦喆,这个大夫下午还有手术要急着赶回去,可是从医院里再派车过去,可能又会耽误时间。人家麦喆是住院部的大夫,又不是急诊部的,能行吗?

  通话器的声音是通过扬声器放出来的,麦喆自然也听到了出诊任务的要求。

  “临床急救我也干过,虽然只是部门轮转,没出过车……但是具体流程也是知道的。来回也就半个小时,不差这点时间!”麦喆咬着牙点了点头,心想着本来就推迟了的午饭想要等到回来以后再吃,这下是别想吃了。

  “小王师傅,听说你车上没大夫的时候都敢接任务呢,更别说现在还有个正儿八经的大夫!”麦喆笑了笑,又说了一句。

  “那不是刚好碰上了么……”王鸽的解释显得有些无力。

  通常情况下,非急诊部大夫是不能出急诊的,他们对于车上的一些医疗设备虽然了解,但是不知道处置流程,药品放置的地点也不知道,出急诊容易造成麻烦。

  可是现在情况紧急,连指挥中心也管不了那么多规矩了,既然有车在外面,车上还有个大夫,还干过临床急救,那就更好了,总比浪费时间从医院里再调车要强上不少。

  见麦喆同意,王鸽也不在啰嗦了。

  “这里是编号0110,湘AGZ689驾驶员王鸽,收到出车任务,请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我的导航系统,我将以最快速度前往事发地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