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错穿三国 第三十八章 再谈刘备

《错穿三国》第三十八章 再谈刘备

作者:文飘过峰 字数:2652 书籍:错穿三国

  某峰明白了,原来求票是要加在正文之前才会有效果的。谢谢亲的粉红票票。继续求票求评求收藏。

  很快,黄老爹就从雷迅先前在刺史府埋下的暗线那儿知道了这件事。刘琦用这等小人行径算计女婿和自己这个挂名大姨父,他既好气来又好笑。这刘氏父子已然全成了扶不起的稀泥巴啊。想那刘表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却是英雄迟暮,廉颇老矣啊。果真是岁月不饶人。他越想越伤感,于是,提了壶酒来草庐找女婿扯谈解闷。

  “你舅父肯定会因此而恼你,就是对老夫也难免会说些怪话,贤婿想好怎么应付了吗?”黄老爹眼里精光点点,饶有兴趣的问着。

  诸葛亮摇头轻笑:“小婿是绝对不可能去帮大公子手足相残的。清者自清,时间能证明一切。”

  做大事者一定要能沉得住气,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显然,黄老爹很满意这样的回答。他没有选错人。

  “嗯,贤婿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了。如今虎父犬子,错在君侯哇。他这些年乐于守成,失了当年的锐气,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安逸了,以至于两个嫡子目光短浅,全担当不了大任。再这么下去,这荆洲只怕要易主了哦。”

  两人正长吁短叹的感慨万千,青松在书房外恭恭敬敬的朗声禀报:“亲家老太爷、先生,徐先生来了。”自从发生了上次的书房尴尬事件后,青松早就不敢再胡冲乱撞了。小家伙长脑筋了,做事越来越老练。

  黄老爹哈哈笑道:“徐庶的动作可真快啊。这才是第三天,那刘备刚刚脱险,惊魂未定的,他就急不可待的跑来当说客了。徐庶不错,贤婿你跟他好好聊吧,老夫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正好去观赏观赏你的竹阵。”说罢示意诸葛亮不要拘礼,自行起身离去。

  很快,徐庶乐呵呵的进来了。寒喧了几句之后,他直接切入主题,拱手致谢:“孔明兄,谢谢你仗义出手相救。我家主公才能安然无恙。”

  诸葛亮客气的摆摆手:“元直兄言重了。亮只是受大公子所托罢了。”

  徐庶惊呼:“难道你想投在大公子门下?”心想,刘琦前怕虎、后怕狼,性子优柔寡断,怎么能担当重任、做大事?诸葛亮不象是这么没眼光的人啊。

  诸葛亮眉峰高挑,轻笑:“亮要是这样的人,那只怕也难入得兄台的眼,又怎么能得到兄台的青睐呢?”

  见对方已经明了自己的来意,徐庶憨笑:“果然什么都逃不过卧龙先生的一双慧眼。我此番的确是来做说客的,想请你出山,与在下一起扶佐我家主公。”

  “是受刘皇叔之托吗?”

  徐庶摇头否认了:“庶不才,但也知道这事要是传出去了,孔明兄恐怕要惹上一身的躁啊。兄台大义,庶无以为报,又怎能随随便便的就说了出去?主公还不知道是兄台出手相救的呢。老实说,在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之前,我不敢自作主张的向主公推荐你。万一你无意于他,我岂不是自讨没趣!”

  诸葛亮只是一味颌首微笑,并不接话。

  徐庶已经明白了:诸葛亮根本就看不上刘备。但他还是不想放弃,恳切的说道:“其实主公算得上是名主。他心怀天下,为了完成天子的托付,百折不挠。面对曹操这个强敌,虽然势单力薄,却从不放弃。又宽厚仁慈,体恤民众,有容人的雅量。这些年,在他的治理下,新野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来投奔主公的仁人义士日趋增多。既然你不会出仕刘表,那为何不来帮我家主公呢?他也是大汉皇室之后,当今天子都尊他为叔父呢!”

  诸葛亮还是没有被打动。因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刘备的实力实在是太差。综合实力还远不如刘表呢。他连刘表都看不上,又怎么会选择这个更逊一筹的刘备呢?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和曹操这个强敌,光凭毅力和一腔热血是没用的。更何况,目前局势不明了,时间尚未成熟,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就冒冒失失的出仕,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

  他婉言谢绝了:“生逢乱世,亮只不过是一个农夫而已,只求能自保,多谢兄台的一番美意了。”

  徐庶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起身告辞。

  诸葛亮把他送出了竹林。

  道别时,徐庶指着那些新种下的竹子,神神道道的对诸葛亮说:“看来是我来的时机不对。我有种感觉,等这四周的竹林长得茂密了,我们说不定就会在新野见面。到时候我请你喝酒。”

  诸葛亮笑而不答。时事瞬息万变,什么话都不能说的太死。将来的事谁又能未卜先知呢?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许将来刘备会是个不错的人选呢。细细分析一下,他也还是有这方面潜质的。

  黄老爹吃过午饭后也回自己家了。走之前,他对诸葛亮的竹阵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诸葛亮躲在书房里画画写写的弄了几天后,又补种了一些新竹。

  可怜的秋姑小朋友方向感本来就很不好,在大家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能绕出先前的竹阵。现在又加了这些新的绕道。她迷糊了,经常迷路。

  青松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她解围,却又次次少不了抛下一箩筐的冷嘲热讽。

  在那个没有电视电影网络的时代,看这两个小家伙没心没肺的斗斗嘴,俨然成了草庐“开怀一笑”的肥皂剧。

  不知不觉,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江大嫂的精心指点之下,黄硕的针线活做得是越来越好了。诸葛亮已经换上了全新的秋装。全是黄硕一针一线亲手缝出来的。不过,手脚还是很慢。尽管她在心理上已经不排斥针线了,但还是不喜欢这种活,常常缝不了几针就呵欠连连,忍不住趴在几案上打瞌睡。

  诸葛亮心疼极了,总是说自己的衣服很多,够穿,劝她少做些,多休息。

  江大嫂说她这是累的。家里家外的全操着心,还要以雷迅的名义管理那么一大摊子的生意,能不累吗?看到黄硕小脸瘦瘦的,她一面揽下了绝大多数的针线活,一面使着江大牛去山里打了野味来给黄硕补身体。

  可惜,五六天的山珍野味吃下来,黄硕也没见长胖一丁点,脸色好象还有些黄黄的了,并且更加嗜睡了。

  秋分的那天早晨,江大牛很难得的打到了两只成年大雁。江大嫂嘴都笑咧了。要说补身体,天上飞的那可是远远强过地上跑的。她麻利的把这两只大雁收拾妥当了,准备清炖了给黄硕吃。

  黄硕看到那一大堆油光发亮、漂亮的大雁羽毛,心里一动,想到后世的文人著作和影视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总是跟一把羽毛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已经是初秋,天气不是很热了。但是,黄硕想搞搞恶作剧,不知道现实中的诸葛亮得了一把过了季的羽毛扇会是什么表情。真的会扇不离手吗?他会不会真的跟电视上演的那样羽扇轻轻一摇,脑瓜子里就层出不穷的冒出了那些美妙绝伦的计策呢?

  于是,她精心挑选了一些翅膀上的大羽毛洗净抹干,小心的用清香熏了除臭,又找来一些细细的铜丝和一小截硬木棍,按照后世的样式自制了一把差不多的羽毛扇,最后还小心的拿了剪刀做了一番修整。

  忙乎了近一上午,终于完工了。她把扇子藏在身后,溜进了书房,等跑到诸葛亮跟前才猛的把扇拿了出来:“咚咚咚等,看,喜欢吗?”

  诸葛亮只觉得眼前一花,就看到了一把很精致的黑褐色雁毛扇。他接过来细细赏玩了一番,试着扇了扇,习习凉风中伴着阵阵淡淡的清香,不觉神清气爽。呵呵,娘子只要不动针线,手还是很灵巧的。心里喜欢极了,爱不释手。

  他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乐滋滋的问:“是送给为夫的吗?真的很不错,扇出来的风还带着一股子清香。嗯,很舒服。”

  黄硕得意极了,呱呱的王婆了一把:“那当然,我可是特意用香熏过了的。”又把脸伸了过去,指了指自己的一边脸颊,“夫君不该奖赏奖赏吗?我弄了一个上午呢。”

  诸葛亮当即两眼含笑的“叭唧”吻了她一下。引来了黄硕一大串咯咯的银铃般的笑声。这已经成为两人之间常玩的互动小把戏。

  诸葛亮极其珍爱这把扇子。从此,他果真扇不离手,简直有点“扇在人在,扇亡人亡”的意味。慢慢的,他的朋友们见怪不怪了,仿佛那扇子是与生俱来,长在他手上的一般。

  当冬天来了的时候,黄硕问诸葛亮大冷的天为什么还要用扇子。他怔了一下,笑道:“呵呵,习惯成自然了。扇一扇,头脑更冷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