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云路 第七十四章 放手

《青云路》第七十四章 放手

作者:Loeva 字数:3557 书籍:青云路

   《青云路》最新章节...

  石明伦也发现青云了,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欲言又止,面露尴尬。

  青云也很尴尬,她不确定石明伦是否已经知道了太后的想法,但太后是跟石家太太打过招呼的,石明伦回京已有两三日了,兴许从石太太那里听说了什么也未可知。虽不清楚石明伦本人会怎么想,但青云是打算要让这门婚事黄掉的。

  可这里是龚家,众目睽睽之下,她又不好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扭头走人。撇开这桩婚事不谈,石明伦还是她的救命恩人呢。当初楚王太妃派人去锦东边境追杀她,正碰上她独自一人从野外逃回来,正要冲进村中报信周康刘谢等官员吏员被东秦人掳走之事,就有冷箭破空飞来,她却无处躲藏。当时虽多亏了曹玦明赶来拼命相救,但如果没有石明伦接应,又将行刺之人擒拿,光凭她和曹玦明两个,还真未必能逃脱他们的毒手,更别提查出背后指使之人是谁了。

  想到这里,青云的神色就放缓了许多,面露微笑向石明伦行了一礼:“石统领许久不见了,近来可安好?当年多亏你救了我的性命,若不是你,我现在还不知在哪里呢。”

  石明伦有些拘谨地揖手为礼:“不敢当,县主言重了。县主福大命大,石某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他顿了一顿:“况且当初真正救下县主的,是小曹大夫才对。若没有他及时赶到,等石某闻讯前去,只怕已经来不及了。”

  青云想起当年之事,嘴角翘了翘。就是因为曹玦明为了救她,连性命都不顾,她才会认为他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而将他身上其他的缺点都视若无睹了。

  青云收回思绪。微笑着望向石明伦:“石统领回京后一定高升了吧?今儿是来寻龚大人?我听说龚大人下朝后去了兵部衙门,眼下并不在家中。”

  “哦?是么?那真是不巧。”石明伦有些不自在地看了看青云的身后,那里是通往内宅的小门,“既如此,石某就改日再来寻龚大人好了。”正要转身离开,又停下了脚步,回头朝青云微微一笑:“请问清河县主,小曹大夫家住何处?当年蒙他好意,送了石某几瓶应急的药丸,十分便利。吃完之后再找别的大夫和药铺去配,药效却总要差几分。石某正想再寻他讨几瓶呢!”

  这话他还真问对人了,青云便笑说:“他如今就在内城安家。开了一家曹氏医馆,你只要找人一打听,就知道了。不过眼下他不在家,年前就回老家去了,可能还要过些时候才回来。你若想讨药丸。直接到他家医馆里买就行了。”

  石明伦揖手为礼道了谢,还淡淡笑道:“没想到县主与小曹大夫至今仍有联系,可见县主品性高洁,不忘贫贱之交。石某与小曹大夫其实也算是朋友,几年不见了,也想寻他叙叙旧情。锦东民风纯朴。交的朋友都比别处多几分真心,说起话来也少些忌讳。只可惜如今回了京城,这些老朋友们还不知几时才能再见到呢。”

  青云心中有些糊涂。他这是在暗示,他跟在锦东相识的人关系更密切些吗?可这是指曹玦明,还是指她?又或者,是指龚乐林一家?

  石明伦没有多说什么就离开了,临走前托龚家的管事转交一个小匣子去后宅。说是替石太太送给龚太太的,是几样补身的药材。等龚太太接到匣子。赶到前院时,他早已不见踪影了。

  龚太太见青云也在前院,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勉强笑道:“这石统领真是客气,上门总要送礼物,其实依我们两家的交情,何必讲究这些虚礼?”但说完了,又醒觉自己说话造次了,只怕会犯忌讳,脸色更难看了。

  青云没发觉有不对,笑说:“这不是石太太让他捎过来的吗?我也觉得相熟的人家之间,非节非寿非喜的,还要礼尚往来也太费事了,不过石家是世家,大约很注重这些规矩吧?”当初她过生日,御卫们明明不需要送礼的,石明朗也非要送她一个,可见石家最重这些礼数。

  龚太太笑得很不自然,拿话草草混过去了。青云也没多留,便告辞离开。龚太太目送她离去,再看看手中的匣子,不由得叹了口气。

  她去了融君的院子,把匣子拿给后者和姜五太太看:“明伦又给你送补身的药材来了,我方才匆匆瞧了一眼,都是融君眼下正用得上的,也算难得了。可偏偏这般不巧,他来时,居然撞见清河县主离开,两人还说了几句话。我问过下人,明伦并不曾多说什么,县主也只是谢他当年的救命之恩,不知是否知道太后的意思……”

  融君抬手想要碰那匣子,但指尖刚碰到匣面,便又缩了回去,接着她扭开头:“请舅母替我将这匣子还回去吧,我这里并不缺药材。横竖是没有希望的事,何必还要藕断丝连?若是叫宫里知道了,岂非有了不是?”

  “你这孩子!”姜五太太心疼地跺跺脚,接过匣子看了几眼,叹道,“难得你与明伦两情相悦,彼此又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若早早将亲事定下,也就没这许多烦恼了,偏你一定要等到仇人倒台才说婚事,他又要先禀过长辈,才会把好好的喜事变得如今这般。明伦心里已是难受,还要为你的病情操心,方才送来药材,你却只知道拒绝他的好意,他知道了,不知怎么伤心呢!”

  融君眼圈顿时红了,只是强忍着泪水,不让它掉下来:“如今伤心,也好过将来伤了前程。他是要与皇家结亲的人了,还念着我做什么?原该早些忘了我才是。若他早早忘了我,就不会在前院遇上清河县主了,万一县主起了疑心,我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龚太太叹了口气:“你明明是担心明伦,却只拿自己说嘴,当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真是糊涂人么?你放心,因遇见县主。明伦只说是来瞧老爷的,不敢多留,已是离开了。他是个知道分寸的人,不会说出不该说的话来的。”

  融君听了,安心之余,又有几分酸楚。理智上她知道石明伦不向青云透露二人的情谊,才是正确的做法,但情感上,她又难免多心,青云不知道实情。将来与石明伦结为夫妇时,就不会有碍了,石明伦是不是也想要娶青云呢?

  陈家早已凋零。石家也伤了元气,到如今不过只有寥寥数人出仕为官而已,石明伦还是个武将,若想重振石家,少不了皇帝的信重。先帝爱惜陈家血脉,但已经去世了,若石明伦能与当今圣上所亲近的堂姐结成夫妇,便又得了一份保障。这门婚事能带来的好处,哪里是她一个姜家孤女能比得上的呢?

  这么一想,她心中就如同刀割一般。过去三年多的时光里。与石明伦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都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来。

  已经到了该割舍的时候了。

  她咬了咬唇,抬起头来看向两位敬爱的长辈。眼中仍含着泪光:“他能知道事情轻重,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很好。清河县主是个好姑娘,心地善良。又热心肠,我从前常常对她不好。可她一听说我的婚事有碍,就尽心尽力地为我打听,明明她已经是宗室县主了,金枝玉叶,又得太后与皇上信重,可在我们面前,仍旧一点架子都没有……石统领能娶到这样的好姑娘,是他的福气。我……我祝愿他们将来能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这是真心话,我真是这么想的!”

  龚太太叹气不已,姜五太太再也忍不住,抱住融君放声大哭起来。

  青云对融君与石明伦之间的瓜葛一无所知,她回了自己的小宅子,已有宫中的嬷嬷等候多时了。原来是她两三日不曾进宫,太后想她了,御膳房今日做了新花样的点心,太后吃着好,就让嬷嬷给她捎一碟出来,又有几匹时兴衣料,花纹还可以,难得的是颜色极娇嫩别致,太后特地留下了,给了宝云两匹,剩下的四匹都给了青云,让她好生收着,让人做了新衣裳穿。

  青云知道这位母亲,虽然为人做事常常让人头痛,但爱子女之心却是满满的。她开始忏悔自己这几日没能多陪陪太后,便让人将衣料收下,尝了尝点心,然后亲自到小厨房去,做了两色糕点,一色藤萝花饼,一色玫瑰糕。

  这两色糕点都是用庄园近日送来的新鲜花朵制成,在民间不算稀罕,但宫中一年四季都只能吃到那几个老花样的点心,即便出了新花色,也只会在外形或调味方面下功夫,是绝不会用当季时鲜材料做的,以免皇帝或太后一时想吃,在不当季的时候为难御膳房。天下人总说皇宫里的吃食如何山珍海味,如何富贵奢侈,但在青云看来,宫里的人实在是有些可怜,吃的东西远不如民间品种丰富、味道齐全。

  眼下正值初夏,藤萝与玫瑰都是当季鲜花,这两色点心又是女儿亲手做的,太后吃了,应该会开心吧?

  青云忙忙将糕点用干净的食盒装了,亲自拿在手里,也不换衣服,就稍稍整理了一下衣饰,便让人套车,进宫去了。

  太后见了糕点,果然很欢喜,连吃了几块,赞不绝口:“青儿的手艺越发好了,这比你过年时做的那个煮饺子要强得多。”

  青云微微红了脸:“那是我听谢姑姑说笑话,一时听入了迷,把饺子煮过头了而已,馅儿和得还是很好吃的!”

  太后抿嘴笑着点头:“馅儿确实不错,青儿的手艺一向很好。”

  青云又羞又窘,索性扭过头去生闷气,其实也只是装样子罢了。太后心中有数,忍着笑吩咐谢姑姑:“把那两样点心另装一小碟,再添上几样慈宁宫小厨房里做的新鲜点心,给皇上送过去,告诉他,这是他姐姐亲手做的。”

  谢姑姑笑着去了,过了两刻钟回转,还拿了一个木匣子回来:“皇上吃了,说点心十分美味,县主的手艺果然长进了,比过年时的饺子好吃呢!”

  青云的脸又红了,装作生气地叉腰作茶壶状:“一定是谢姑姑告诉皇上的,不然皇上怎么这样巧,拿跟母后一样的话来打趣我?!”

  谢姑姑笑道:“当真不曾告诉,这是皇上与太后母子连心呢!”又呈上木匣子:“皇上说,有好点心,怎能没有好茶配着?这是云雾州进贡的上等好茶,说送予县主尝尝。若吃着好,只管向他讨就是。”

  青云接过匣子,打开闻了闻,果然是好茶,这才决定轻轻放过:“罢了,我是姐姐,不与小弟弟计较。”

  她陪太后说笑了一会儿,见太后乏了,便侍候对方睡下,想想自己无事可做,决定找皇帝聊天去。

  她正遇上了好时候,皇帝刚刚处理完一堆政务,正在罗汉床上摊直了手脚闭目休息呢。青云一进门就笑话他:“皇上平时在人前一本正经地板着脸,别提有多严肃了,就象个小大人似的,背着人却是这么个慵懒的模样!”

  皇帝懒懒地瞥她一眼:“皇姐也会说,是在人前正经了,如今殿里没有外人,皇姐又是至亲,还有什么可拘礼的?”

  “这话说得是。”青云只是说笑一句,并没有咬着这个话题不放。她在罗汉床旁坐下,凑近了皇帝小声说:“我有事要告诉你呢。”姜家的想法,还是跟皇帝打个招呼的好,但太后那里就不必多说了,说了太后也没有法子,徒增烦恼而已。

  谁知皇帝的反应却出乎她意料之外:“这么巧?朕也有事要找皇姐。”他坐直了身体,正色看着她,“石明伦已经回京了,母后的意思,想必已跟皇姐分说明白。不知皇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先前皇姐曾对自己的亲事有过想法,不知今时今日,是否仍旧初衷未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