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云路 第四十五章 到家

《青云路》第四十五章 到家

作者:Loeva 字数:3140 书籍:青云路

   《青云路》最新章节...

  周康之妻周王氏,原出身虞山侯府,是前任侯爷的庶女,自幼养在嫡母膝下。大概是对娘家的感情太深了,她为了王家的利益,在周康被卷入王家的官非后,不但不救丈夫,反而还要求周康牺牲自己,换取王家脱身。周康后来平安脱罪,其实是青云和刘谢的努力成果,也有乔致和明白事理、恩怨分明的缘故在,因此他绝不会对自己这位元配妻子存有半点好感。

  就连周王氏所生的嫡长子周棣,在关键时刻,也是站在外祖家一边,宁可亲生父亲倒霉的。周康连这个儿子都不待见了。

  若不是因为嫡长女周楠从头到尾都坚决支持父亲,不惜与母兄和外祖反目,周康很可能已经休妻了。但为了女儿的将来着想,他还是保留了妻子的正室位置,只是在岳家被除爵、妻子和长子回京后,便不再关注他们的生活。

  承袭虞山侯爵位的,是王家旁支族人,与嫡支关系一向不大好。周王氏的父亲与长兄先后去世,次兄王庆山又才能平庸,后来更是带着妻儿,卷了大部分的剩余财产逃了,王氏族人见嫡支已无力再起,索性找借口将孤儿寡母仅剩的一点产业也收回去了。周王氏的母亲和嫂子、侄儿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周王氏便将他们接到周家,收容下来。靠着周家的家财,他们的日子倒也算过得去,只是跟从前的富贵相比,差得太远了。更让他们难受的,还是社会地位的骤然下降,导致从前相熟交好的人全都变了嘴脸,几个小一辈的男孩子又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将来连个前途都难说,曾经是显赫的显贵公子。如今跟街边的小户人家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王家长孙读书天赋稍好一点,硬撑着去上学,却总是遭受他人的奚落与嘲笑,族人还要落井下石。

  所有的这些,周家仆人都告诉了周康,但他始终没有开口说什么,哪怕是他立下大功,传言都说他要封侯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没有过转变。他夫妻关系不好的事实已经是众人皆知了,周王氏也无法利用周家的势去给娘家人谋利。只能天天巴望着盼丈夫女儿早日回归,好面对面地用怀柔手段。

  青云派了人去盯周家,自然对周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只是周楠开口问,她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想到周楠马上就要到家了,总不能对家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免得被母亲和外家算计才好,便拣些自己知道的事说了说。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你们家内部的事,我在外头是不知道的,我只听说过一些传闻,是真是假我就不清楚了。”青云顿了一顿,“刚开始那几年,就是锦东战事起之前。听说他们在京里的日子不大顺心,你母亲接了你外祖一家到周家住,从周家拿钱贴补他们。结果被你祖母知道了,她派了人到京城大吵一顿,闹得很不愉快。后来也不知是怎么解决的,你祖母没再派人来过,但你母亲不再拿太多银子贴补王家。除了基本的吃穿用度,就是让你表兄跟你哥哥一道去上官学。不过……”她小心地看了周楠一眼。“你哥哥的名声坏了,功名被革,很快就被退学了,你表兄一个人在官学里撑着,家里又没了爵位,因此常常被人嘲笑为难……”

  周楠目光黯淡,勉强笑道:“哥哥从前真是太糊涂了,落得如今这般,前途已尽毁,却是何苦来哉。”

  青云忙安慰道:“他会想明白的。”心里却不怎么看好。周棣开始还曾经自暴自弃,终日饮酒,后来虽然稍稍振作起来了,帮着料理些家务产业,但实在算不上能干,还出过几次错漏。周康立功后,他心思又活了,想方设法搭上从前的权贵朋友,想要重得功名,或者是进入什么侍卫部门里,从武职晋身,还真被他结交了几个勋贵子弟,不过侍卫什么的,至今还没谋到手。

  青云尽可能委婉含蓄地将这些情况告知了周楠,周楠听得眼圈都红了:“哥哥这是做什么?父亲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眼泪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

  青云有些尴尬,忙提起了别的事:“对了,你家里是不是认识应天府府丞席大人?去年他曾经有意要将女儿许配给你哥哥呢。”

  周楠低头默默抹去眼泪,勉强笑了笑:“席大人本与我家没什么交情,但应天府尹却与我父亲是同窗,一向还算交好。这桩婚事我是知道的,是应天府尹觉得席家的三姑娘好,见我哥哥年纪老大还未成婚,便好意作媒,还事先写了信给我父亲。父亲说,席家三姑娘出身书香门第,虽是庶出,但自幼养在嫡母名下,教养极好,配给我哥哥这样无才无德之人,实在是委屈了。不过父亲并没有反对,还说若哥哥能得一位贤妻辅助,将来说不定能回到正道上来呢。只是不知为何,过了三个月,应天府尹便写信过来,说我哥哥与席家三姑娘八字不合,这门婚事只能作罢了,请我父亲不要见怪。父亲与我说起,还常常叹息哥哥命里没福呢。”

  青云吃了一惊,忙道:“你们知道的,跟我知道的也差得太远了,京里的传闻可不是这样的!”

  周楠讶然:“这是怎么回事?”

  席家有意与周家联姻时,周康已经立了大功,虽然周棣有不孝的坏名声,功名已革,前程暗淡无光,但嫁个庶女给他,却搭上周康这位能臣,并不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反正应天府丞是四品官,周康当时还只是个六品的通判,嫁个庶女给后者的嫡长子,又是没了功名的,也算是低嫁,周家应该没有立场嫌弃才对。席家请了上司应天府尹出面为媒,就是想要再增添几分胜算。

  但谁也没想到,应天府尹的太太跟周王氏提了亲后,周王氏还真的嫌席家三姑娘是个庶女了,又觉得周康既然已经立了大功,人人都传说他要封侯的,周棣成了侯爷的嫡长子。也就是稳稳当当的世子,还怕娶不到高门大户的女儿为妻么?虽然他犯过错,但周康是他亲老子,父子哪有隔夜仇?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儿子多哄一哄周康,周康一定会原谅他的,到时候一家人便又能回到过去的和乐融融了。

  不过周王氏虽然看不上席家三姑娘,但也认为席家是门不错的亲事,席家大姑娘与二姑娘都是嫁的实权官宦人家,应该对周家、王家有所助力。便跟应天府尹的太太说,想将联姻的对象从周棣改为她的娘家侄儿,也就是王家嫡长孙王路达。王路达既然已经失了爵位。就彻底成了平民,想要寻门好亲事不容易,若能娶到应天府丞的女儿,日后考中功名,仕途上就有了助力。周王氏没想过王路达配不配的问题。她觉得席家三姑娘只是个庶女,而王路达毕竟曾经是侯府的嫡长孙,如今还有周家在背后撑腰呢。

  应天府尹的太太简直是哭笑不得,心里清楚这门婚事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了,随便搪塞几句,便寻了借口告辞。事后席家知道实情十分气愤,又觉得周王氏曾经是侯门女,也许眼界太高、看不清现实也未可知。便又通过别人,向周王氏旁敲侧击一番,暗示这桩婚事是周康同意了的。谁知周王氏却油盐不进,反而开始为儿子寻摸别的婚事,而且看中的不是勋贵人家的千金。就是高门世家的贵女,还没有一个是庶出的。那些人家不知道她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见周康前途大好,虽然不大看得起周王氏,却也愿意与她虚与委蛇。席家见状,就知道事情不成,改而打起了周康庶子的主意,想着庶女配庶子,总该没问题了吧?

  周康的庶子周槐是侍妾所生,自幼与同胞妹妹一同养在周康老母跟前,当时还在乡下住着,据说已经考中了秀才功名。周王氏对这个庶子很是忌惮,当场就拒绝了,拒绝得很不客气。因当时还有别人在场,席家人自觉丢了脸面,就彻底死了这个心,请上司应天府尹写信给周康,再不提这桩婚事了。应天府尹倒罢了,他太太却觉得自己好心作媒,却得到这么个结果,就等于被踩了脸面,私下向人抱怨了好几回,这桩婚事的内幕便慢慢传扬开来。世人都笑话周王氏眼高于顶,连那些高门大户也嫌她母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肯再让她上门了,因此周棣的婚事至今还没有下落。

  周楠听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几乎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她哽咽着拉住青云的手,道:“好妹妹,多谢你告诉我,否则我还不知道母亲都闹出了什么笑话,将来出门见了人,被人背后耻笑,我还不知道原委呢!我只不信,我怎的就这么命苦,摊上这么一个母亲!”

  青云只得好言安抚她:“你也不必太担心了,她就是没在你父女两人身边,所以有些看不清形势,周大人和你现在回了京城,有事多多提醒着她,她应该不会太过分的,如果她真的太过分,有周大人在,也会阻止她的,不是吗?”

  周楠含泪低头不语。

  青云又安慰了她好一会儿,便听得外头车夫禀报:“快到家了。”青云本来就只打算出城迎接众人,却没打算今天上周家拜访,忙叫车夫停车:“我要走了,过两日你们收拾好了,我再上门找你说话。”周楠忙拉住她:“进门坐一会儿,喝杯茶吧?什么事这样急?”青云只得实话实说:“今日过节,太后要我进宫陪她呢,都快到饭点了,我本来该早点过去的。”周楠闻言吓了一跳,不敢再拦她:“你去吧,过两日千万要来看我。”

  青云笑着给她说了温郡王府后街小宅的地址,让她有空过来玩,便下车了。杏儿早就叫人将马车驶了过来,跳下车扶青云上车。忽然间,周府中门大开,仆人鱼贯而出,一名老家人带着一众仆从婆子迎了过来:“见过老爷,老爷、姑娘一路辛苦!老太太到京城来了,这会子正在前院等着老爷呢!”

  当下周康、周楠与青云都大吃了一惊。周母居然从乡下进京了,这事儿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

  ps:

  (有点少,咳……祝大家中秋快乐,人月两团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