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秋小领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夕阳下的狂奔

《春秋小领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夕阳下的狂奔

作者:赤虎 字数:5561 书籍:春秋小领主

  面对齐灵公的无耻,大子光忍无可忍,跳了出来责问父亲:“君父,我们前军已经跟晋国人接触了,按赵武子的攻击速度,他明天会连续发起攻击,君父现在打算走……我们的军队交给谁统领?”

  齐灵公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说:“啊呀,我的儿子长大了,也能够独当一面了,真是勇气可嘉,好吧,既然你强烈自荐,这场战斗就由你指挥,寡人这就动身去国都,替你组织粮草,筹备补充部队。”

  大子光愤怒欲狂,他抽出剑来,挥了挥,看着茫然瞪大眼睛一脸天真相的齐灵公,他怒火无法发泄,转身一剑刺死了齐灵公的战马,砍断驾车的马缰绳,大喝:“父亲,你年年念叨要取代晋国的霸主地位,这场战争是你挑起的,现在双方已经打起来了,决战就在这两日,你怎么能转身回国都呢?

  况且,敌军行动如此迅速而暴烈,其目的不在于占领而在于抢掠财物,他们不久就会退兵的,您怕什么呢?常言道:国君死社稷。国君作为社稷的主人,面临入侵是不能投降与逃跑的,否则必将丧失国人的支持。现在两军正在相持,您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再等一等!”

  齐灵公大笑,他一点都不介意自己的儿子刺死了拉车的战马:“我儿子真长大了……夙沙卫,把我的虎符全部交给大子光,我坐你夙沙卫的战车走——我儿子真聪明啊,我坐自己的马车太显眼,我儿子特地杀了我的战马,暗示我坐夙沙卫你的马车——安全第一啊。”

  大子光无话可说,他眼睁睁的看着嬉皮笑脸的齐灵公爬上夙沙卫的马车,一路向山腹狂奔,马车扬起的烟尘很孤独,不久,就在强烈的山风下,车辙的痕迹吹的了无痕迹。

  夕阳西下,一片苍茫大地,真干净。

  大子光多年来一直代表灵公参加晋国组织的盟会、战争,对晋国人的虚实、秉性、手腕认识深刻。但他没想到,自家君父平时嚣张地叫嚣要与晋国人做生死对头,临了……大子光哽咽了片刻,反身问晏婴:“我记得晋国的赵武子常说一句话,似乎跟当前的情形很贴切。”

  晏婴吃力的咽了几口吐沫,回答:“他常说:‘虽然世事不如人意,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大子光抽抽噎噎的说:“君父跑路了,生活还得继续。”

  晏婴建议:“那就撤兵吧!晋国人攻势强劲,气势咄咄逼人,我们已经失去了壕沟的防御,临壕营寨也被晋人夺取。在这荒野中,我们站不住脚,而晋人野战天下第一,连楚国人都害怕与晋国人野战。不如我们连夜退却到附近的城市,而后依靠城市坚守,消磨晋国人的士气与粮草。”

  大子光勉强点点头:“我听说晋国人今年遭到了旱灾,因此他们的军粮并不充足,如果我们能守住沿线的城市,也许晋国人粮食吃光了就会主动退却……”

  齐军在商议对策,这时,晋军大营中,也出现微妙的变故——元帅荀偃拒绝参加军事会议,并拒绝接见晋国官员,副元帅范匄无奈,只得召回前军的赵武,商议应对这种变故。

  国君的宠臣乐王鲋向赵武解释:“邾国国君(邾悼公)与鲁国国君(鲁襄公)已经按照约定各自出兵,我们需要给他们重新划定边界——这事只能由元帅出面主持,但元帅不愿意见人,我等无可奈何,只能召回上军将,或许上军将前去探望,元帅能看在亲情的份上予以接见。”

  赵武不悦:“之前我们不是商议过了吗,为了惩罚邾国,邾国必须被灭国,国土并于鲁国,并将邾国国民搬迁至黄河南岸,紧邻我在黄河南岸的领地……怎么,你们又允许邾国复国了?我在前方正在步步紧逼齐**队,你们把我特意叫过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吗?”

  乐王鲋不能回答,范匄尴尬的插嘴:“邾国国君还算是恭顺,我一时不忍心,随口答应了他复国……”

  赵武马上明白了,范匄的贪婪使他变更了计划,他一定是收了邾国国君重贿,觉得让邾国复国,从此他也有了一个钱柜,而鲁国跟赵武关系太好,鲁国不是他范匄的钱柜,范匄认为没必要过于在乎鲁国的意见。

  赵武纳闷的是,鲁国对于邾国复国的事情,居然没有反对,但转念一想,他也就明白了:鲁国是个特别讲究礼法秩序的国家,看到同是国君的邾悼公四处流浪,觉得兔死狐悲,加上鲁国人一时之间没有能力控制邾国的领土,所以他们默许了邾国的复国……

  精心策划,沦落到一场空,赵武有点气恼,他不再理范匄,昂头向元帅大帐走去。

  荀偃(中行偃)门口守卫的中行氏士兵都认识赵武,他们没有拦阻,赵武撩开帘子走进荀偃的帐篷,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一名两眼凸出,满脸赤红的老人冲他点了点头,赵武吓了一跳,连忙问:“元帅,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荀偃牙齿咬着咯咯响,脸上的肌肉不停的跳动,他竭力控制着呼吸,回答:“我病成这个狼狈样子,本不打算见外人,你来了正好,人都说你力大无穷,借你的刀一用,请你劈开我的脑袋,看看里头究竟有什么?”

  赵武按住了腰刀:“元帅,何至于此?”

  荀偃又喘息了片刻,答:“这几天我头疼欲裂,一闭上眼睛就梦见厉公那个死鬼过来讨债,哼,那死鬼,活着我都不怕,死了却来缠的我不能安眠,看来巫师说得对,我这次真的要死了。”

  赵武细心打量了一下荀偃——两眼珠凸出眼眶外、头疼欲裂,以及面红耳赤,这些似乎都是高血压症状,关鬼神何事?

  但这是春秋,跟春秋人无法解释高血压病症,而且他也实在记不得该用什么药物缓解这种病重,只好勉强安慰说:“元帅,前线的战事正在顺利进行,此时此刻,你可不能倒下啊……既然元帅病了,就不要勉强自己,心绪放平静点,多多休息,也许过几天就好了。”

  荀偃点头,他随手递过来一卷文书,回答:“范匄再三请求,邾国复国的事情我已经答应了,这是我为他们划定的疆界,你把文书送出去,命令邾国、鲁国按照计划从南线开始进攻——齐军的主力被我们吸引,这两国不会遇到大的抵抗,让他们尽量放开手脚,尽可能多的占领齐国的土地,以便壮大自己。”

  赵武叹了口气,他接过荀偃递来的文书:“元帅不必过于操劳了,军务上的事情有范匄,前线的事情有我,元帅还是多多休息吧……”

  荀偃倔强的挺直了身子,叮咛赵武:“此刻大军已经摆开,战斗还在继续,武子,你出去之后不要把我的病况告诉外人,如果我死了,请你们暂不发丧,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打完,然后才考虑替我发丧——我们晋国动员了如此庞大的力量,百姓已经疲惫不堪,这次出兵必须达到战略目的,否则,我宁肯安葬在此地,也绝不愿意你们因为我而停止战斗。”

  荀偃说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痛让他的脸庞扭曲,他轻轻的呻吟了一声,用手扶住额头。

  赵武见到,伸手打算搀扶,荀偃打落赵武的手,厉声呵斥:“快滚出去,你不是正在与齐军交战吗,怎么突然返回,快滚,赶快给我回到前线,履行自己的职责,继续追击齐人。”

  赵武后退一步,神色郑重的整理铠甲,向荀偃毕恭毕敬的施了一个军礼,这一刻,这位现代宅男真的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他那坚硬的心,他眼眶含着泪水,哽咽的说:“遵令,我的元帅!”

  赵武一转身,荀偃马上又喊住了他,他稍作停顿,等呼吸平静了,他用平静的语气举起了元帅军符:“武子,把我的虎符交给范匄。”

  赵武低头出了大帐,站在帐门口,他喘息许久,举起虎符,神色平静的告诉范匄:“这是元帅转交你的虎符,从这一刻起,我听从你的命令。”

  范匄脸色一喜,他犹豫了一下,马上不加掩饰的拿过象征元帅权威的调兵虎符,冲晋军将领展示一下,而后他一边忙着将虎符揣进怀里,一边随口询问赵武:“武子,你有什么建议?”

  赵武马上问:“莒国国君呢?我需要他。”

  范匄敷衍的说:“现在大家都忙着抢地盘,莒国国君,一个亡国之君,有什么兵力帮助我们?”

  赵武坦然的盯着范匄的双眼,直到范匄错开了眼珠,他不容置疑的接着说:“我马上传令位于甲氏的赵兵渡河,而后用这支兵力护送莒国国君回国登位。”

  乐王鲋轻轻捅了捅范匄,范匄机灵,马上回答:“好吧,如你所愿。”

  赵武拱手:“那么我打算回前线了,副帅还有什么吩咐?”

  范匄连忙回答:“刚才你去见元帅的时候,郑国国内来人了,说是楚国人出兵郑国——你怎么看?”

  赵武沉思了一下:“郑国人不能撤军,我听说郑国国内的防御有子产负责,我对子产充满信心,希望郑国的军队能信任子产,另外,他们也应该相信,楚国已经没有力量挑战我们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属于我们。”

  楚国确实没有力量挑战晋国了,这次出兵,楚国君臣的意见并不一致。当晋国出兵齐国的时候,狂妄自大的齐灵公其实并没有与楚国沟通,反而是楚康王听到了联军北上的消息,他催促楚国令尹子庚出兵,子庚断然拒绝。楚康王怒了,派豚尹(官职)杨宜向子庚传达意见。

  杨宜以楚王的身份,言辞恳切的游说子庚,说:“咱楚国建立至今,从没有国君三年不打仗的,所以我楚国灭国无数,有了现在的疆界。如今轮到寡人主政了,国人都说:不谷(康王自称)主持国家,而三年不出兵争霸,死后恐怕不能用与先君一样规格的葬礼下葬了。

  如今,不谷即位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国家军队不出门作战,大家都以为我只求安逸而忘记先君的宏图大业了,这是寡人的羞耻啊。再这样下去,寡人用什么葬礼下葬呢?所以,寡人希望执政您再考虑一下,到底该怎么办?”

  楚康王话说的很严厉,子庚听完后,叹息说:“君王难道是说我喜欢安逸吗?我是为国家利益着想啊!”

  于是,子庚对使者杨宜稽首,回答:“现在诸侯与晋国关系正好,请让我先试试看吧,如果我进行的顺利,国君再亲自出击;如果我的进军不顺,就收兵回来,这样可以无害于国家,国君也不至于蒙受耻辱。”

  于是,子庚帅兵进发到汾(在今河南省许昌县南),假装进行军事演习的样子,等待郑国内部因国内空虚而出现动荡,再浑水摸鱼制服郑国。

  郑国是老牌投降国,赵武的建议正中范匄下怀,他顺着赵武的话回答:“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能放郑国的军队回去。郑国人一向摇摆不定,他们回去了,我们恐怕要失去对郑国的控制了。而楚国人其实已经没有实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了,只要子产能够坚守,楚国人其实对郑国并没有办法。”

  话不投机半句多,赵武冲范匄点了点头,拱手告辞:“副帅,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请让我先返回前线,齐国的军队有撤退的迹象,而我骑兵是最方便追击的,请允许我携带莒国国君回到前线,以便随时把莒国这枚棋子用上。”

  范匄摸了摸怀中的虎符,答应说:“莒国的事情,任由你处置。”

  出了晋军大营,赵武一路阴着脸向前线赶路,齐策问明情况后,分析说:“主上听说过蛇吞象的寓言吗?我听一个吴国人给我讲过他看到的情景……

  齐国现在仿佛就像一头大象,而我们赵氏就像一头蛇,只是这大象的身躯过于庞大,我们这条蛇想一口吞下,独占齐国领地,当然会引起卿大夫的不满,尤其是范匄。

  范匄以前是齐国的外交代理人,这次战争,打击的又是齐国,利益受损的是范匄;而鲁国、卫国与我们关系好,许国几乎是我们的附庸了,征讨齐国的利益被这几个国家占据,利益受损失的范匄自然不会满意,他扶持邾国也是可以想象的。不过,毕竟我们没有受损失——这次,调遣我们部属在甲氏的附庸以及家族武士参战,帮助卫国拿下祝柯(济南),我们还能在卫国附近扎下脚跟,而许国也实现了在黄河南岸的扩地,今后我赵氏就可以从西北方向直接威胁齐国人。

  另外,莒国国君毕竟由我们扶持,虽然我猜测莒国国君并不能站住脚,他很快会在齐国的打击下重新覆亡,但我们扶持莒国复国的意思,纯粹是想给齐国添乱,等到齐国重新把莒国拿下,估计我们也在黄河南岸站稳脚跟了,那时,齐国想把我们撵出来,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这次征讨齐国,我赵氏才是最大的获益者,主上还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赵武勒住马缰,站在黄河边上扭头眺望晋军的大营,他神情忧伤:“元帅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元帅一旦去世,我们就要撤军,那时候,我们的战略企图恐怕无法实现了——我们的时间不够了。”

  齐策一声轻笑:“主上不是把莒国国君带上了吗……”

  齐策挥了挥马鞭,指了指随同赵军行动的莒国国君——那是一个畏畏缩缩,浑身没有半点贵族气质的人。也怪齐国人当初下手太狠,他们攻破了莒国国都之后,把莒国宗室所有的男丁都屠杀一空,这名莒国公族里的人,还真不知道范匄从哪里找出来的,赵武都有点怀疑,没准这厮是范匄从街头随便找来的一名“群众演员”。

  这位莒国国君也确实是群众演员的料。作为一位“国君”,看起来地位很尊贵,但对莒国这种强国旁边的绿豆小国来说,他们扮演的角色只能是类似路人甲一般的“群众演员”,至于他们表演的好坏,也无人在意。

  齐策指着莒国国君,轻笑着说:“主上不是把莒国国君要来了吗,那么,即使郑国撤军,导致联军不得不撤退,我们也有了留下来继续战斗的理由——因为我们要护送莒国国君回国!还有什么理由比这更好?”

  赵武神情严峻,齐策微笑着替赵武分析:“主上是担心范匄回国后,在卿位升迁上做手脚——请主上放心,副元帅的位置铁定是主上的,谁都拿不走。

  我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目前国内八卿,论到实力,只剩下赵、韩、魏、栾、范。目前国内主持事务的是上军佐韩起,他绝对支持主上顺位升迁为副元帅,至于栾氏,他们或许反对,但我听说范匄的儿子范鞅已经回国,即将抵达中军,任中军司马。范鞅的出奔是栾黡闹出来的,现在范鞅回来了,一定会报复栾氏。栾氏的反对只会更加坚定范匄利用主上的决心。

  至于魏氏,魏氏虽然与栾黡关系密切,但魏氏在卿位上待的时间最短,他们的意见不会受到范匄的尊重,况且他们与栾氏关系越密切,越会受到范匄的记恨。

  细细数起来,主上现在手上还握有智氏的力量,韩氏又是我们的铁杆支持者,晋国八卿位中,主上占了三个,中行伯去世后,中行氏需要重新回到卿位上,也需要主上的支持,这样的话,我们等于有了四个卿位的支持,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范匄能忽视吗?所以,无论主上会不会随同大军一起回国,范匄都会留下副元帅的位置。”

  停顿了一下,齐策继续分析:“如果联军撤退后,我们坚持留在齐国国内,是否可行呢?我认为别人也无法反对——主上曾经进入元帅荀偃的军帐中,与元帅密谈,依荀偃那个倔强的性子,不彻底征服齐国,他是绝不会罢休的。我们渡黄河的时候,荀偃乘御起誓,誓词大家都听到了,主上坚持不退,就说执行荀偃的命令,依我们与中行氏的亲戚关系,别人只会赞扬我们继承中行氏的遗志,绝不会指责我们的。

  另外,中行伯去世,联军撤退,晋国的卿位会出现变化,主上不关心卿位的升迁,只一心完成中行伯的誓愿,别人只会赞扬主上的坚定。还有,我们替莒国国君复国,这可是让其他国家国君齐声赞扬的好事,待在齐国身边,谁不担心有一天会丢掉自己的国土,而我们晋国向天下表明,只要我们霸业稳固,我们不会亏待自己的盟友,我们不会允许别人践踏春秋规则,这样的事情,别国只会大书特书,如此一来,我认为这件事值得坚持。”

  赵武这时嘿嘿咧嘴笑了:“齐策,我发现你有范匄的潜质,明明咱们攻伐齐国,扶植了一圈自己的势力,设立了一圈赵氏的钱柜,你却能从大意上把这件事说的崇高理大,我就喜欢你这种说法。”

  稍停,赵武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叹息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当元帅的潜质,瞧瞧,我这身板,长的像元帅吗?”

  齐策赶开附近的侍从,微笑着赞同说:“攻伐齐国后,我赵氏的势力越发庞大,从此之后,我赵氏就是晋国第一卿族,今后,主上不担任元帅,谁敢担任元帅?”

  赵武跃跃欲试:“那么,就让我们冲齐国下手吧。”

  晋军大营中,范匄正在严厉的回答郑国君臣——这次,郑国六卿中,子矫、伯有、子张辅佐郑简公跟随晋国伐齐。范匄严厉的说:“郑国朝晋暮楚十余年,想必你们也深受这种摇摆不定的苦楚。这次,我希望你们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瞧见了吗,邾国君肯认罪,我们允许他复国;莒国紧紧的跟随我们,我们特地派遣了上军将赵武子护送他回国。这就是我们的霸主气概,跟着我们走,哪怕你们亡国了也没关系,有我晋国在,我们帮你复国。

  况且,郑国的形势并没有恶化到即将亡国的程度,楚国前几年被我们攻入国境,扫荡方城,他们没有敢出击,说明楚国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这次他们来的军队也不会多。

  而你们国内游子展、子产留守,这两个人都特别能干,只要郑国横下一条心来尾随我们晋国,能坚定的避城守卫,楚国人占不到更多的便宜。即使郑国在这期间受到损失,也不怕,你们的大军在这里没有损失就行。

  有军队就有一切,齐国人的主力已被我们击退,齐国遍地的农夫就是你们的战利品,只要郑国人有能力,随便去抓,相信这份收获足以补偿郑国的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