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75章 赶车进城

《被雷劈回小时候》第75章 赶车进城

作者:独舞娃娃 字数:3073 书籍:被雷劈回小时候

  余明月知道,她如今太小,所以她爷爷不会把她的话听进心里,可如果进市区卖菜的建议是陈明亮局长提出来的,或是被陈明亮这大局长给认可了的,她爷爷定会照办。

  “陈叔叔,你说,如果我爷爷他们每天赶大客车进市里卖菜,这样能行吗?”几经思量,余明月装做一脸好奇的样子,问起了陈明亮。

  “进市区卖菜?”陈明亮有些吃惊,看向了余志清夫妻:“小余你们打算过要进市区卖菜?路过门口的长途客车有合适进城卖菜的?”

  余志清还有些愣神时,孔小玉瞬间醒过了神:“喔,陈大哥,是这样.......”

  孔小玉把她家门前进城的客车时间都说了一遍,又把早前余明月劝她时说的那些安排细说了一次,只不过孔小玉并没说出这些都是余明月无意间提起的。

  并不知道真相的陈明亮,此时对孔小玉有些刮目相看了,眼神里也透出几丝钦佩之意。

  “嗯,经小孔这么一提,我倒是觉得这办法可行了。”陈明亮转而细说起了他对市区情况的一些了解,还细数出了余明月没亲眼见过的几个市区菜市场情况。

  他对孔小玉说想到棉钢集团家属区门口摆菜摊的事,很是赞同,并一一细数起了可行之处。

  “......总的来说,你们中午后进到市区,到渡口桥北棉钢那片生活区摊摆,是要比进哪个菜市场摆好,毕竟如今菜市场都是上午那阵热闹,下午就都收摊了,会去买菜的人也不多。时间晚了没事,过了桥南来坐中巴回区里,花两三块在那长途车站旁的旅馆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回来收菜时间都很合适。”

  听陈明亮如做报告一般,把每个步骤都分析清楚又做好恰当的安排,余明月很是高兴的轻笑起来时,另外五人更是激动起来,余志清和孔小玉就更不用说了,连声道谢。

  面对夫妻两人的感谢,陈明亮高兴的同时,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哟,都是小孔你们自己想出来的主意,我最多只算是个顾问摆了,可当不得你们这么感谢,看着你们能过得好,我们三家人都为你们高兴,你们再这样,真就太见外了。”

  “可是,可是我爷爷不会同意呢。”余明月突然间冒出的话,让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

  孔小玉快速的扫了余明月一眼后,不愿去多想,直接看向了陈明亮:“陈大哥,嘿嘿,我公爹有些固执,我们没念过什么书,说话有时也不太靠谱,这事还得麻烦你跟他分析分析,他一定会听明白的。”

  接触过两次,陈明亮就觉得余天周是个很开明,又见过些市面的农村老人,听孔小玉提出这要求,他也只是一愣,就爽快的应了下来。

  六点多钟余天周灌好菜水回家时,陈明亮就把早前那些话与余天周分析了一遍。

  一听连局长大人都觉得进市区卖菜有“钱途”,余天周只一细想了陈明亮分析的那些事,高兴的就应了下来,准备明天就收上些菜,进大城市里去试试水。

  这次的晚饭有些不同,余天周竟是让把饭菜摆到了堂屋中吃。

  余明月知道,她家只会在年饭时,才从灶房里端菜饭到堂屋中吃,一是灶房离着堂屋里有二十几米远,平日难得麻烦;二是这里的乡下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家里来了亲近又尊贵的客人,饭必须摆到堂屋里才算最高礼数,得让贵客与祖先们在吃饭时照个面。

  所以这里农村办红白喜事,一餐摆起十几桌或是数十桌酒席时,亲族中辈份最高的贵客,都是坐在堂屋里面一桌或是两桌进餐。

  看到家里如此“礼遇”四个贵客,余明月心里有些好笑。要是四个客人知道这是要让她们被余家的祖先认识,怕是要吓得吃不好这顿饭了。

  一盆三鸡汤(干鸡枞+公鸡+箐鸡),两土碗泡辣炒鸡杂,一小盆小白菜煮鸡血汤,两土碗番茄炒鸡蛋,两土碗凉拌秋黄瓜。

  晚饭虽没猪肉,可也算是丰盛。

  余天周拿了三副碗筷,把两种肉菜和番茄鸡蛋各装了一点,又在一只小酒杯里装了口高粱白酒,慎重的摆到了长长的神桌上,又在神桌上的香坛里都各上了三柱香,这才招呼着众人围坐下吃饭。

  乡下的习俗,四个客人都多少知道些,可这不年不节的余天周却祭起了祖先,四人都有些疑惑,却也没多问,直接依着招呼,坐到了桌前。

  只是陈明亮却时不时打量一下明显在忍笑的余明月,一时间有些好奇起来,打了主意准备下周一上班时,找个农村的同事打听打听乡下的这种习俗。

  有酒有肉,不管是农村的媳妇两个女人,还是城里的三个老太,都是能喝上几口的,一时间席上是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五个年过五旬的老人喝了两杯后,更是亲热的讲起了早些年各家的旧时,虽然有时不免伤感,却也因那种惺惺相惜的情绪,更加深了几个老人间的感情。

  天黑好一会儿席才散了,陈明亮酒量不错,又特意的没敢多喝,下了席也不多坐,决定要早些赶回城,省得王、刘两老太的家人担心。

  这次孔明英可不是一般大方,不光给三家人各收整了一袋五十斤左右的大米,还给三家人都各拿上了10只鸡蛋、10斤松子、10斤炒锥栗、几捆各种蔬菜和一小蛇皮袋青椒、黄瓜、豇豆、番茄, 就连上次被三家人拒收过的大红鸡,也被她这时才从鸡圈里给抓了过来。

  余明月看得是张口结舌,心里还生出丝隐隐的心痛,几次欲言又止。她奶奶今天抽筋了?绝对是抽筋了!

  又是一阵推让,许是感情真的升温了,三只大红公鸡还是被拒绝了,但其它的几种礼物四个客人并没多推,感激的收了下来,装好车后,才是依依不舍的道别离开。

  听到大人间说下次还会有更多人来时,余明月看着冒着尾气离开的小吉普车,久久回不了神。

  还来?还有更多人要来?别来了吧,家里这么穷,可真是伤不起啊。

  “小月,小月,小月啊!”孔明英久喊不见余明月应声,哭笑不得的几步上前拉起了余明月:“唉~你这孩子发什么呆呢,快回家,奶奶给你试新衣服去。”

  “新衣服?我没新衣服啊。”余明月还是没回神。

  孔明英脸上苦涩之色一闪而逝,很是高兴的笑了起来:“呵呵,以前没有,今天有了,还有三套喔,衣服裤子整三套,连鞋都是三双,还是带着蝴蝶花、兔子花、狗熊花的小皮鞋,不光你有,就连我们......”

  看到她奶奶讲得眉飞色舞,余明月终于明白,她奶奶并没有抽筋,只是今天实在收了三家贵客太大的礼,她奶奶在“回礼”而已。

  只是这礼,回得怕是有些太不相称了吧~

  想到那明显是突然起意,才从鸡圈里抓出来的三只大公鸡,余明月有些脸红起来,不光是为她奶奶,也为她自己觉得脸红,毕竟刚才她......

  脸红着的余明月,在看到堂屋里被她奶奶一一提出来陈列开的礼物时,脸更红了。

  原来这次,三家客人都各自给她家五口人准备了一套衣服、一双鞋子。这样一来,她家每人就得了三套衣服,三双鞋。

  余明月的全是时下最流行的童装,三双红、绿、黑的小皮鞋各带着三种动物图案,春夏冬三季的衣物各有一套。

  其他四人大人,也都得了三套春、夏、冬三季的衣服,女式春装是时下还流行的列宁装,男式的则是时下干部爱穿的黑色中山装;男女夏装都是时下最流行那种短袖的确良衬衣,都是白色;女式冬装却是如今最贵的呢子大衣,一件天蓝色,一件黑色,男式的竟是双层的厚夹克衫。

  四个大人的鞋子倒只有其中一双是皮鞋,另外两双都是下地干活最合适穿的胶底鞋和很保暖的劳保鞋。

  余明月一一细看后,心里明白三家客人买这些礼物真是用了心的。

  毕竟这个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和山区混杂地带,不下雨时春秋二季不明显,就是冬天也很少下雪,一年从新历3月起到10月,不下雨时,白天基本都穿夏装就合适,可降雨时间一长,就算是夏天,也会突然如深秋一般的寒冷,春秋冬三季的早晚温差更大,冬天白日中午能有二十七八度,可晚上往往降到十度或是以下。

  女人都是爱美的,孔明英和孔小玉媳妇两人把余明月抓着试完这套试那套,直到把三身衣服都试了几遍,找出了最合适的搭配样式后,才是开始回屋试起了她们的新衣服。

  余明月被她妈妈抓去当了参谋没一会儿,她妈妈又在旁边喊起了她的名字,不停穿梭在两个屋之间,余明月好笑之余,心里也有些感慨,灵机一动,直接把她爷爷和爸爸都拖回了他们各自的屋内,余明月才终是得了片刻清闲。

  安静的坐在堂屋里想了会儿心事,也安抚好了些纠结的情绪,余明月才突然发现如今这生活实在太单调了些。

  这时已经早有电视了呢,自己白天忙着挣钱也不觉得,可一闲下来,才真觉得没个电视或是收音机,真的有些不方便,也有些跟不上这时代的主流,毕竟看看电视新闻,或是听听收音机里国家的政策,都是大有好处的。

  起了这心思,余明月倒也没马上提出来,毕竟她家如今要用到钱的地方不少,可不敢乱花了。

  不知不觉间,余明月就这么爬睡到在了饭桌上,让试完衣服出了屋的孔小玉有些哭笑不得,却也生出几分心疼,也没给余明月洗脸洗脚了,直接把余明月抱回了厢房里的小木架床.上。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余明月就醒了过来 ,出门时却只有她奶奶孔明英在家煮着早饭。

  听说她爷爷已经和她爸爸到村民家田里收菜,打听清楚地点后,就激动的就追了过去。

  一家人一阵忙活,终是在上午十点过就收洗好了三百多斤装成两大篮又两大麻袋的各种蔬菜,等在了大门前的公路边赶长途汽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