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装明末 第八十一章 现状

《武装明末》第八十一章 现状

作者:潜水攻城狮 字数:2137 书籍:武装明末

  看着这些饿的双眼冒绿光的军户们,方云可不敢让他们现在就去干活,搞不好是会出人命的,再说就他们现在这个状态,就算能干活,也是事倍功半。

  方云也没有多想,当即吩咐人,在百户官厅门前,架起了十口大锅,把护卫队军粮全部收集起来,给这些军户煮了十大锅米饭。

  “还好我这次带了护卫队来,不然上任第一天就要失信于这些军户了。”方云心中侥幸道。

  方云本来以为靖海屯堡应该不会有多少军户,毕竟这里已经荒废了,没想到一下子用涌来这么多人,如果不是带着护卫队前来上任,他一下子哪去弄来这么多粮食给军户们吃。

  而护卫队出行,一般会携带顾邹吃十天的军粮,护卫队都是年轻的汉子,吃的本来就多,挤出一点给这一百多军户吃完全没有问题。

  军户们没想到还有这个待遇,活还没干,就先吃上饭了,一个个都非常的激动,一下子全围到了大锅周围,添柴加火,干的不亦乐乎,根本不用护卫队员自己动手。

  众人拾材火焰高,一百多人同时动手,十大锅米饭很快就煮好了,不过这么多人,菜就有些不够了。可军户们根本不在乎这个,一人拿着一个黑乎乎、脏兮兮的破碗围在大锅旁边眼巴巴等着。

  方云没让他们多等,饭一熟,便令护卫队战士把煮好的饭分给大家,护卫队员个个身形矫健,有他们维持秩序,即便有一些偷鸡耍滑的军户也不敢有任何异动。

  军户们都高兴极了,打到饭的,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了,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青壮的军户每天都要干很多重活,但却十天有八天不能吃饱饭,所以每个人饭量都非常大,在加上光吃饭,没有肉食等营养物品的摄入,那种一碗能装一斤米饭的大碗,很多人一个人就能吃下三、四碗。

  刘晔和妹妹两个人都分到了一大碗的白米饭,那个帮他们打饭的小旗官看到她妹妹时,还专门给她打了一小碗的红烧五花肉,馋的妮儿那小嘴巴一直在流口水。

  别说妮儿,就连刘晔看到自己妹妹碗里的肥肉时,也是一个劲的往肚子里咽口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吃过肉了。

  妮儿虽小,但却很懂事,看到刘晔一直在咽口水,便主动的从小碗里夹了几块红烧肉给哥哥。刘晔夹起一块肥肉,咽了咽口水,最后还是没忍住,羞愧的看了一眼妹妹,便大口的吞了下肚。

  “新百户真是好官啊,靖海屯堡有这样的百户,以后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了!”

  “是啊,我从来没有见过百户大人这样的好官。我活都还没干,大人就已经让我吃饱了饭,早知道,我就把家里那个小崽子也带出来。”一个年约四十的军户一边大口的吃中饭,一边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懊悔的神色。

  “哈哈哈,熊大嘴,你可真是够贪的,百户大人看得起咱们这些穷军户,给我们饭吃,你还不知足,干脆把你家人都叫上得了。”一个军户听了熊大嘴的话,大笑着挤兑道。

  虽然被挤兑,但是那个叫熊大嘴的军户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一丝憨笑,随后又开始大口的吃饭了。

  以往的卫所官上任之后,都是想尽办法剥削、奴役他们,方云这样的百户,军户还是第一次遇到。

  想着以后有方云这样的百户在,大家的日子肯定会比以前好过不少,至少不用担心被新百户剥削,大家都放心了。

  现在的生活已经快到他们所能够忍耐的极限,要是再来一个一心想要奴役,剥削他们的百户,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军户们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了。

  不得不说,这些军户真的能吃,十大锅米饭,少说也有几百斤,一柱香的功夫不到了,就被现场的军户消灭的干干净净,连饭粒都没有留下。

  好在这些人虽然能吃,但是干活的速度也不含糊。所谓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更何况他们吃的是百官大人供的饭,军户们干活也格外的卖力。

  傍晚之前,屯堡的卫生里里外外都被大扫了一边,除了城墙、房屋有些破烂,堡内的环境已经焕然一新。

  垃圾粪便都被归类处理,所有的粪便都被集中处理到一个大坑里,这些可都是正宗的农家肥,在没有各种可以提高产量的化肥的明朝,农家肥成为了唯一能够使用的肥料了。

  看到干干净净的屯堡,军户们自己也觉得非常舒适、顺眼,走在路上,以往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家里待着,除了饿不想动之外,就是不想闻到那股刺鼻的问道了。

  现在堡内都被清洁了一边,原来待在家里的小孩子也可以出去到处玩了。

  晚上,方云同样让人煮了十大锅的米饭给这些军户们吃,令得军户对方云更加的感恩戴德。

  而通过煮饭分粮的过程,方云也弄清了靖海屯堡军户的情况,目前堡内,有匠户十一户,军户六十三户,合计七十四户,口四百四十七人。

  其中男丁两百九十口,成丁两百口,幼童九十口,女子一百五十七口,其中十四岁以上女子一百零三口,十四岁以下未成年的幼女五十四人。

  整个金山左千户所的军户也就两百户左右,将近三分之一都在靖海屯堡。当然别看靖海堡的军户数量众多,但是八成以上的军户都失去了土地,只有十几户军户还有自己的耕地,数量也不多,最多的一户也不到十亩地

  要知道最开始朝廷分给他们的土地可是五十亩,而且开国之初为了鼓励军户开荒屯田,还规定新开荒的屯田三年免税,一旦垦为熟田,可为永业。

  土地是军户命根子,基本上所有的军户在早期都或多或少的开垦了不少的新田,结果到最后全便宜了卫所官。

  如今所内的军户,全部都沦为了千户所各级军官的佃户,就算一些还有军田的军户也不例外,因为不去给军官当佃户,惹怒他们还只是其一,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多种一些地,军户照样会被饿死。

  按一个成丁一天一斤米、幼童两人一天一斤米来算,一个四口之家,一家年至少需要十石粮食。

  以北方粮食的产量,十亩地最多也就能产出十石粮,一年也就是二十石粮。就这十石粮食还是毛收入,扣掉需要上交军粮、赋税、其他乱七八遭的税,以及崇祯上位之后加派辽饷、剿饷、练饷三饷,二十石粮食能留下七八石粮食就谢天谢地了。

  距离一个四口之家所需的十石粮食还差了二三石,而明朝的老百姓,一家人少则有五六人,多则可达十余口,这个缺口就更大了。

  自己管辖下的军户,竟然全部都是其他卫所军官的佃户,这样丢人的事情方云当能够容忍的。而且如果百户所的军户都被千户所其他军官给控制了,自己这个百户说话还有人听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