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装明末 第四百八十二章 限租令

《武装明末》第四百八十二章 限租令

作者:潜水攻城狮 字数:2706 书籍:武装明末

  “永民,可以执行限制土地佃租的计划了!”

  限制土地地主,其见效的比纯靠方云去开垦荒地可要快多了,还不用为筹集开垦荒地的资金头疼,毕竟地主的土地都是现成的,将地主降至两成之后,佃户的生活立刻就能得到改善。

  手头上有了足够的资金,往辽南移民的工作在稳步的进行着,从山东转移走了两百万百姓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山东土地不足的问题。

  除了辽南的土地外,在山东开垦荒地的工作也从未停止过,除了登莱两府之外,到崇祯五年年底,至少能开垦出一千万亩耕地,这样就能解决两百万百姓的土地问题。

  这四百万百姓当中,大部分是流民和佃户,四百万人大约有八十万户。

  山东现在是两千五百万百姓种植这六千万亩耕地,平均一户农民只能租种十二亩地,一下子少了八十万户,就有960万亩耕地将陷入无佃户耕种的地步,哪怕是让地主们自己调整,也能让四百万农民耕种的土地翻倍。

  但是方云显然是不会给他们机会的,这次降租令下达之后,哪个州府的地主不听话,方云就先解决那个州府佃户的土地问题。

  四百万人口啊,就算兖州和济南府这样的人口密集的大府,都能一次性都能解决把半个府的百姓土地问题,只要方云愿意,可以让半个济南府地主的土地无人耕种。

  当然这话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方云开垦了大量的土地,但有多少人愿意相信,方云会无偿地把这些土地分给百姓呢,毕竟方云可是山东名气最大的贪官。

  为了防止地主发生暴乱,方云把警卫旅和直属部队全部调回了山东,八千多山东兵也调回了山东。

  目前在辽南的军队只有第一师和第二师和新编第五旅了,白杆兵在建奴撤退之后,就被崇祯调回四川去了,破虏军已经足够兵强马壮了,崇祯曾将试图召方云进京领赏,但却被方云找借口拒绝了。

  崇祯已经知道方云这一路兵马靠不住了,当即就把白杆兵调走了。

  虽然两个师还没有满编,甚至还不及原先一个旅的兵力,但二师一旅加起来总兵力两万余人。

  建奴也才退兵不久,他们损失比破虏军大多了,现在正在养伤呢,短时间内无力集中大军再次攻打辽南了。而且辽南也刚刚开始开发,除了人口,也其什么没有值得建奴抢劫的东西,就是人口也不是那么好抢劫了,辽南两万破虏军可不是吃干饭的。

  王永民公布了限制佃租的命令后,顿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山东地主阶级的极力反对。

  现在山东佃租普遍在五成,下降到两成,损失就会高达六成,原来能赚一万两,现在就只能四千两,这种程度损失,没有哪个地主能够接受。

  如果不是方云在每个府都驻扎军队,地主可能早就联合起来暴动了,不过这次方云调回来可是参加过辽南大战的破虏军,尽管地主心里再怎么痛恨方云,也没用勇气将仇恨转化为武力暴动。

  不过地主们也不会就此妥协,要说地主,在山东最大的地主是那几位朝廷的王爷,曲阜的衍圣公府,第二梯队的也是当官的,以及退休了的官员,和那些手眼通天的大商人,最后才轮到他们纯粹靠土地发财的地主。

  要我们降低佃租可以,先让几位王爷和孔老夫子的后代听话再说吧,仅仅这几家的土地就有三四百万亩,方云要是不敢对他们动手,证明方云就是看到自己这些人背景没几位王爷和孔府雄厚,想要老人吃柿子——捡软的捏。

  真要这样的话,地主反倒是会有底气,一个两个地主的影响力是没法和王爷比,但是山东的地主都联合起来,不要说王爷了,衍圣公都得靠边站,所以地主们的目光都聚居在几位王爷和衍圣公府上。

  如果连王爷和衍圣公都降租了,那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否则的话,地主们就打算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方云。

  而自从王永民的命令公布后,济南的德王府,青州的衡王府,兖州的鲁王府已经曲阜衍圣公府,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当地的商人,地主,士绅轮流拜见。

  起来的拜见的人非富即贵,再加上又是有求余人,自然是不会空手来拜见的,让三位王爷和当代衍圣公孔衍植收礼收到手软。

  几位王爷自恃身份高贵,只要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就只有皇帝一人有处分他们的权利,方云区区一个督军,还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让他们限制他们这些王爷只能收取两成的佃租。

  孔衍植就更不用说了,孔府不但是天下第一世家,衍圣公府更是作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就连皇帝都不敢强迫他们衍圣公府降低佃租,方云算哪根葱。

  当然孔衍植也没有做一点准备,而是联合大批文人士子,甚至还派人与江南士族联系上了,写一封弹劾方云的奏折,数千名士子联名上书皇帝,要求崇祯处理方云这个擅权跋扈的山东督军。

  这份奏折到了京师之后,声势浩大无比,把崇祯都给吓到了,数千名士子联名上书,这不仅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近百年来的第一次,就连孔府都参与其中了。

  对方云引起众怒,崇祯打心眼里是高兴的,别看方云现在兵强马壮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山东士族和地主、商人的支持,就好比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再怎么强大,也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方云这么做是为了山东百姓的生计着想,但这是他一个武将应该考虑的问题吗,如果真的让方云收服了山东百姓的心,那山东就真成了方云的大后方。

  当然因为这件事就撤销方云是不可能的,崇祯现在还需要方云去牵制建奴,撤了方云他这半年多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另外,方云会不会乖乖服从命令,也是一个大问题,要是朝廷命令下达了,方云却不予理睬,反倒是损害了朝廷的威信。

  崇祯还是很快就表态了,不仅斥责了方云一番,还要求方云解释为什么要强迫地主,士绅降低佃租,并且立刻停止这种野蛮的行为。

  地主与佃户双方是自愿签订租种协议,佃户如果不愿意承交纳地主规定的佃租,完全可以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如果农民觉得佃租高了,官府就强迫地主降低佃租,农民认为物价高了,官府就强迫商人降低商品价格,那官员和土匪又有何区别。

  不仅如此崇祯把孙元化从山东召回京师了,孙元化现在不但起不到牵制方云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方云在山东为所欲为的挡箭牌,这让崇祯对孙元化非常不满意。

  原本崇祯还想提拔孙元化到兵部任职的,现在不让孙元化回家歇着,还是因为崇祯念及辽南到底是在孙元化任上夺回来的,如果孙元化下台了,那全部的功劳都归方云了。

  “督军,这个孔衍植果然不是个善茬,竟然联合数千名士子,将我们告到了朝堂上,如今皇帝不仅要求我们就降低佃租一事做出解释,还把孙大人调走了,我们现在处境非常不妙啊!”王永民满面愁容道。

  王永民毕竟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清楚衍圣公的影响力,虽然王永民上了方云的贼船,走上了和大部分士族对抗的道路,但那一直都是暗中进行了,而且也只有山东的士族受到了影响,这一下子要和天下读书人翻脸,压力太大了。

  方云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孔府的厉害,随便动动嘴皮子就能联络上数千名士子与其联名上奏,还让皇帝找到了借口,把孙元化调走了。

  如果王永民是山东巡抚,崇祯调走了孙元化,方云高兴还来不及,可王永民还只是一个正四品文官,连登莱巡抚的位置都没能扶正。

  孙元化被调走了,方云就失去了名正言顺在山东境内调动军队的全力,虽然山东的军队还在方云手上,但是在朱大典等山东官员的拉拢下,已经有不少人山东武将蠢蠢欲动了。

  不仅是军队方面,政务上,王永民说出去的话,也没有孙元化还在的时候那么管用了,如果让孔衍植得逞,降低佃租改革失败的话,方云山东的话语权至少会缩水一半。

  “皇帝不是要解释吗,那我们就给他一个解释,告诉皇帝,我们从来没有强迫地主降租,只是公布了百姓的诉求而已,降不降租全凭地主自愿。

  另外,这次移民到辽南的工作就从曲阜开始吧,把曲阜佃户全部给我转移到辽南去。”方云淡淡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