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装明末 第四百零一章 新城建设

《武装明末》第四百零一章 新城建设

作者:潜水攻城狮 字数:2008 书籍:武装明末

  原本人口还不到三千人浮山千户所,一下子涌入了二十多万人,人口一下子超过了与它比邻的即墨县,让即墨县的百姓和浮山所的军户很是紧张了一阵子,毕竟他们也被叛军洗劫了几遍,日子不比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好过。

  不过显然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王永民迁移这么多百姓到浮山所可不是为了来和他们抢生存空间的,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崭新的城市。

  因为浮山所是朝廷设置的千户所,王永民没有直接撤销浮山所,而是根据方云的建议,在浮山所之外成立了一个全新青岛城,这二十百姓就成了青岛城的第一批人口。

  青岛城的面积是按照一个州城的面积来修建的,东西长三里,南北宽二里,周长在十里左右,但是城内能够容纳人口就超过十万人。

  不过城墙的高度要比一般的府城都低得多,只有六米不到。

  其实按照王永民的意思,既然已经打算建这么大的城池,城墙的高度至少也得有十米,这样才不会轻易被敌军攻陷,但是却比方云给否决了。

  方云的理由也很简单,城墙修的太高,消耗太大了,再说,修的再高又有什么用,登州城的城墙高吧,还不是几天就被孔有德给攻陷了。

  而且青岛城又不是什么军事重镇,战略要地,如果不是担心不修建城墙,百姓和商人会没有安全感,方云连着六米的城墙都不想修了,有修城墙的这笔银子,至少能建造出几百栋房子了。

  即便有数千泥瓦匠同时开工,要修好周长达十里的城墙,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在修城墙的同时,王永民已经规划好了城内的基础建设。

  王永民是打算把青岛城发展成商业城镇,城内商贸区肯定是少不了的,王永民把城东地区全部设为商贸区,所以城东的建筑大部分都是商铺,以及豪华的大别墅。

  修建别墅的想法,是王永民从出售登州城房产时吸收的灵感,尽管青岛城现在一文不名,但是他们已经决定把青岛城当成重点发展的城市,那青岛城要繁华起来,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而一旦青岛城发展起来后,城内地皮自然就会越来越值钱,城东又是官府指定的商贸区,以后能经常出入了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能在这里拥有一套超级豪华的别墅,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还具有面子上的价值。

  面子问题在任何时期都是必须的功课,古代人娱乐活动又少,能攀比的项目就那么几种:包养名妓,收藏古玩字画,收购土地,购买豪宅。尤其是商人,由于士农工商的排位把他们排在最后面,使得商人对面子更加看重。

  同在商贸区办公,别的商人有一套豪华别墅,自己却每天都需要来回奔波,万一碰上了熟人,这面子往哪搁。

  城东是商贸区,城西和城北都是住宅区,城南主要是官府的办公地点,距离城南外不到五里路的地方,是军营,那里将会常年驻扎一支破虏军的野战部队,负责防务青岛城。

  虽然方云不愿以修太高的城墙,但这不是说方云就不重视了青岛城的安全了,相反,青岛城可是他们自己修建的一个纯商业城市,方云该指望青岛城来给自己带来大笔的商税呢,对它能不重视吗。

  此外,除了城墙之内属于青岛城管理外,青岛城周围的城郊也同样纳入到青岛城的管理范围内,就连浮山所也不例外。

  青岛城项目开工之后,立刻陷入了一片火爆之中,到处都是新开张的工地,除了王永民自己招募的二十多万百姓,周围大量的战争难民也自动涌入了青岛城打工。

  浮山所的军户在第一时间被吞并了,即便如此,浮山所的卫所官们也不敢有任何意见,不说州城驻扎的那只两千多人的破虏军野战部队,但是王永民这个五品参政的官衔,就足让他们咽下心中的所有不满。

  过了浮山所就是即墨县了,即墨县的百姓知道青岛城有大量的工会总机会可以养家糊口,县城以南地区百姓大量涌入青岛城打工。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青岛城的人口有增加了三万多人,而且周围还有难民在持续往青岛迁移,只不过由于距离比较远,让他们没能及时得知消息,王永民估计,到青岛城修建完成后,青岛城内和城郊的百姓总数能估计能突破三十万。

  青岛城大量的基础建设单靠登州府的财政肯定是不够的,目前登州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靠商税,每个月虽然都有十多万两,但是扣除拨给破虏军的军费以及登州文武官员的工资后,就只剩下三万两。

  现在又多了孙元化的五千人抚标营,尽管孙元化的抚标营,有一半军费由朝廷来承担,但剩下的一半仍然需要一万两左右,能用起恢复莱州的只有两万两。

  而且莱州府战争难民可不止青岛城一地,因此,即便是这两万,被用到青岛城建设的也只有一半,这还是因为青岛城吸收了将近一半莱州难民的缘故。

  青岛城城建工程和城内以及城郊的建筑工程其实都被王永民外包给了商人,真正给登州府的商人也带来不少损失,尤其是登州城和周围三四个县的商人。

  尽管方云率领破虏军及时的平定了叛乱,但随后王永民组织的打开荒计划,征用了大量的农民百姓,导致他们此次无法开张。

  原因很简单,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需要消费者的,尽管对商人来说,农民百姓一个个都是穷哈哈,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承认,没有这些人来生产商品和消费商品,他们的也就无法通过商业买卖获取利润。

  现在大量的农民百姓被官府组织去开垦荒地了,他们就没有了消费者,没有消费者,商人就算有银子也不知道往哪里使了。

  当然也不是真的没有了消费者,官府组织百姓开垦荒地,那也是要给百姓的吃穿买单的,甚至额外早就了耕牛以及其他农具市场的火爆。

  但是官府的这些消费早就已经有了指定商家了,那就是当初配合王永民恢复登州民生工作的那部分商人。

  短短三个月多的时间,王永民为了恢复登州府的民生,花出去了近百万两银子,还搭上了登州城的大量地皮以及现成的房产,总投入超过百万两银子绝对妥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