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出闺阁记 第355章 行踪初定

《出闺阁记》第355章 行踪初定

作者:姚霁珊 字数:1679 书籍:出闺阁记

  一名小监轻手轻脚走来,细声禀报:“启禀陛下,宋阁老并杜学士都来了。”

  元嘉帝挥挥手:“宣。”

  小监疾行而下,很快地,花丛外便响起脚步声。

  “陛下,将要夜了,要不要回殿里去?到底是秋天了,外头还是有些凉的。”贺顺安小声儿地道,又抬头望天。

  暮色只剩薄薄一层,微茫寥落,西风四起,说不出地苍凉。

  元嘉帝笑起来:“朕没那么弱,这天气不凉不热,正怡人。”

  语声跳跃,然眸光却沉。

  “叫人备两件厚衣裳,宋阁老并杜学士年纪大了,不耐冷。”元嘉帝吩咐了一句。

  贺顺安领命,转首步出花丛,行不出多远,恰与宋、杜二人走个对脸儿。

  两下里皆是行色匆匆,略打个招呼,宋阁老宋惟庸便提着袍角问:“陛下在里头么?”

  贺顺安点点头,揖礼而去,宋惟庸与杜希文跨进园中。

  夜合花开遍小园,细径如线,漫漫悠悠,抛向暮色。

  元嘉帝披青氅,负手立于花间,侧畔石凳洁白,在黄昏中泛起微光。

  “臣宋惟庸(杜希文),见过陛下。”两人深深揖礼。

  “你们来了。”元嘉帝温和地道,又抬了下手:“免礼。”

  二人谢恩,直身后分立两侧,彼此不看对方。

  杜希文乃是廖派,与宋惟庸阵营不同,便是站姿,亦泾渭分明。

  “朕宣两位前来,为的是清河善人之事。”元嘉帝一向不喜绕弯儿,开口便奔主题。

  二臣皆躬立。

  宋惟庸为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举凡吏事,自需问他;而杜希文亦为阁臣,兼任工部尚书,陈劭原系工部任职,正在杜希文麾下。

  二人皆事涉其间,故此蒙召而来。

  “朕就想知道,临江知府所言,可属实?”斜阳淡淡,在元嘉帝脸上蒙一层光,叫人瞧不清他的神情。

  宋惟庸看了眼杜希文,上前一步,语声老迈:“启禀陛下,吏部派出的官员已有初步消息回转,临江知府所言,泰半属实。”

  “细细道来。”元嘉帝撩衣,坐于一旁石凳。

  宋阁老垂望脚下,语声越见迟缓:“据老臣所知,那陈劭失踪八年,原来是流落于临江府。他确实忘了姓名来历,只记得师尊是清河县人士。七年前,他在当地开馆授课,自号‘清河先生’。因他授课不收束脩,为人又肯亲善,广受赞誉,后便有人将他的名号改为‘清河善人’。”

  他止住话声,掩袖咳嗽两声,喉间略有气喘。

  “宋首辅可是冷?”元嘉帝关切地问,恰见贺顺安捧衣回转,便朝他招手:“贺大伴快来,给两位大人添衣。”

  贺顺安忙趋步上前,宋惟庸哪敢受他服侍,接过厚氅自己披上,那厢杜希文亦披了衣,双双向上谢恩。

  “罢了,朕嫌殿里气闷,累得两位老大人受寒。”元嘉帝温言道,起身拂袖,缓步向前。

  西风幽凉,香霭浮烟,落日余晖渐散,天边唯余一抹湛蓝。

  他目注远处,语声微淡:“却不知后事又是如何?”

  “后来诸事,便由微臣说罢,宋首辅还是先歇一歇。”杜希文道。

  他比宋惟庸年轻几岁,声若洪钟,听来倒是一派清晰。

  宋惟庸笑微微地看他,并不言声,元嘉帝倒是点头:“那就杜卿来说。”

  杜希文踏前半步,躬身道:“七年前盛夏大雨,江下爆发水患,没去良田、毁掉房舍,临江府半城被淹,波及毗邻五县,境况危急。临江知府吴谦亲至堤坝,勘察水情,巧遇‘清河先生’——也就是失忆了的陈劭。”

  “这倒也真是巧。”元嘉帝道一句,不紧不慢。

  杜希文眉眼不动,躬身续道:“确实是巧。因陈劭有‘清河先生’之誉,在临江府颇受尊重,吴谦也识得他,两下里攀谈几句,陈劭便向吴谦提议,修建一条‘临江堰’。”

  他语声转低,似浸暮色,于花香叶影间转折往复:“陈劭时言,‘可借临江府并周遭山川之走向,于大江中下游筑堤建坝。’随后,便命书童捧出了‘临江堰’图册。””

  他自袖中取出一卷纸,厚盈寸半,双手奉上:“微臣前两日拿到了这份图册,方才经多人校验其上笔迹,确认是出自于陈劭。此乃图册第一卷,计一十七页。”

  元嘉帝淡和的眉眼间,微现动容,探手接过,就着最后一丝暮色,展开细瞧。

  图纸绘得极尽详细,大至内河、小至田垄,无不历历在目,更以小字标注土层、岩石、河流之长度、走向、四季变化等等,字迹隽秀端劲,若松骨竹节,一望而知,绝非出自凡俗。

  “这套图册计有五卷,第一卷细绘山川地形,当中三卷为‘临江堰’开挖、灌土、堆石、人工、钱粮等等,举凡修筑堤坝之详情,尽皆在列。最后一卷则为‘临江堰’建成之大图。因全套图册太厚,微臣便只带了第一卷,供陛下过目。”杜希文道。

  元嘉帝“唔”一声,阖拢图册,垂眸不语。

  图册边角已然磨毛,浓暮中泛出旧色。可想而知,这图册时常被人翻看。

  “掌灯。”温和的语声骤响,元嘉帝掸掸袍袖,面色隐在微夜中,不辨喜怒:“来人,把这图册送去御书房。”

  花丛外传来应声,一名小监蹑足上前,小心抱起图册。

  “小心些。”元嘉帝语声更淡。

  那小监唯唯应是,悄步去了,这期间,宋惟庸垂着眼睛,头也不抬,杜希文亦面色不动,然绷紧的双肩,却稍稍一松。

  不一时,几名小监提灯而来,却非方才纱灯,而是琉璃灯,只有手掌大小,内插着寸许油烛,光华剔透,晶莹闪烁。

  那花木间隐着数杆青竹,小监四散去,将灯笼悬于竹上,刹时间,夜合花丛明光灿烂,直映得花似飞星、叶若流霜,满世界恰如飞絮杨花悄坠,直惹得晚风携香。

  “杜学士还请继续往下说。”元嘉帝两手扶膝,灯火下淡眉微挑,眸光扫向一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