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出闺阁记 第021章 红香绿暗

《出闺阁记》第021章 红香绿暗

作者:姚霁珊 字数:1793 书籍:出闺阁记

  陈滢含笑看着陈浚,并不说话。

  陈劭失踪七年,陈浚变成这副模样,正好也是七年。

  这七年间,陈滢是亲眼看着她的哥哥如何用跳脱、用玩世不恭、用表面上的不在乎,一点一点地武装着自己,把自己武装得刀枪不入。

  都说贫穷使人早熟,磨难使人成长。

  陈浚便是在用自己的方法成长着,这变化陈滢看得见,李氏也看得见,旁人却未必能够体会。

  兄妹二人在院门前分了手,陈浚去书房继续苦读,陈滢则叫人闭上院门儿,只将西跨院儿通往外头的那道角门给打开了,叫来了花在圃家的并几个大丫鬟,吩咐道:“绛云、紫绮,你们守好门户。花嬷嬷,一会儿不论谁来,就说母亲才吃药睡下了,不见外客,把她们都引到‘红香坞’里来。”

  自人陈劭失踪后,李氏的身子便一天天地衰弱了下去,时常生病,陈滢这话也不算说谎。

  花在圃家的忙忙应是,领着人下去了,陈滢又叫来寻真与知实,让她们带几个小丫头去准备茶点、坐具并摆设等物,随后她便转去了红香坞。

  二房人虽少,院子却颇多,光是跨院儿就有四座,另还有两间雅致的小院儿。如今,除了西跨院儿红香坞被陈滢当作书房并待客之处外,还有一处“堆锦轩”被她改成了演武场,其余用不着的,便也只能空锁院门罢了。

  红香坞计有精舍三间,铺陈简致,陈滢向来是当做书房用的,进院后她便去了正房,刚要挑本杂记坐下来读一读,外头便传来了说话声。

  “三妹妹在做什么呢?我来瞧瞧你。”人未至,声先闻,陈滢拧着嘴角放下书,但见门帘开启处,一个春露朝霞般的美人儿立在帘外,正是陈漌。

  “大姐姐来了,快进来坐。”陈滢恪尽地主之谊,招呼她坐了,又叫人端上了鲜茶果点。

  陈漌依言坐下,眼波流转、颦眉四顾,将房间好生扫视了一圈儿,清丽的脸上便涌出了几分失望,叹息道:“三妹妹,你这屋子也太空荡了,真真负了那红香二字。”

  诗情画意的姑娘,到哪里都能抒发那一腔子的诗心。

  陈滢一拧嘴角:“让大姐姐见笑了。”又指指窗外:“外头花儿开的时候,这屋子也没那么空。”

  红香坞的院子里颇种了几株海棠,花开时便有一室烂漫。纵然如今花期已过,那绿茸茸的树影映于窗前,也有几分意趣。

  陈滢觉得,窗前有参差树影,风里有草叶清香,这书房便算是合格的了。

  陈漌却蹙着眉直摇头:“这样儿可不行,一会子我回去告诉母亲,请她开了库房,给你好生添几样摆设。”说着她又起了兴致,站起来在房里来回走着,一时指着这里说缺个清供瓶儿,一时又指着那里说缺个桌屏,一时又嫌弃椅袱太旧、绣墩儿上的花样不时兴等等,把满屋子都给指摘了一遍。

  好容易她才止住了话头,重新坐下喝了口茶,茶一入口,她便微眯着眼点了点:“这茶倒还不错,是蒙顶石花么?”

  “应该是的。是前几日大伯母着人送来的。”陈滢说道,语气有点不大确定。

  陈漌便翘起一根纤长的手指点了点她,笑道:“三妹妹当真滑头,有话也不明着说,这不就是蒙顶石花吗,还拿别的话来哄我。”

  陈滢很无奈,叹了口气:“我也不懂茶,喝不出什么来的。大姐姐问我真是白问了。”

  二人正说话间,一个穿着葱绿比甲的小丫头走了过来,笑着禀告:“姑娘,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并七姑娘来了。”

  随着话音,外头便响起了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杂以凌乱的脚步声,陈漌搁下茶盏,面上划过了一丝讥诮,一旁的寻真则苦着脸吩咐几个小丫头端椅子、摆茶具,三房的四位姑娘便脚跟脚地走了进来。

  三房拢共有五位姑娘,二姑娘陈湘、四姑娘陈涵并十岁的五姑娘陈清都是嫡出,另有八岁的六姑娘陈沅、七岁的七姑娘陈湄,这两个则是庶出。此外,三房唯一的哥儿——五爷陈浔——也是姨娘所出,今年才只两岁。

  沈氏她本是应天府推官的女儿,机缘巧合之下才嫁进国公府,也算是高嫁了。自成亲之后,她就憋着劲儿要与两个出身高的嫂嫂一较短长,尤其是李氏,更被她视作潜藏的对手。

  只可惜,沈氏的肚子不争气,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就再没了动静。她自是心急,遂延请名医来瞧,这才查出她在生陈清的时候坏了身子,往后很难再生育。

  沈氏大哭了一场,不得已之下,只得将两个陪房丫头开了脸,便是葛姨娘与范姨娘,只望着她们的肚子能争点儿气。

  可惜的是,这两位姨娘也只各自生了个女儿,便再无消息。沈氏的娘家终于坐不住了,沈夫人亲自出马,在老家挑了个模样性情皆好的远房外甥女送进国公府,便是如今的苏姨娘。

  苏姨娘运气不错,进府后不久便即有了孕,次年产下一子,就是陈浔,如今便养在沈氏膝下。

  三房后继有人,苏姨娘自是母凭子贵,更因她年轻貌美、识文断字,三老爷陈勉对她很是宠爱,据说他曾跟许老夫人提过,要把苏姨娘的两个兄弟接进京来念书,遭到了许老夫人的断然拒绝,还被狠狠训斥了一通。

  不得不说,国公府有今日气象,家中四位老爷个个有出息,许老夫人功不可没。

  她为人端方、治家严谨,对四个儿子始终一视同仁,不仅吃穿用度从不区别对待,更是因材施教,从开蒙起便为他们延请名师,待学有所成,又请娘家出力,将他们送进国子监读书,而待儿子们踏上仕途,许老夫人更是不遗余力地予以襄助。

  她不仅是个称职的母亲,也是个宽容有度的婆母,儿子们成亲之后,她便把中馈交给了许氏,做起了老封君,儿子们的房里事几乎从不插手,纳妾与否、子嗣如何,她也从不多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