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第132章 五年后,天下大乱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132章 五年后,天下大乱

作者:老豆根 字数:1865 书籍: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时间一晃过了五年,大晋898年5月,天下大乱。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焉,王侯霸业,天下纷争,该来的总会要来。朝廷失其鹿,天下群雄,谁不想一逐之。

  五月炎夏,北国风光倒是十分的清凉。

  五月的一日夜晚,蝉鸣蛙叫扰乱人的心神。干泰这一天夜晚突然心血来潮夜观星象。干泰看到紫薇星隐,夜空中在星象消失之后代表着皇朝气运的玄黄之光突然暗淡,更分碎出大块落入星空中的南北各方。

  紫薇星动,皇朝气数崩碎,天下一定有大乱发生。而且气数朝南北两方分立,天下九州中南方、北方应该都有影响整个天下的乱事发生。

  大晋有‘九百年朝运命数’的说法,干泰也很好奇此方人世间的朝运命数的更替会如何发生,大晋这一年已是898年,这天下会如何灭亡。而且皇朝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干泰心中一样有争夺天下气运的心思。

  干泰当夜就让泥犁庭连夜去南方、北方打探,又通过分身让北地庙祝禀报北方各州的情况,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当日,分身最先得到消息,南面的翼州又大乱了。

  晋898年5月,翼州乐陵有****赖地龙联合翼州各地土匪,自领盟主之位,又杀入乐陵郡守府,斩杀乐陵郡守一家一百多口正式起义,要反朝廷,并自号‘大坤王’。其后,翼州河间、渤海、博陵、平原、乐安五郡之地纷纷响应,战火差不多蔓延了整个翼州大地,由于翼州又靠近京师司隶,让京城朝廷大惊。

  干泰派人立刻将消息送到与涿郡相邻的乐浪、渔阳两郡郡守府,让两郡小心南面翼州的战乱,这两郡在过去的五年里早已与干泰建立了一些关系。又让翼州如今在城隍信仰掌控下的巨鹿全面防备,不能被这个突然出现的大坤王又占去。如今翼州,除了城隍信徒居多的巨鹿和翼州太守干来占据的下邺,都已被这个赖地龙给闹乱了。巨鹿为城隍信仰在翼州已经渗透掌握的郡府,且多富裕,所以乱民很少,唯有依傍的冥南河运中有水盗黑头军肆虐。所以干泰还让分身阎都降下神谕,让巨鹿的庙祝小心水盗。

  次日,泥犁庭同样紧急传来消息,由干止戈亲自送来。

  南方的益州也出事了。

  益州刘季趁机起兵,在益州直接斩杀了益州太守,自领益州太守位。

  几日后,再有泥犁庭的消息送来,已说:朝廷文书已经送到益州,封了刘季为益州太守。

  这才是真正的得世家支持潜龙,乱世刚刚开启,打下了益州,就有人为其送去文书正其名声,可谓是深的‘人心’啊。

  可在干泰看来,南方的刘家选在这个时候夺取益州,也是趁着翼州的大乱在掩人耳目、乱人视听。

  刘季此举已是得了世家的支持,只有顾及在百姓间的名声,所以趁着翼州之乱,翼州、益州同名,乱人耳目,减小谣言在民间的风波。

  当时,青州、扬州、豫州书院都纷纷揭发刘姓的大逆不道之举,南方,谣言中乱起了口水仗。

  皇朝要灭,真是大事接着一件又一件。

  几日后,干泰一晚正在夜观星象,又见天空中文曲星暗道,夜空中代表着盛世文气的白光也随之暗淡。当真是乱世开启,人道要削减人世间的人文伦理的约束。

  甚至,干泰清晰的看到文曲星在暗淡的同时,开始明灭不定,出现了晃动。这是代表着当世有在朝廷中影响深远的当世文豪要身陨了。

  如今朝廷中称得上‘文曲星’的也只有当朝大儒王朝阳和前礼部尚书李同知。所以,这文曲星暗淡,定是两位中有人到了寿命大限。

  李同知与干泰的关系,那不用再提。另一位大儒王朝阳也曾给予干泰帮助,当年祭泰山刚到下邺时,其送于干泰的大儒亲笔手书,就帮助过干泰不少。况且这二人一个是当世大才,一个是当世大贤,二人身死干泰都要辟护二人的亡魂。

  待得干泰查清楚后,方知,上京城中李同知这些年在同文馆著书。干泰就知道是王朝阳时日已到,干泰开始南下去下邺寻找王朝阳。

  王朝阳是当朝大儒,身居大量的浩然正气和儒家气运,而此世又没有轮回,这样的大贤身死后灵魂也只会消散归于大地。对于干泰来说,如果分身阎都如果能够辟护到这位的亡魂,如果能让王朝阳的亡魂加入地府庙信仰之中,对于分身阎都的神系必然有很大的补益。

  而且,本尊干泰也能偿还了当年这位大贤对自己的帮助。

  大晋898年五月,干泰与阎都合一,偷偷的去下邺拜访了老儒王朝阳,这是干泰与儒家的第一次主动接触。

  当时,天下正在纷纷扰扰的闹乱着,而翼州更是破败、战乱、兵灾时有发生。

  朝廷也在积极组织着豫州的兵力和责令下邺太守干来镇压‘大坤王’,阻止战乱蔓延到京城。

  所以,下邺城的气氛十分的紧张,许多店铺已经纷纷关门,而城外更是聚集了许多南方涌来的难民。

  在下邺城南麓的一片低矮山区旁,依傍着这里的苍青山卧龙岗建有一间‘王家书院’,不大的书院并不奢华,十分普通,更像一个小山村。当朝大儒王朝阳就隐居在此教授弟子,所以此处在天下门阀世家中又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地方。

  干泰孤身来到‘王家书院’时,书院外村口聚集了许多破旧的帐篷和穷苦难民,还有一些粥蓬。平日里,这书院显然没少救助难民。

  而村落口却有兵卒把守,远望书院中还有人巡逻,更有一些画有各家印记的别驾在村中摆放,村中不见读书声,来往的儒生也深情悲伤沉重。

  干泰观望书院上空一道擎天的青气应该属于大儒王朝阳,正在慢慢飘散。书院中的浩然正气也十分的沉重。这王朝阳真的是出事了,大限之期将到,不然书院中不会是这般景象。

  干泰来到书院门口,遵守礼节的对门口士兵递上了自己的名贴,干泰被一个儒生请入了书院之中暂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