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二七章 漂亮房子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二二七章 漂亮房子

作者:七死八活 字数:2046 书籍:重生之建筑大师

  李华勇手举“大哥大”走出工棚,引来周围的民工人人车侧目。

  这是当然的呀,慢说是这个年代了,哪怕是九十年代前期,在内地大多数城市,拿个这玩意在闹市中若无旁人招摇过市,那都是装逼犯们的最爱。

  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李华勇当然没有这样的恶趣味。然而现在的他,那确实十足是一副装逼犯的架势。没有办法啊,这年头的手机信号,那是差得令人发指。李华勇不找个信号好一点的地方,不对着电话大声吼叫,这玩意根本没用。

  “喂喂,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你再...哦?你是说那些样品已经送检,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就好那就好...对了你刚才说你是在米兰是吧,喂,喂喂...嗯,你说,现在听得清了。哦?你现在是跟你姐在一起?......在,在什么地方?啊?!什么,在漂亮房子......”

  将近10分钟时间,李华勇无奈中断电话,看着手中那块砖头一样的玩意苦笑摇头。不过还好,虽然就这么一个电话差点把李华勇的喉咙都喊哑,不过他总算得到几个重要信息,并且这几个信息基本都算是好消息,这让李华勇心情不错。

  第一条重要信息,那自然就是林蔚电话里说的“检测过关”。这当然算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李华勇甚至认为,今天哪怕没听到别的,哪怕林蔚这次去欧洲其他什么也没做,仅仅有这一个消息就值得庆贺了。

  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李华勇关于这种大理石所有的思路,所有的想法,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李华勇得到的第二条重要信息,或者算第二个好消息,其实就来源于他刚才说的最后4个字,漂亮房子!

  没有说错,林蔚刚才就是在电话里告诉李华勇:她现在是在“漂亮房子”。

  “不错不错还挺有本事的,居然能找到“漂亮房子”去了。”李华勇头脑中浮现林蔚的身影,嘴角挂起一丝笑意,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女朋友真是有长进啊,这次总算做了件还算靠谱的事。

  “漂亮房子”当然并不是什么真正“漂亮的房子”。准确的说,这是一本杂志,一本这个年代关于“建筑时尚”方面最顶尖的专业杂志之一。

  这本杂志在国内鲜为人知,别说是外行人了,哪怕是很多业内人士,知道这本杂志的应该也不多。原因很简单,这本杂志在2005年左右就已经停刊,一本已经死亡的杂志,那当然在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吸引不了什么眼球。

  然而在这个年代,这本创刊于五十年代的杂志在建筑界和时尚界却大名鼎鼎。要怎么形容这本杂志的地位呢?拿自然科学最顶级的3本学术期刊来类比,“自然”,“科学”和“细胞”。由于涉及面的宽窄问题,“漂亮房子”也许还比不上“自然”和“科学”,但应该和“细胞”的地位相当。而在时尚界,“漂亮房子”的地位应该和《VOGUE》或者《ELLE》的地位并驾齐驱,至于什么“都市丽人”或者“男人帮”神马的,那真是不好意思往上凑啊。

  在咱们国家,由于大家接触“时尚”的概念比较晚,因此对这个圈子不太了解。

  后世有段时间国内不是很流行一个段子吗?说中国的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

  这句话翻译成后世大家更熟悉的语言:那就是一群小资告诉一群吊丝,土豪们是怎么过日子的。

  虽然这个段子有嘲笑和讽刺的嫌疑,然而李华勇倒是认为,这段话倒也揭穿了所谓“时尚”的本质。

  虽然和国内的时尚圈相比,欧美的顶级的时尚杂志仿佛是另一番天地。但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

  比如像时尚圈人士津津乐道的,在巴黎或者米兰,每逢这两个城市的时装周上,永远都是欧美和日本的各大时尚杂志的主编坐第一排的。在时尚圈,顶级时尚杂志的主编在时尚圈几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推荐的设计师和模特会迅速走红,许多会成为时尚界当红炸子鸡。

  时尚圈达人会津津乐道告诉大家:明星们为了上杂志的封面都挤破头,而争取到的,一旦上这些顶级时尚杂志就能大大提升个人品牌,就能受到时尚圈和广告代言厂商的青睐,然后就能实现更大价值......

  没错了,李华勇认为这最后一句话,才点明了所谓“时尚”的本质。所谓的时尚,所谓的逼格,那其实还是利益啊。

  “一群矫情的人为一件庸俗的事生造出来的一个貌似很有逼格的名词。这,就是时尚的本质。”

  李华勇是个粗人,是一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理工男,因此像他这种人吧,那也只能用这种庸俗的思想来理解“时尚”这个概念了。

  当然喽,如果你能理解李华勇这种庸俗的思想,那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建筑时尚”的逼格要比其他时尚的逼格高一筹。

  大家可以想想啊,其他所谓时尚,无非就是体现在衣服上面,然而你一件衣服再贵,还能比一栋房子更贵吗?

  这其中的道理应该不用多说了吧,时尚圈的逼格其实依然是个比钱的游戏啊。一位建筑设计师和一位服装设计师坐在一起,这位服装设计师能帮人卖出很多衣服,而那位建筑设计师能让一种建筑新材料得到推广。那么这两个人谁会更受追捧?

  比如建筑时尚界最有名的一个例子,“玻璃幕墙”的概念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呢?这是一种诞生于五十年代的建筑新材料,那么大家知道谁是这种材料的第一推手吗、不是别人,设计中银大厦的贝聿铭先生。

  还在早年的时候,玻璃幕墙的技术其实还不过关,那时候的玻璃强度不够,经常出现破碎和脱落现象,但贝先生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几十年来坚持采用这种设计,这要说没有玻璃幕墙生产厂商在后面推动,说出来是没人信的。

  李华勇想卖到欧洲去的大理石当然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现在的他当然也没那个能力请到贝聿铭先生帮自己推广这种材料。

  然而李华勇清楚,贝先生请不到,但“漂亮房子”同样可以。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想推广这种深色调色彩斑斓的大理石,“漂亮房子”甚至比贝聿铭先生更合适。

  贝聿铭先生偏好一种“明色调”,并且他的设计往往充满一种现代气息。而李华勇心里清楚,自己手中的这种大理石,明显更适用于那种古典风格更浓郁的建筑。

  而这一点,恰恰就是“漂亮房子”的特长。

  “想想真是令人期待呀。”

  站在工棚外面的李华勇再次想起林蔚,手拿一块“大板砖”的他这时面露憨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