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倾南北 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

《权倾南北》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

作者:然籇 字数:1941 书籍:权倾南北

  独孤永业很清楚,现在自己所能做的唯一,就是尽快收复燕郡。

  昌平不过只是从燕郡到居庸路上的一座小城,没有了居庸关的屏障,昌平甚至都算不上一座军事要塞,当初独孤永业在此屯田,也只是为了能够就近支援居庸关罢了。

  所以放弃昌平若能换来重新拿下燕郡,那么就是值得的。

  主帅的斗志昂扬,让下面这些追随他多年的将领们也都打起精神。

  至少现在敌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他们并非没有回天之力,所以跟着主帅搏上一搏,保不齐还能换回力挽狂澜的大功劳!

  独孤永业简单吩咐了一下任务,实际上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开拔,前往燕郡,昌平郡中丁壮、兵刃和粮食一个不剩,全部都打包带走。甲骑之前就已经派往燕郡,现在昌平郡中已经没有甲骑,但是剩下的几套铠甲也不能给敌人留下。

  剩下一座空荡荡只有老弱妇孺的昌平郡,你们南蛮愿意就拿走。

  独孤永业看着再次忙碌的将士们,又转而向东看。

  天色昏暗,看不清前路。

  但是破釜沉舟,现在的自己也没得选择。

  ——————————————

  攻守易位来的这么快,即使是罗毅也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就在昨天他还在为攻下燕郡而高兴,今天城外就已经出现了北周的轻骑斥候,无疑是在告诉罗毅,很快他就要依靠燕郡进行防守了。

  不过好在之前柳述派给他的这个小伙子马填比较靠谱,进入燕郡之后带着白袍接连拜访城中好几个豪门大户,这些豪门大户之前的时候在暗中就和白袍有所往来,属于柳述所说的“上下关节”之中一部分,不然的话白袍缩在?水下游那穷乡僻野之中,是不可能获得那么多有用情报的。

  南侧城墙上被火炮粗暴撕开的缺口正在填补,罗毅就站在城门楼下看着汉军将士布设火炮。

  渔阳郡那边已经传来消息,柳述成功拿下了渔阳郡。实际上渔阳郡的北周守军也不在少数,只不过独孤须达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把原本渔阳郡中流砥柱一样的八百轻骑给带走了,给剩下军队的任务就是倾巢而出、尽快赶往燕郡,结果本来这些步骑就群龙无首,渔阳郡又被和他们几乎可以说“擦肩而过”的柳述轻松拿下。

  结果这一下子哪边都去不了的步骑,自然直接作鸟兽散,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临时被拉来的丁壮,现在主帅和主将一个都不在,不跑又能怎样?

  剩下的还有七八百士卒被偏将和校尉勉强收拢住,也不敢前往渔阳郡,也不敢前往燕郡,只能从燕郡的北侧匆匆掠过,意图前往昌平郡和独孤永业会合。

  对此罗毅也是有心无力了,这些家伙没有来捣乱就算不错的。

  同时柳述在渔阳郡外也发现了大量的冶铁作坊,在这之前,这一带都是在北周军队的封锁中,白袍几次尝试想要一探虚实,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差点儿暴露,导致后来柳述不得不低调了很多。

  结果谁曾想到现在这些冶铁作坊就直接摆在眼前,任由汉军如何摆布。

  而海军也传来好消息,王昌带着战船沿着海岸线北上抵达碣石。碣石是从辽东进入幽州的要冲,高耸的山势和辽阔的大海之间只留下了狭窄的通道,同时这里也是无数枭雄豪杰曾经登临远望的地方,秦始皇、魏武帝都曾经登临此处。

  历史上隋炀帝讨伐高丽路过此地,修筑榆关作为后勤粮草中转之地,再后来榆关变成了明长城的东部终点,更名山海关,更是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围绕着这座雄关发生。

  秦汉长城并不是到这里,而是折向东北一直抵达辽东,这也是因为秦汉对辽东的掌控更在后来朝代之上,隋唐尚且还有安东都护府,宋代燕云十六州都没拿下暂且不说,明代也是把核心防线控制在了山海关,深入辽东,基本就不在朝廷的实际掌握之中了。

  而现在,辽东也是在契丹、高丽等国家或者部落的掌控中,双方之间虽然冲突不断,但是至少还都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尊重,中原王朝的强大暂时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不过过了碣石之后的广阔辽东大地,也是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之处。

  在沿着海岸线北上的过程中,王昌发现了从辽东前往幽州的商队,运送的正是北周采买的铁矿石和煤炭等等,这家伙当然也不傻,直接带着船队在碣石这个地方一横,把这些货物全部都阻拦了下来,并且明确提出了要和北方各个部落首领会晤的意思。

  说什么也得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幽州,已经是大汉的天下了。

  要做生意可以,那得和大汉做。要知道大汉国内可是有很多商贾摩拳擦掌打算和你们这些土包子做生意呢。

  渔阳郡和海军那边都很顺利,唯一让罗毅头疼的,实际上还就是他脚下的燕郡,从昌平和范阳两个方向前来的敌军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罗毅现在并不知道居庸关那边战况如何,平城的袍泽能不能在自己牵制住敌军主力之后突破居庸关,从而形成对敌军的内外包抄?

  “将军,”马填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几个世家都表示可以出钱出粮犒劳大军,但是一说到出人出力,他们就多有含糊。”

  “这些家伙,情理之中。”罗毅冷笑一声。

  大汉的政策对世家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科举制可以称之为“釜底抽薪”之策,世家们,除非是那些曾经被宇文宪用刀剑架在脖子上的冀州世家,恐怕没有几个真心想要归顺大汉的,诸如河东世家那些,还不是因为局势变化已经容不得他们再做犹豫,此时做一个顺民总要比做阶下囚来得好。

  但是燕郡这边局势到底不一样,这些世家们显然也充分的意识到,汉军的兵马并不多,能够拿下燕郡主要也是依靠的出奇制胜,现在已经回过神来的独孤永业还有南方范阳等地的守军肯定会抓紧北上夹攻,除非邺城以南的汉军能够快速向北推进,不然的话,短期内幽州这边汉军势弱的局面根本不会有所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