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庶难为妾 第十三章、布局

《庶难为妾》第十三章、布局

作者:千年书一桐 字数:2621 书籍:庶难为妾

  萱娘一行进了城,从车帘里看,晋阳城的街道虽比不上京城的宽阔笔直,但是也算不错了,街上也是车水马龙行人不断,看着比萱娘想象中的要富裕繁华多了。

  众人先进客栈把房子定下来,简单洗漱了一番,李锦给自己简单化了个妆,换了一张普通的面孔,也换了一身普通的绸子衣服,这才带着萱娘几个上街了。

  “阿五,这是什么做的,这么漂亮?”小美一边咬着手里的豌豆糕一边指着旁边的一个铺子问。

  萱娘一看,居然是一个琉璃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琉璃摆件,品种繁多,光亮如镜,色泽鲜艳,当然,也少不了琉璃绣球灯。

  “小笨蛋,不就是一个绣球灯吗?走,我带你挑一对去。”李锦抓住了萱娘的手,进了店铺。

  “算了,现在也用不上,等以后回京城再说吧。”萱娘甩开了李锦的手。

  李锦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挑了一对绣球彩灯,一面琉璃靶镜,另外还有一对彩色琉璃蝴蝶碗,一股脑都送给了萱娘,萱娘只拿了一面靶镜在手里把玩,剩下的让小二送回客栈了。

  “小笨蛋,这里有家专门卖砚台的,听说并州这边的澄泥砚很有名的,也是四大名砚之一呢,走,陪我看看去。”李锦拉着萱娘的手又进了一家店铺。

  萱娘虽然念书的时间不长,不过对四大名砚还是有些了解的,听了这话倒也颇有兴致地跟着李锦进了铺子,一心一意地观赏起来。

  “这澄泥砚泽若美玉,击若钟磬,冬不冻夏不枯,它的颜色据说是用药物熏蒸烧制出来的,所以色彩各异,变幻神奇,是一种独有的花石纹。。。”李锦拿着一方砚台向萱娘边讲边看。

  “哟这位公子一看就是个内行,听口音不是本地的吧?”一个穿着褐色福寿团纹夹袄的掌柜模样的人过来了。

  “嗯,我们是从云州过来的。”李锦撒了个谎。

  “云州?那也不近呢。公子到此地是路过呢还是特地投亲访友呢?”

  “这话怎么讲?”李锦悄悄捏了一下萱娘的手,暗示她不要开口说话。

  “哦,小老儿没别的意思,方才听公子说起砚台来,想必公子应该是一个识货的,小老儿的意思是这澄泥砚比较贵重,公子如果是投亲访友呢,拿去送礼是极为体面的事情,也符合公子的身份。”

  “那如果是路过呢?”

  “那就更好了,俗话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这里的澄泥砚可是地道正宗的澄泥砚,价格也比别处便宜多了。”掌柜满脸陪笑。

  “哦?我是来访友的,既如此,我们就来几方,价钱方面呢?”

  “我这都是一口价,二十两银子一方。”

  “太贵了。”萱娘喊了一句。

  二十两银子够白云庵过一年的了,居然才换一方砚台。

  “是太贵了,云州也差不多这价。”李锦拉着萱娘假意要走。

  “等等,这位公子,我看你是诚心的,这样吧,十八两,一文不能少了。”

  “十五两,一文不能多了。”萱娘也学会了还价。

  “好好,公子要多少?”

  “来十个。”李锦一边说一边仔细地挑选起来。

  “公子,不知你们住在什么客栈,可否需要小老儿打发人替你们送到客栈去?”

  “不必了。”

  李锦拉着萱娘仔细挑了十方砚台,每一个砚台都用小木盒子装好,装进一个小筐里。

  “这位小哥来点什么?”对方看着萱娘问道。

  “我?”

  “我这的文房四宝是整个晋阳城里最好的,小哥也来几样吧,你瞧,这些笔洗和镇纸有瓷器的也有玉雕的,这瓷器都是我们霍邑出的,你们看,这种黒釉瓷器釉面光润,跟墨玉几乎一样。”

  “掌柜的,这黑釉瓷器好像是我们云州出的吧?”

  “那是,那是,小老儿班门弄斧了。”

  不过说归说,李锦还是挑了几样镇纸和笔洗,一并放进了筐里,蝉鸣见李锦结完了帐,走过了拎着筐子就走。

  萱娘注意到那个掌柜盯着着蝉鸣的背影看了好一会。

  “掌柜的,听说你们这的黄河鲤鱼很有名,不知是哪一家的馆子做的好?当然了,最好是那家也有卖汾清酒和竹叶青的,好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尝尝。”李锦走到门口突然转身问道。

  “晋阳最大的馆子是九阳酒楼,不过要说黄河鲤鱼做的最好吃的,莫过于杏花酒楼,他们家的汾清酒和竹叶青最纯正,而且,他们家的鱼都是用汾清酒来去腥的。”

  “哦,不知这杏花酒楼怎么走?”

  “这个好办,让小二送公子爷过去就成了,公子爷是贵客,这么照顾小老儿的生意,这点举手之劳还是应该的。”

  “那倒不必了,我们还要去四处转转,买点别的东西,逛完了再去,多谢掌柜的。”

  李锦带着萱娘出了铺子,一直低头想什么。

  “阿五,你们买什么了这么长时间?这边还有好吃的,你看这是什么面,怎么这么多种做法,一看就特别想吃。”小美拉着萱娘到了一家面摊前,小小的大堂里挤满了食客。

  “这是筱麦面,几位是想吃什么口味的?有油泼的,有素炒的,也有凉拌的,也有筱面栲栳栳、筱面鱼鱼。”门口的师傅一边忙着一边答道。

  萱娘听了扯了一下李锦的衣服,说:“我们就在这吃吧。”

  “为什么?”

  “那个掌柜的有些可疑,太过热情了。”

  不是萱娘疑心,实在是这大半年被整怕了,没完没了的拐卖追杀,她现在是一点也不敢大意了。

  “还真是孺子可教,好,依你,先吃一点垫底,不过那什么黄河大鲤鱼咱们还是要去尝尝的,你放心,我自有安排。”

  萱娘听了一笑,拉着山花几个进了大堂,顺便把手里的靶镜放进了自己胸前的暗袋里。

  从面铺出来,李锦带着大家进了一家衣料铺子,看见这么多花花绿绿的绸缎,山花几个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萱娘,听说这一去西北,越走越荒凉,可我想西北那边也未必没有富人,不如我们从这边多买一些绸缎过去,到那边再卖给富人,你说如何?”山花低声问道。

  她知道萱娘手里还有一百三十两银子,山花早就想做点生意试试自己的能力。

  “好啊,银子都给你,绸缎比较轻巧好带。”萱娘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尽管这一趟是去寻父,但是一路上会发生什么还真是很难说,况且,她也清楚,李锦并不是什么富裕的主,在银钱上,他也有自己的无奈。

  “这个主意不错,听说这里有一种本地产的高平丝绸,以软、亮、轻、柔著称,你们倒是可以一试。”李锦在一旁笑了笑。

  “你怎么这么了解这里的东西?”萱娘觉得好奇了。

  “小笨蛋,我当然是看了地方风俗志啊。”李锦笑着摸了摸萱娘的头。

  萱娘把银子都给了山花,山花和春杏荷花小美几个挑了些贵重的丝绸,当然也没有忘了买几匹麻布,上次从京城出来时买的麻布都是适合女孩子穿,如今她们换了男装,自然要重新换颜色花样了。

  这么一耽搁,从衣料铺子出来,众人都说饿了。

  李锦吩咐飘雪把东西送回去,自己领着萱娘几个往杏花酒楼走去,萱娘从自己身上把靶镜掏出来把玩,无意中从镜子里发现后面有两个小伙子似乎在鬼鬼祟祟地跟着他们。

  “李锦,你看。”萱娘把靶镜递给了李锦。

  李锦看了看,想了想,对着听风耳语几句,听风点点头,走了。

  “小笨蛋,先吃点什么先垫垫底吧,今晚这顿饭还不知道什么时辰能吃上呢。”

  “好啊。”萱娘对那个什么黄河大鲤鱼倒没多大期待,虽然她现在偶尔也吃点荤的,可终究还是以素食为主,习惯不是这么容易能改过来的。

  正好路边有卖各种小吃的,刀削面、晋祠汤圆、羊杂汤、河捞面、碗托等,萱娘带着山花几个一路走一路吃,走到杏花大楼前,李锦往两边看了看,带头进了大门。

  “这位公子,楼上雅间请。”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二走了过来。

  “不必了,就在这大堂吧,我瞧着人多更热闹。”李锦说完,自去找了一个空位置。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李锦要的几个菜和酒就上齐了,李锦不着急吃,笑嘻嘻地看着小二说:“小二,来,你先替我们把每个菜都尝尝。”

  “我?为啥?这不合规矩。”小二脸色微微变了变。

  “这有什么不合规矩的,顾客的要求就是规矩。”李锦倒是也不恼,依旧是笑着说。

  “怎么回事?”一个穿着蓝色长袍的人过来了。

  “掌柜,这桌客人非要我先尝尝菜,这不合规矩。”小二忙站到了掌柜身边。

  “这位客官,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们一路上吃饭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年头世道比较乱,人心难测。”

  “既这样,我来替你尝尝这菜。”

  掌柜的说完拿起了筷子先尝了几道菜,待要把筷子伸进红烧鲤鱼这道菜时,小二拦住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