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第三百五十二章尊重每一个平凡(二)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第三百五十二章尊重每一个平凡(二)

作者:丫丫的爸爸 字数:1909 书籍: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底层的尊严,

  才是社会文明的标尺

  这么多年了,某些人难道还没有感受到这个朴素的真理吗?

  人在一个社会,就要和这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发生联系。任人再有钱,哪家不需要雇个清洁工、保安么?

  而这些清洁工、保安,可能在大城市一个月只能拿两千的工资,还不知道有没有五险一金,若干年后,也不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养老金,每日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着底层劳碌、辛苦、缺乏尊严的工作,还要担心哪天青春耗尽,被大城市无情的驱逐。

  当国内的中产阶级还纠结在“中产焦虑”的时候,底层要面对的,是生存线上的挣扎。

  这样一群人,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看看国没网站上的一些跟帖大家就能感受到这种戾气,明星、富豪的八卦新闻下面,有多少是在骂“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出来”?或者“有钱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

  国家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这么多的财富,这么多的有钱人,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贫富差距。

  前几年某著名大学出了一个报告,得出的数据是:“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并没有带动大多数人一起富起来。

  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就像一群猴子爬树,往上看全是屁股,只能低头跪舔。往旁边看全是爪牙,时刻在竞争中想把对手拉下去,只能加紧提防。往下看全是笑脸,一个个虚情假意的巴结,害怕,但谁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能在下面给你一击。

  这些年来,底层人群“反戈一击”的例子还少吗?幼儿园里虐童的幼师,放火烧主人家的保姆……在一个社会共同体里,谁又能做到真正的独善其身呢?

  ——————

  赵宏来到了萧婉婷的家乡,这个国内西南部最有活力的大城市蓉城,由于当地科技教育基础搞的非常好,在未来也会迎来一个更加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也会迎来这个城市房价飞翔的年代!不过这也只是国内许多的一个缩影而已!

  而且随着房地产成为国内的支柱产业之一,蓉城的房价开始出现飞速的上涨,从2000年初的不到2000元钱一平米,未来十几年后会上涨到了上万元钱一平米,但是这里的工作却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也是相对的一直都是有些偏低,这和当地一直偏低的物价有关。而且这里大学很多,重点大学也不少,规模巨大,人才也是众多,所以也是赵宏软件外包公司最早的几个工作室所在地,而且还是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几个工作室之一!这其中就有一位老板就是萧婉婷同学的姐姐!

  自从赵宏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蓉城就是她一直陪同,热情的厉害!

  “早就等着你们了过来啦。前期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按照总公司的要求。我们也做了初步的安排和打算。从自己的员工的慈善工作开始已经都开始做了,而且有一些慈善项目的推荐,也是由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员工推荐的,大都是自己的家乡学校。”

  萧婉婷仔细的询问,“不仅是贫困的农村,而且城市的贫困人群也注意到了吗?”

  同学姐姐包容立马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前常听说农村的贫困。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才知道了,有一些厂矿更加的贫困。尤其是一些三线兵工厂!由于国家的生产计划的改变,而这类企业也习惯了由国家安排,但是目前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安排生产,他们非常的不适应,而且,由于原本的交通,就极其不方便,当时企业建立的时候,就只是考虑安全问题,企业效益非常差,职工的下岗面积非常大,他们似乎比某些农村的人口还要贫困。”

  赵宏有些担心的问道,“那里人们的情绪怎么样?整个企业生产还有新的安排继续吗?”

  包容她也是有些感慨万千的说,“当地的社会次序已经有一些乱了。有本事的人和有关系的人,都已经开始逐渐离开了那里,当地的经济一落千丈。不仅仅远不如企业原来的情况!甚至是连周边的农村都不如了。周边的农民好歹有地种,可是企业职工原来一直在工厂工作,现在空有一身技术,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郭漪有些好奇的问,“企业成这样,国家难道一点都不管吗?让人们怎么生活啊。”

  包容有些无奈的说,“国家到时安排了企业进行转产。可是说的容易。但是企业转产又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事情啊?很多企业都是转产已经多次都失败了。不仅没有让企业更加兴旺起来,而且耗费了原本企业员工不多的心劲。”

  萧婉婷也是有些好奇的问,“为什么呢?现在经济逐渐开始景气,几乎没有多少亏损的企业了,为什么他们还会失败呢?”

  赵宏倒是理解的说,“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领导者。原来都是当官的,而不是企业家,他们本身对市场经济就不懂。他们懂得就是争夺的权利。所以他们更像是官僚,而不是企业家,企业又怎么会能够搞好呢?”

  包容有些气氛的说,“谁说不是呢?有些企业进口的设备相当先进,但是他们并没有琢磨清楚,这种设备如何使用。设备来了,要么不会使用,要么使用的方法错误,造成更大损失。而这些设备一旦被私营企业使用,很快就会发生发挥巨大的作用,经济效益也是出奇的好,但是在国企就是要亏损。他们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都有问题。”

  赵宏笑着说,“不能全怪他们,毕竟他们已经当习惯了国企的领导,而不是私企的领导。他们听惯了按照国家的安排去做,而不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去做。”

  包容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领导们都好吧企业破产了,大不了是换个地方当官。苦的就是普通的员工。年轻的很好说,可以离开那里去别的地方工作。已经成家了,尤其在当地成家的人就麻烦了,拖家带口的搬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俗话说得好,搬家三年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