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福晋吉祥 第三百零七章 旗民不通婚

《福晋吉祥》第三百零七章 旗民不通婚

作者:云之锦 字数:2892 书籍:福晋吉祥

  “爷,”兰静也很平静的回看着十三阿哥,“对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只是这是您的家,也是我的家,您在外面冲锋陷阵,为我们挡风遮雨,我也不能舒舒服服的只坐享其成,纵使是能力有限,做不得许多,做不得很好,但有多大的力使多大的力总还是可以的。”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兰静拉过十三阿哥的手,与他手指互插交握着,“这本是沙场将士们之间的约定,也有相悦的人们将其用做誓言,其实也很美,是不是?只是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最悲哀的诗,因为生与死与离别,都不是由我们支配的,也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了主的,但不管是美还是悲哀,爷的手,在我的有生之年,是必要牵定了的,是风是雨,是雷是电,是富是贫,是沉是浮,是生是死,我都要和爷一起去面对。”

  “你,”十三阿哥的目光直直的看进兰静的眼睛里,“不怕吗?”

  “怕!”兰静老老实实的承认道,眼神中没有丝毫的躲闪,“正因为怕,所以我才会想得多,才会竭力想去避免一些事情,挽救一些事情,只是兰静笨得很,许多时候常常都是顾此而失彼,最终还得让爷来帮着善后。”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也没善什么后,”十三阿哥摇摇头,“再说,也不是你笨,而是这世上的事儿,本就难以两全,更别说很多时候还并不只是两面。”

  “我并没奢望着能各方周全,”兰静将另一只手盖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我只希望着能不拖爷的后腿,再多少能帮上您一些忙就够了,而这,则是需要爷来成全。我知道,有许多事情爷不方便让兰静知道,兰静也不想去知道,只是我希望,当有什么事情是兰静有能力去做的,或者是由兰静去做更为方便的时候,爷能直截了当的派给兰静去做,兰静不是咱们庄子上暖棚里的那些个蔬菜瓜果,受点儿风吹雨淋就会坏掉了。”

  “真要有象你这么漂亮的蔬菜瓜果,我可是要一概全吃下去的,”十三阿哥笑着将兰静揽进怀里,又用手轻掐了掐她的脸颊,“你啊,什么话到了你嘴里,总是要说得与人不同。”

  “人和人之间又哪里有相同的呢?”兰静附和的笑了笑,“就象欢馨和米虫,还是双胞胎呢,这不同之处,可也是一数一大把的。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说回到之前,兰静想与爷牵手,爷又想不想与兰静牵手,让兰静也能为您出一分力、分一些忧呢?”

  “我怎么会不想呢?”十三阿哥笑看着兰静说道,“其实你做的已经不少了,府里的一大摊子事要你来操劳,宫里的皇玛嬷、皇阿玛和额娘要你去好生孝敬,欢馨和米虫两个孩子也要你照顾着,还有,”十三阿哥轻抚着兰静的腹部,“你肚子里的这个更是需要保养着,所以说,你可不是能为我出一分力,分一些忧,而是能让我免除了后顾之忧,你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自己。”

  兰静之所以会跟十三阿哥说这些话,就是希望他能跟自己交个底,眼瞅着还有一年的时候就到那个要命的年头了,自己总得明白他到底是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才好知道自己该怎么去配合他,可是很明显,他还是不想让自己知道太多的,看来,虽然他平时也会跟自己闲聊些朝廷中的事儿、外面的事儿,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还是深入在他骨子里的。又或者是,他对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放心的?

  “让爷这么一说,却原来我也是责任重大呢,”兰静翘起嘴角,冲十三阿哥眯着眼睛笑着,“以前没觉得,只以为这些是我的本分,现在看来,以后我还真得要多谨慎,多小心,多仔细着才是。”

  罢了,兰静在心底里告诉着自己,既然他不愿意说,自己也就不问了,包括他这回为什么会提早回来的事儿,他若是不说,自己也只当是正常的好了。

  “爷,”兰静从十三阿哥移出身子站起来,“纵然是您身上的伤已经痊愈了,但远路归来,想是必也很乏的很,妾身这就去安排药浴,您且稍歇一下,进些茶。”

  “兰静!”在兰静往外走的时候,十三阿哥开口叫住了她。

  “爷?”兰静回身看着十三阿哥。

  “没事儿了,”十三阿哥看了兰静一会儿,旋即笑了笑说道,“我本是想问问你年下给各府的礼的,不过也不急,等晚些时候再说吧。”

  “好,那爷就先歇着吧,”兰静也不追问,对十三阿哥展开一个温婉的笑容,“用不了多久,您就可以好好的泡一泡了。”

  虽然兰静没问,十三阿哥当天晚上还是说出了自己这次会提前回来的原因,因为他现在还处于斋戒期内,自然是不能参与行围,再加上又惦着他身上的伤可能尚未完全康复,故而在祭完陵之后,康熙就让他先行回来了。这个原因很正当,也很符合常理,但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又或者是不是只是单纯为了如此,兰静却是不能完全认定的,因为在过了几天康熙回銮之后,又接连下了两道引发了众人议论纷纷的旨意。

  一是康熙将十三阿哥的小妹妹,也就是欣然公主,指婚给了一个汉人,当然这个汉人不是一般的汉人,而是孔子的后代,是衍圣公一支的直系。

  但再不是一般的汉人,也是汉人,没想到皇上一直说着满汉一体,说到后来,居然连满汉不通婚的习俗也打破了。其实所谓的“满汉不通婚”,严格说来应该是“旗民不通婚”,早几个月的时候,和硕悫靖公主,也就是夹在十三阿哥两个亲妹妹中间的九公主,被指婚的额附孙承运就是个汉人,但因为他同时也是个旗人,是在平定吴三桂时立下大功的提督孙思克的儿子,隶属于汉军正白旗,也就没引起大家什么反响。

  可是现在十公主要嫁的却不是汉军旗,而是再地道也不过的汉民,是孔子的后代,这个身份摆在那里就注定了,即使皇上开恩抬旗,人家也是不可能同意的,当然康熙也是不会下这个旨就是了,否则就不是为了天下安定,而是在制造纷乱了。

  虽然十公主与孔家的联姻,引起了朝臣上下诸多的反响,但其实皇家的公主以前也不是没有和汉人通婚的,例如康熙的妹妹建宁公主,但那是为了安抚三藩,当然康熙对十公主与孔家联姻的说法是,为了满汉一体、天下安定。但这宗个满汉联姻之间却是存在着绝大的不同,建宁公主嫁的是谁啊,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吴三桂是谁啊,那是明朝的叛将,先投了李自成,后又投了大清,被封为平西王还不知足,又作乱三藩,最终被康熙平定,而建宁公主的额附吴应熊以及儿子吴世霖也因此均皆被诛。

  可是十公主就不同了,相对于建宁公主的悲惨婚姻来说,她可是要幸运得多的多的多,她被指婚的对象虽然是汉人,却是汉人和读书人都要仰望的孔家,不论世道如何变化,人家总是世代相袭的衍圣公,说句那什么的话,就是现今的皇朝倒了,估计人家基本上也还是照样的,能嫁到这样保靠而安稳的人家去,是但凡有女儿的人家都要向往的。但等到皇上也看好了这样的人家,要将公主嫁过去的时候,大家就不是看得很开了。

  对于满人来说,将公主嫁给孔家,就意味着“旗民不通婚”的习俗从此以后就有极大的可能会被打破了,当然除非是在皇帝指婚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自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在这儿,而是在于这样一来,旗人本来相对于民的高高在上的优势,只怕就会因此而被无形的降低了。

  满人对此不愿意,汉人也未见得高兴,虽然现在是满人得了天下,但汉人骨子里的一些东西,还是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是有些瞧不起满人的,觉得他们是蛮夷,觉得他们在礼教方面很是欠缺,而孔家,则是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重份量、极高地位的,对于当今皇上对其也要礼遇有加的态度,他们在心理上也是很有些得意的,可是当皇上礼遇到要将公主嫁过去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好象不是那个意思了。

  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康熙是一概不予以理会,虽说天子无家事,但他也不愿意臣子们对自己女儿的婚姻指手画脚的。想想自己的女儿虽然不少,但多是指到蒙古去的,那个时候你们不劝,早先建宁公主也嫁过汉人的事儿,你们又不讲,合着朕的女儿就只能嫁的苦,不能嫁的好吗?当然康熙这个话是没有当着朝臣明着说出来的,可是却也把意思和自己的不满通过一些隐秘的方式泄露了出去,于是那一片反对的声浪立时就平息了许多,毕竟天子之怒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得起的。

  兰静从康熙下旨的一开始就没担心过,既然他已经下了旨,那么这个事儿就肯定已经是定局了,只是嫁个公主而已,又不是让朝臣推选太子,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出现“君有戏言”这样的情况的。相较之下,兰静倒是对康熙的另一道旨意更为关注些,在孝庄文皇后的忌辰即将到来之时,康熙不只是出于何种原因,只指派了四阿哥一个人独自前往暂安奉殿祭拜。

  PS:

  感谢“雪儿飘飘成书迷”投出的粉红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