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秋华再现 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生秋华再现》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者:佟言 字数:5374 书籍:重生秋华再现

  苍金脑筋飞转,越想越认为事情可行。他攥紧写满字的布条,迫不及待去见苍化。

  转身之前,他将信鸟抛给青年,正色吩咐道:“迟,你同焕放飞枭鹰搜寻信鸟。暂不要抓捕,在城内寻踪,找到接应之人。"

  "诺。"

  "切记谨慎,事成之前莫要引人留意,尤其是魏商和齐商。"

  迟抱拳领命,信誓旦旦道:"郎君放心,仆与焕日夜轮换,凡有信鸟飞过城头,一只不会放过。"事情安排妥当,苍金没有在庭院久留,迈步走进回廊,去往苍化所在的厢室。

  目送苍金的背影消失,迟解下腰间的布袋。巴掌大的口袋频繁颤动,偶尔凸出几块,貌似装着活物。

  袋口系绳解开,一阵鼠叫尖锐刺耳。左肩上的夜枭展开翅膀,两只金色的眼睛完全睁开,盯着袋内的活物一眨不眨。

  "饿了吧?"

  迟熟练地翻转袋口,倒出一只肥硕的田鼠,喂给肩上的夜枭。他反手抚过夜宵的羽毛,掠过锋利的爪子时,指尖染上血。

  血迹粘稠,他浑不在意,随意抹了两下手指,信步穿过庭院,在侧厢找到整理箱笼的焕,传达苍金的命令。

  "郎君命你我放鹰。"

  "抓信鸟?"焕扣上箱盖,熟练挂上铜锁,说话时动作不停。

  "不抓,先盯着。"迟瞧见墙角的口袋,走过去解开袋口,掏出一条鹿腿,拔出匕首切下几条,喂给驯养的夜枭。

  焕动作一顿,转身看向他,诧异道:“盯着?”

  "没错。"迟点点头,单手一撑坐上箱盖,支起一条长腿。夜枭短暂飞起,栖息在梁上。遇到迟招手才振翅飞落。

  "怎么回事?"察觉情况有异,焕彻底停下动作。

  “枭抓到一只信鸟,鸟腿绑有布,布有楚字。郎君让你我盯着,想是有所安排。”迟摸了摸夜枭的羽毛,抹去刀刃上的血,反手插入刀鞘,言简意赅说明情况。

  “原来如此。”焕没有螯言,绕过箱笼走进内室,提出一只蒙着布的鸟笼。鸟笼呈塔形,顶部超过焕的腰间,接

  近他的胸膛。掀开蒙布,一抹暗金闯入眼帘。褐羽金尾,鸟喙下弯,鸟爪锋利,赫然是一只成年金雕。

  夜枭不安的展开翅膀,盯着笼内充满警惕,随时要振翅飞走。

  焕提来整条鹿腿,同时打开笼门。振翅声短暂响起,笼内的猛禽飞出,坚硬的利爪抓住鹿腿,锋利的鸟喙撕扯鹿肉,裂帛声接二连三响起。

  待鹿肉下腹,鹿腿变成一根骨头,金雕展开翅膀,飞落到焕擎起的左臂上。即使隔着厚实的兽皮,仍能清晰感觉到爪钩的锋利。

  “走吧。”

  焕又拿起布盖在金雕身上,托着猛禽先行一步。

  迟利落跳下箱盖,接住飞起又落下的夜枭,跟上同伴的脚步去往宅院后门。门外连着一条窄巷,极少有人经过,能轻松避人耳目。

  两人前后走入巷道,左拐右拐不见踪影。

  一巷之隔,几名军仆潜伏在暗处,紧盯一队商人的住处。宅中商人来自魏国,入城时就被盯上。整整一夜,魏国商人在院中踱步,时不时向天空张望,行迹很是可疑。军仆料定魏商有异,偏偏未能抓住把柄。

  “天快亮了。”

  东方将明,第一缕阳光穿透黑暗,火红的日轮跃出地平线。院中的魏商终于停止踱步,带着满脸困倦和疑惑返回室内。

  “究竟怎么回事?”一名军仆苦思不解。终日一无所获,难免有些急躁。

  "只要有诡诈,迟早露出马脚。"另一人从身侧靠近,按住他的肩膀,告诫他稍安勿躁。房间内,魏国商人眉心深锁,心中忐忑不安,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

  "为何还不至?"

  依照同楚人的约定,秘信早该送达。可他等了一夜,别说是信鸟,连根鸟毛都没瞧见。"难不成是出事了?"

  魏国商人越想越是不安。

  脑海中猛然浮现晋人群情激愤,叫嚷着要伐蔡灭国的场景。想到国君前番同楚国密谋,事情泄露可能招来的后果,冷汗沾湿了他的额角。

  不成!

  多年行走各国刺探消息,商人对危险的直觉极其敏锐。

  信鸟迟迟不出现,他心中已是七上八下。不敢怀抱侥幸,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此非善地,不宜久留。&#

  34;

  魏国商人起身收拾行装,推开房门召唤奴仆,决定不再等下去,放弃原有的谋划,马上启程离开肃州城。

  军仆发现异状,看到魏国一行人的动作,暗道不好。

  "他要逃!"

  带队军仆当机立断,派一人去送信,自己率五人封堵院门。

  送信人刚刚走出巷尾,迎面就遇见一队甲士。甲士手持长矛,各个全副武装,杀气腾腾。认出带队的甲长,军仆立即上前见礼。尚未来得及开口,就听甲长道:“带路,去拿魏人!”军仆不敢迟疑,马上转身原路返回。

  甲士到来十分及时,正好堵住冲出的魏人。再看他们身后,拦截的军仆悉数倒在地上生死不知。"拿下!"甲长一声令下,甲士平放长矛,牢牢封住巷口,逼使魏人不断后退。

  魏人手持短剑,擅长近身刺杀。此时被长矛阻拦,无法近身攻击,接二连三被刺中,受伤倒在地上。

  魏国商人抵抗到最后,手持一把小弩,射伤三名甲士。甲长见到弩,神情立变。

  "抓住他,抓活的!"

  甲士挺着长矛快速逼近,魏国商人被逼至绝境,心一横正要自戕,墙头飞落数支利箭,破风声从两侧袭来,接连钉穿他的手脚。

  鲜血流淌,大量涌出伤口。剧痛沿着伤口蔓延,短剑和小弩先后脱手,砸向地面发出钝响。

  受伤的膝盖支持不住他的身体,魏国商人垂着双臂栽倒。甲士一拥而上,掏出绳索将他五花大绑。

  送信的军仆穿过战场查看同伴,发现几人都已气绝身亡,恨得眦目欲裂。若非还要问话,他势必要拿起长刀将这伙奸细斩尽杀绝。

  "放心,一个也逃不掉。"一名甲士走过来,按住军仆的肩膀,手指微微用力。军仆红着眼睛低下头,专心收敛同袍的尸身,擦干净他们脸上的血污。

  翻过几人的身体,才发现他们并非死于刀剑。从伤口的形状和位置判断,分明是被弩矢贯穿。“正面遇袭,未能抵挡一合。”

  甲长蹲下-身查看几人的致命伤,翻看魏商使用的小弩,沉声道:“弩乃国之利器,不想魏人竟能仿造。此事需禀报君上,严查百工坊。"

  r />

  甲士快速分成两队,一队押送魏人去往囚牢,另一队搜寻馆舍,务求没有一条漏网之鱼。

  魏国商人的伤口一直在流血。被押入牢房时,他已经脸色惨白,变得神智模糊。

  牢奴查看过他的情况,转身取来一碗黑乎乎的药,捏着他的鼻子灌下去。随后用布条缠裹他的四肢,动作十分粗暴,险些令他伤上加伤。

  左侧的牢房内,隔着竖立的栅栏,卢成目睹他的惨状,不免摇头叹息。

  药奴正捧着竹简记录,遇到不会的字还要问过一旁的吏目。眼角余光瞥见卢成这副模样,不由得心生讽意。

  "卢大夫自身难保,竟要可怜一个魏国奸细?"

  卢成闻言转过头,看着面容稚气却性如豺狼的孩童,眼底闪过怒色,却是一字不吐,选择缄默不语。

  药奴眼珠子转了转,背着双手走近他,站定在他面前,故作好奇问道:“我听桂翁说,昨夜宫宴,蔡国来的氏族都能列席,只有你被留在驿坊。这是为何?难道是你格外讨人厌?"

  卢成垂下眼帘,神色看似平静,手指却微微攥紧。

  将一切收入眼底,药奴呵呵一笑,继续说道:“你不说也无妨,蔡人在宫宴行刺君上,队伍里还藏着死士,蔡国必要亡!"

  卢成猛然抬起头,看着笑盈盈的孩童,想到晋人之凶、晋君之威,寒意自脊背攀升,瞬间蹿至四肢百骸。

  晋侯宫内,马桂脚步匆匆穿过宫道,身后跟着数名侍人。

  侍人两两合力提着木箱,箱中装满竹简,记录蔡人和死士的口供。

  一行人来至正殿,刚刚登上丹陛,恰遇从殿内走出的公子煜。

  阳光洒落殿前,绯袍金冠的公子沐浴在光中,姿容瑰丽,气质逸然不群。衣带和领口的绣纹浮现金辉,映衬冠缨垂落的彩宝,色彩浓艳,愈显璀璨夺目。

  公子煜逆光行来,马桂侧身避让,在台阶上行礼。侍人头不敢抬,下意识屏住呼吸,放下木箱一起躬身。

  知晓马桂得林珩看重,楚煜浅笑向他颔首。目光掠过侍人身旁的木箱,心中若有所思,口中却没有多问。迈下丹陛后脚步不停,先返回下榻处更衣,再去南殿向国太夫人问安。

  马桂直起身,扫一眼远去的背影,旋即收回

  视线。

  “跟上。”

  两个字落地,他转身登上台阶,快速向大殿走去。

  殿内,林珩送走楚煜,命人送上茶汤,一口气饮下半盏,驱散迟来的困倦。

  马桂行入殿内,装满竹简的木箱并排放到地上,发出一阵磕碰声,引来上首的目光、“参见君上。”马桂俯身行礼,侍人匍匐在地。

  "免。"林珩捏了捏额角,问道, "审完了?"

  “回君上,口供在此。”马桂令侍人退下,亲自关闭殿门。随后打开箱盖,捧出放在最上面的几卷竹简,恭敬送到林珩面前。

  竹简摊开,残留的墨香涌入鼻端。

  林珩饮尽盏中茶汤,捧起竹简一目十行,一抹诧异浮现在眼底。

  "死士?"

  "仆亲自审问,死士出自郑国,效命粟氏。岭州城破时,其护卫粟氏二子脱逃。两人中途分别,粟亮奔上京,粟黑往楚地。"

  一夜审讯,确定死士身份,马桂也是吃惊不小。

  本以为是楚人,要么是上京所派,亦或是蔡人,万万没想到竟是郑国余孽。

  “粟亮一去全无消息,在上京失去联络。粟黑入楚时,正遇楚国内乱。他投奔公子项,成为公子项的门客,战时为其出谋划策,一举得到重用。楚内乱将平,他献计公子项,借楚国之手勾结蔡国氏族,将刺客和死士混入入贡队伍,意在行刺君上,图谋乱晋,离间晋越之盟。"

  马桂一口气说完,中途没有任何停顿。

  林珩听罢,冷笑一声,随手将竹简抛出。“谋划倒是周密。”

  "死士还道出魏楚结盟,魏侯遣人入晋刺探消息。仆恐其脱逃,斗胆命人抓捕,现已押至牢中。”话音落下,马桂伏身在地,为擅自行事向林珩请罪。

  “桂翁一心为寡人,何罪之有。”林珩起身行至近前,亲自扶起马桂。

  “君上厚恩。”马桂起身后再次下拜,态度毕恭毕敬。见林珩打开第二只木箱,取出一卷有特殊标记的竹简,他近前半步,开口道, "牢中有一人,名成,出身蔡国卢氏,官下大夫。"

  "蔡国卢氏?"林珩低头看向竹简,觉

  得这个氏有些熟悉, "他不在宴上?"“不在。”马桂回道。

  身为氏族,随蔡欢入贡,却没有出席宫宴,实在有些奇怪。林珩浏览竹简上的记载,目光定在“蔡国卢氏”之上,脑海中灵光闪过,他想起来了。

  “蔡国卢义,悼王时佩五国印,二十载行遍天下,访四方诸侯,劝说诸侯弭兵。”提到卢义此人,上京史官褒贬不一。林珩读过关于他的记载,对他的经历颇感兴趣。

  "其人能言善道,才智过人。然错观大势,妄图以狡言蒙蔽诸侯,事不能成,终为诸国厌弃。"林珩左手握着竹简,轻轻敲打右手掌心。

  群雄混战的时代,游说各国倡导息战,逆大势而行,注定不可能成功。

  “强者有力无心,弱者有心无力,徒惹来不满怨恨。更被指责沽名钓誉,无德有过。”若是同一个卢氏,卢成被如此对待也就不足为奇。

  据林珩所知,卢义当年行走各国不仅是游说诸侯息战,他还曾手绘天下舆图,标注诸国城池要塞,甚至有大的乡邑。包括上京在内,地貌城址巨细靡遗,一目了然。这幅图比林珩掌握的更加精确,无疑是一件至宝。

  可惜卢义死后此图随葬,再未曾出现在世人眼前,实在是一件憾事。

  不过事无绝对。

  淳于简和向寻能牢记家族秘法,卢氏后人当真意识不到此图重要,任凭其埋没?

  “桂翁,早朝之后,将卢成带入宫内。”林珩松开手,任凭竹简落回箱中,发出一声钝响。马桂眸光微闪,心有疑惑却未多问,当下躬身领命。

  “遵君上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